上一週,擁有600萬粉絲的知名情感公衆號「HUGO」註銷,引網友熱議。
微信
「HUGO」的運營方向和咪蒙十分類似,巔峯時頭條文章的閱讀數幾乎篇篇100w+,頭條廣告刊例價高達56萬元。微信公衆平臺
不過和咪蒙同樣,「HUGO」的負面消息很多,常被指責標題黨、毒雞湯、販賣焦慮、洗稿抄襲、虛構寫做等。ide
現在,就連結局也跟咪蒙同樣。spa
7月29日,又一個百萬級粉絲大號「北美留學生日報」疑似處在封號邊緣。翻譯
據瞭解,「北美留學生日報」於7月25日發佈有關「劉強東案細節」的文章,在當天引起全網刷屏式傳播。blog
標題中攜帶的「激吻」、「裸睡」、「鴛鴦浴」等露骨字眼,也在社會上引發了普遍爭議。事件
距離「劉強東案」事發近一年,就在全部人都覺得風波逐漸平息的時候,「北美留學生日報」憑藉這篇報道再次成功掀起波瀾。圖片
因爲信息差和語言差別,國內大多數吃瓜羣衆不會耗費精力去閱讀警方公佈的檔案原件,這也就給了自媒體「自由發揮」的機會。it
他們提供所謂的二手檔案,因而成爲了國內羣衆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微博
而「北美留學生日報」撰寫的這篇文章,不只標題露骨,正文中相似的描寫也並很多。
開篇即是「兩人曾在車內激吻,同時,在回到公寓後還同洗鴛鴦浴,性交後熟睡數小時」的描述,一再挑戰平臺規則的底線。
隨後,《財經》雜誌對當事女生Jing Yao進行了採訪,她表示上述內容實爲單方陳述並不是既定事實,都是「斷章取義」。
Jing Yao迴應稱,有網帖打出「激吻、鴛鴦浴」等標題「是在帶節奏」,包括多處翻譯錯誤。
微博用戶 @弦子與她的朋友們 表示,這些刻意引導的標題對當事人來講無異於又一次強姦文化的羞辱,她號召網友一塊兒「拒絕轉發強姦式標題黨」。
隔日,「北美留學生日報」在公衆號就此事向讀者道歉:「萬事要有度,昨天就是這個度,沒有把握好」。
當事雙方各執一詞,這起強姦案的真相如何,還需等待9月11日開庭審理。
其實早在2018年,劉強東事發以後,「北美留學生日報」就已經爲吸引眼球編造事實帶節奏,一度受到留學生羣體的抨擊。
「劉強東案149頁警方檔案」一文在全網刷屏後,有網友發現「北美留學生日報」公衆號的多項功能被限制,相關文章也被刪除。
7月29日,「北美留學生日報」的微信公衆號顯示由於涉及低俗、性暗示或色情信息,多項功能被限制,最後的更新中止在7月26日。
不只帳號禁止被關注,文章禁止被分享,其自動回覆功能也因違反微信公衆平臺運營規範被屏蔽,且公衆號打開網頁能力被限制。
截止7月30日擴展迷撰稿時,使用名稱和ID都沒法查詢到「北美留學生日報」公衆號的結果。
而另外一個同名公衆號則並不是主體爲北京伊瑟嘉科技有限公司的「正主」。
「北美留學生日報」是2014年初上線的教育留學類公衆號,創始人爲林國宇。
該帳號因報道過普渡大學槍擊案、波士頓爆炸及奧蘭多槍擊等震驚中外的大事件,從而積累了大量粉絲。
「北美留學生日報」號稱目前北美留學圈訂閱人數最多的獨立媒體,旗下開設多項業務。
據業內人士稱,它的微信公衆號(ID:collegedaily)粉絲數高達150萬。
今年3月該帳號的合做刊例價爲:公衆號文章頭條16.5萬元/篇,二條3.5萬元/篇(不包括撰寫費用),其餘2.5萬元/篇;微博端直髮4000元/次,轉發2000元/次。
以此粗略估算,「北美留學生日報」光靠公衆號這一個平臺的廣告刊費就能月入高達百萬。
2017年11月,「北美留學生日報」完成200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資方爲騰訊、華人文化與華蓋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曾在去年5月對自媒體「差評」投資3000萬人民幣,而「差評」被指洗稿專業戶,致使無數網友怒噴騰訊,驚動小馬哥親自出面,投資計劃也隨之流產。
如今由騰訊投資、號稱「及時準確報道留學生觀點」的「北美留學生日報」,彷佛也有了「翻車」的徵兆。
在藍鯨財經的採訪中,「北美留學生日報」聲稱「留學生人羣第一自媒體」,但其實並無受到廣大海外留學生的承認,負面消息比比皆是。
一名留學生表示,自媒體「北美留學生日報」長期以來以低劣的內容,套用廣大留學生的名號,炒做惡俗新聞,嚴重損害廣大留學生的聲譽形象。
從去年年末開始,自媒體監管愈發嚴格,封號潮一波接着一波。不過依然有很多標題黨和內容大膽的帳號在危險邊緣試探。
做爲自媒體,的確擁有自由創做的權利,但也須要把握好內容尺度,保持真實客觀,而不是煽動情緒和炒做熱點。
依靠編造事實來創造10萬+的自媒體,終究會遭到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