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安裝前的準備工做ubuntu
1.須要安裝的 ubuntu系統的ISO鏡像。工具
2.easyBCD引導軟件spa
3.所在的Windows系統(本人win7下安裝)3d
4.DiskGenius(分區工具) code
開始安裝前win7下準備工做blog
網上下載ubuntu的iso(應該是是官方渠道吧) :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圖片
而後將下載好的iso放到Windows下C盤根目錄下。(固然也能夠放到別的盤,可是我沒試過。),而後用隨便什麼壓縮軟件軟件從iso裏面解壓出兩個文件:casper文件夾下的initrd.lz和vmlinuz.efi內存
其中vmlinuz.efi這個文件可能沒有後綴名.efi,加上就好。get
最終這三個文件:ubuntu的iso、initrd.lz、vmlinuz.efi同時在C盤的根目錄下。it
我先用DiskGenius進行磁盤分區。
這裏須要注意的是我電腦是兩個硬盤,一個固態硬盤一個機械硬盤。win7系統是裝在固態硬盤裏面的。因此這裏分區我是先將固態硬盤擠了擠,分出2GB的空閒分區。而後機械硬盤裏我分出100多GB 的空閒分區。這裏的分區大小看本身喜愛 我是就這麼大能用了。再大沒有了·······
這裏須要注意的是固態那部分不用特別大由於只是用來裝ubuntu的boot掛載點的。(嗯···其實說白了就是窮···固態不夠大。只能選擇把ubuntu裝到機械上)
這裏爲何要在固態分出個小分區給ubuntu。本文末尾說明。
而後將安裝好的easyBCD打開
選擇「添加新條目」,而後選擇「NeoGrub」,點擊「安裝」
而後是很是關鍵的步驟:
點擊「配置」,將menu.lst文件的內容替換成下列文本: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8.04.1-desktop-amd64.iso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
title reboot
reboot
title halt
halt
注:
其中(hd0,0)的意思是:hd0表示硬盤號,電腦只有一個硬盤的話就是hd0,如有多個硬盤的話一次類推hd0,hd1,hd2```
第二個數字表示C盤在對應硬盤中的位置。(分區順序)若是在第一個位置就是0,即:hd0,0以此類推第二個位置:hd0,1或者是在第二個硬盤的第一個位置:hd1,0以此類推··
記得:還要改相應的名字,你要安裝的ubuntu的名字。上方例子是我安裝的名字:ubuntu-18.04.1-desktop-amd64.iso。改爲本身對應的就行。
配置事後C盤會多出一個「NST」文件夾。
開始安裝ubuntu系統
重啓電腦會出現,Windows7和NeoGrub引導加載器的選擇畫面。而後選擇「NeoGrub引導加載器」。
而後緊接着選擇「install ubuntu」 另外兩項對應:「重啓」、「關機」。
注:若是以前的引導配置文件menu.lst沒有配置好,這裏是不會出來選擇的界面。大多數狀況是出如今配置文件內(hd0,0)這裏填錯了,相應修改再進入便可。
進入後會先出現滿屏出現文本的狀況。等着便可。
稍後會自動進入一個ubuntu的體驗系統。此時並無安裝好。只是一個體驗的體統。
進入該體驗系統後。按「ctrl+alt+t」呼出終端,而後在終端內輸入命令:sudo umount -l /isodevice
注意命令裏的空格。
而後點擊桌面上安裝的圖標開始安裝
先按照常識點擊「繼續」,中間注意會有一項 「安裝中下載更新」,這一項能夠先去掉。會影響安裝速度。
而後到安裝類型:這裏選擇「其它選項」咱們本身分配硬盤空間。
咱們以前分好的空閒分區這裏就要用到了。
這裏他會自動掃描出硬盤的分區狀況大概是這樣的(圖片是百度找的,我分區的大小跟他分區的大小不太同樣)
按照本文開頭的分區方式。這裏應該會顯示兩個空閒的分區。一個2GB,在固態上。一個100多GB在機械上。
先選擇固態上的那個2GB空閒,點擊左下角的「+」號,掛載點選擇「boot」 上面選擇「邏輯分區」就行。都選擇「空間起始位置」,用於:ext4。
而後選擇中機械上的空閒,點擊「+」。
我分出如下掛載點:
「/」:我分了30GB,網上說10GB就夠了 ,可是我想的是 還有不少掛載點都不是我手動分的因此應該是與根目錄「/」共同用一些存儲空間,並且如今硬盤都很大。就大點嘍。
「home「:這個是用戶主要用到的目錄,除去給交換空間的剩下的都給他就好了。
「交換空間(swap)」:個人依據是分電腦運行內存的2倍。(不太懂,反正別過小之後後悔就行)
最下面的選項:安裝啓動引導器的設備。
這裏選擇boot安裝的地方。(就是那個固態分出來的那個2GB)
而後點擊「安裝」
以後就是根據常識一頓子點「繼續」就好了。
最後安裝完重啓,會發現。嗯········進不去ubuntu。正常,進去win7 咱們用easyBCD ->添加新條目->Linux ->選擇GRUB(Legacy)(這裏不知道爲何選擇GRUB 2 引導不成功,進不去系統。) ->添加條目(名稱隨意,看本身喜歡起名字就好了)
記得把「NeoGrub」引導項刪除了。
以後就重啓選擇ubuntu系統實驗是否能成功進入。
注意事項:
1.menu.lst的內容須要注意。
2.進入到體驗系統內要在終端輸入命令:sudo umount -l /isodevice
3.分區不是固定的,可在網上查看各類方案選擇本身喜歡的。
注:
上文中說道要在固態分個小區給ubuntu是爲何呢?
由於我電腦上是兩塊硬盤一個固態一個機械,我以前嘗試安裝時徹底獨立開來的 固態內只有win7,ubuntu就直接裝在機械分出來的100多GB裏面,boot掛載點也一樣是選擇了必定大小的空間安裝。安裝完後發現各類各樣都引導不進ubuntu 而後修改啓動硬盤,改爲機械硬盤啓動。他們進的去ubuntu。可是從ubuntu的啓動引導器裏面選擇win7也是同樣。徹底沒用。win7又進不去了。啓動硬盤改爲固態又變成只能啓動win7,ubuntu又徹底進不去了。發現引導貌似不能跨硬盤啓動吧。(雖然不懂其中的原理,因而上網百度方法。)
須要將ubuntu的引導掛載點boot放到跟win7同一個硬盤裏,因此才須要這樣分區,固態內分一小部分放boot。親自試過之後是可行了。如今徹底能夠選擇的進入想進的系統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