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三次握手與DDOS攻擊原理

 

TCP三次握手與DDOS攻擊原理
做者:冰盾防火牆 網站:www.bingdun.com 日期:2014-12-09
 
在TCP/IP協議中,TCP協議提供可靠的鏈接服務,採用三次握手創建一個鏈接。 

    第一次握手:創建鏈接時,客戶端發送syn包(syn=j)到服務器,並進入SYN_SEND狀態,等待服務器確認; 

    第二次握手:服務器收到syn包,必須確認客戶的SYN(ack=j+1),同時本身也發送一個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時服務器進入SYN_RECV狀態;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服務器的SYN+ACK包,向服務器發送確認包ACK(ack=k+1),此包發送完畢,客戶端和服務器進入ESTABLISHED狀態,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戶端與服務器開始傳送數據,在上述過程當中,還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未鏈接隊列:在三次握手協議中,服務器維護一個未鏈接隊列,該隊列爲每一個客戶端的SYN包(syn=j)開設一個條目,該條目代表服務器已收到SYN包,並向客戶發出確認,正在等待客戶的確認包。這些條目所標識的鏈接在服務器處於Syn_RECV狀態,當服務器收到客戶的確認包時,刪除該條目,服務器進入ESTABLISHED狀態。 
    Backlog參數:表示未鏈接隊列的最大容納數目。 

    SYN-ACK 重傳次數 服務器發送完SYN-ACK包,若是未收到客戶確認包,服務器進行首次重傳,等待一段時間仍未收到客戶確認包,進行第二次重傳,若是重傳次數超過系統規定的最大重傳次數,系統將該鏈接信息從半鏈接隊列中刪除。注意,每次重傳等待的時間不必定相同。 

    半鏈接存活時間:是指半鏈接隊列的條目存活的最長時間,也即服務從收到SYN包到確認這個報文無效的最長時間,該時間值是全部重傳請求包的最長等待時間總和。有時咱們也稱半鏈接存活時間爲Timeout時間、SYN_RECV存活時間。
 
DDOS全名是Distribution Denial of service ( 分佈式拒絕服務攻擊),不少DOS攻擊源一塊兒攻擊某臺服務器就組成了DDOS攻擊。DoS的攻擊方式有不少種,最基本的DoS攻擊就是利用合理的服務請求來佔用過多的服務資源,從而使服務器沒法處理合法用戶的指令。
SYN-Flood是目前最流行的DDoS攻擊手段,早先的DoS的手段在向分佈式這一階段發展的時候也經歷了浪裏淘沙的過程。
 
假設一個用戶向服務器發送了SYN報文後忽然死機或掉線,那麼服務器在發出SYN+ACK應答報文後是沒法收到客戶端的ACK報文的(第三次握手沒法完成),這種狀況下服務器端通常會重試(再次發送SYN+ACK給客戶端)並等待一段時間後丟棄這個未完成的鏈接,這段時間的長度咱們稱爲SYN Timeout,通常來講這個時間是分鐘的數量級(大約爲30秒-2分鐘);一個用戶出現異常致使服務器的一個線程等待1分鐘並非什麼很大的問題,但若是有一個惡意的攻擊者大量模擬這種狀況,服務器端將爲了維護一個很是大的半鏈接列表而消耗很是多的資源----數以萬計
的半鏈接,即便是簡單的保存並遍歷也會消耗很是多的CPU時間和內存,況且還要不斷對這個列表中的IP進行SYN+ACK的重試。實際上若是服務器的TCP/IP棧不夠強大,最後的結果每每是堆棧溢出崩潰---即便服務器端的系統足夠強大,服務器端也將忙於處理攻擊者僞造的TCP鏈接請求而無暇理睬客戶的正常請求(畢竟客戶端的正常請求比率很是之小),此時從正常客戶的角度看來,服務器失去響應,這種狀況咱們稱作:服務器端受到了SYN Flood攻擊(SYN洪水攻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