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被愛

我不明白,爲什麼世情老是這樣陰差陽錯, 你愛的人,偏不愛你;而愛你的人,你偏不愛;昨天你義無反顧地愛着TA,TA卻不愛你;今天你好不容易移情別戀了,TA卻纔後悔莫及地來愛你。難道真的有 個老頑童月老在上面胡亂牽線捉弄於人麼?仍是說人性本賤,對唾手可得的,不屑一顧;對夢寐以求的,又抱恨終天。

若是真是這樣,那我總算明 白,愛情做爲一種題材,從古至今何以會如此經久不衰了。那寥寥幾例「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被反覆地被歌頌、傳唱,以悲劇收場的,讓人嘆惋並同病相憐地聯想 到了本身;以喜劇收場的,讓人傾羨又顧影自憐地聯想到了本身。還有一種人,看着故事,不禁自主地把本身代入,就像看着本身的愛情在轟轟烈烈地演繹,完滿 的,讓他喜極而泣;遺憾的,讓他捶胸頓足,最後淚流滿面地回到現實中,他卻只有唏噓感嘆,我怎麼他媽的連轟轟烈烈的遺憾都沒有!而後再次淚流滿面。

如此「無死角」的題材,叫人慾罷怎能?

因此,關於愛情,現實中,「只要以喜劇收尾,過程你讓我怎麼哭均可以」;創做時,倒是「只要過程讓人哭,怎麼收尾均可以。」

我 想每一個人的初戀都逃不出這樣的過程,最初「說不上爲何,我變得很主動」;慢慢變得「看不見你的笑,我怎麼睡得着」;終於驚覺「愛情來得很快就像龍捲 風」;但是「就是開不了口讓她知道,就那麼簡單幾句我辦不到」。至此,是最美好的時光。由於沒有表白,因此沒有悲哀。接下去,發展便充滿了各類未知的可能 性,而據我不專業的分析,最後是悲劇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喜劇。

愛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有時候,催生愛情的可能只是一種自個人心理暗示。好比我。

在初中的某天,我突然發現,本身彷佛有點喜歡上了一個女生,一個以前不認識的女生。這一偶然的發現,先是讓我本身吃了一驚,我不斷反問本身,是嗎?是這樣嗎?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

不 敢肯定的我,在腦海裏回想她的身影。我猛然發現,原來她纔是學校最漂亮的女生,不管是五官,仍是身材,都數一數二,無與倫比。那些所謂的班花、校花,在她 面前都只是濃妝豔抹的庸脂俗粉罷了。就這麼一想,她全部的一切都成了我愛屋及烏地讚揚她的理由,本來默默無聞的她在人羣中瞬間變得光芒萬丈、十全十美。

於 是,我內心也開始起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我開始尋找甚至製造一些機會去接近她。可是,相處中,一些之前能夠跟其它人天然隨意的普通交流,跟她是卻讓我變得讓 我有些緊張而不知所措。天天的心理暗示讓我心中的愛情與日俱增,緊張感也隨之水漲船高,漸漸地,發展成光聽到她的名字也會面紅心跳的地步。

終 於有一天,咱們在一塊兒了。在後來、也不知道是哪一天這場愛戀就這樣,能夠說已經不了了之。有一天、我給了她一個電話、正式的讓我清醒的認識到、我跟她結束 了,得知消息後很難過,傷心之下我便也迅速而潦草地開始了一場戀愛。戀愛以後我才內疚地意識到,被悲傷衝昏頭腦的我,用本身的痛苦去傷害了另外一個女孩。昨 天在企鵝上接到了她的信息、她說她的寶寶出生了。我問她男孩仍是女孩、她讓我猜猜、我也很差直接猜是男是女。因而便說生女兒是福氣、生兒子是運氣。她說生 孩子太痛了仍是男孩好、女兒就要受同樣的罪。不過到如今我也不清楚她的寶寶究竟是男孩仍是女孩。

以後我繼續着曠日持久的沒有結果的等待。 我知道,我很偏執。我知道,我也許該試着再次讓我這顆被大雨淹死了的癡情種子、再次發芽。果真、個人下一個春天來了。可是事實告訴了我、並非每一個春天發 了芽的種子都能茁壯成長。此次的春天就像那英的一首歌《夢一場》。也讓我明白了不要由於寂寞而輕易給對方承諾。最近、俺也開始了網戀、呵呵就是上婚戀網站 找對象。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冬眠已久的我如今跟女生見面竟然會緊張......看來我尚未睡踏實、趁着這個冬月將要來臨、我繼續冬眠吧!

我以爲命運待我不薄。我感謝生命裏的這些女孩,她們讓我明白,有些人不是註定是等待別人的,有些人也不是是註定被人等的,或許愛與被愛之間存在着一種能量守恆,苦心孤詣地愛着別人的人一定也被他人深深地愛着,你見,或不見,他就在那裏,不悲不喜。

咱們愛錯了一些人,卻也承蒙了一些人的錯愛。
id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