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模型

數據模型
       按計算機系統的觀點對數據進行建模,用於DBMS,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等;主要有網狀模型、層次模型和關係模型(經常使用的)
 
概念模型
       又稱信息模型,按用戶的觀點對數據和信息建模,用於數據庫設計
 
數據模型的組成要素
一、  數據結構,描述數據與數據間的聯繫,如數據的類型、屬性
二、  數據操做,添加、刪除、修改、查詢
三、  數據的約束性條件,保證數據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概念模型
一、  實體,客觀存在的能夠相互區分的事物
二、  屬性,實體所具備的某一個特徵
三、  碼,惟一標識實體的一個屬性集
四、  域,屬性的取值範圍
五、  實體型,在數據庫內部描述的實體
六、  實體集,同類實體的集合,如全體學生、全體顧客
七、  聯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a)         實體內部聯繫
b)        實體間的聯繫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E-R]
一、  實體型——用矩形表示實體的名稱
二、  屬性——用橢圓形來表示
三、  聯繫——用菱形來表示,在框內要寫上聯繫的名稱;例如教員與學生間的聯繫就是「教導」
 
E-R   
 
E-R圖的擴展特性:
       1、弱實體:若一個實體集沒有足夠的屬性構成一個主鍵,稱爲弱實體集;用雙矩形來表示,相應的屬性或聯繫用雙圖形來表示
       2、歸納:定義一類的實體,例如學生
賬戶:稱爲超類;存款賬戶和檢查賬戶稱爲子類;子類會繼承超類的屬性也能夠有本身的屬性
四、  彙集
 
 
設計E-R圖的問題
一、  實體與屬性的選擇
a)         屬性再也不具備須要描述的性質
b)        屬性不能具備與其餘實體的聯繫
 
經常使用的數據模型:
一、  層次模型
二、  網狀模型
三、  關係模型
a)         關係:一張表
                                      i.              數據庫中的表必須符合1NF【一範式】的條件
                                    ii.              1NF條件:表中的每個份量必須是不可分割的
b)        元組:一條記錄
c)         屬性:某一列
d)        主碼:主鍵
e)         域:屬性的取值範圍
f)         份量:元組中的一個屬性的取值
g)        關係模式:對關係的描述,方式:關係名稱(列1,列2 ……)
四、  面向對象模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