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博客園的這一年

  今天是2018年1月7號,在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17年1月7號,我在博客園寫下了本身的第一篇博客《Python 小而美的函數》,今後,與博客園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此,回顧我在博客園的這一年,也是但願18年可以繼續努力。html

  我寫文章的初衷很簡單,就是以爲本身的記性愈來愈差,看過的東西很快就忘了。雖然有云筆記,可是紀錄下來的東西可能是複製粘貼,不少別人的話語,本身全盤接收,並無多少思考;即便有本身的思考,也都是隻言片語,不繫統。在寫博客的過程當中,必然會有更多的思考,對知識的記憶也更加深入,即便往後查看也更加有條理、更全面。並且,博客寫出來除了本身看,也會公開給別人看,天然也但願獲得承認與確定,因此也會盡力把知識弄明白,把文章寫清楚。程序員

  這一年,也看到好幾篇文章寫程序員爲何應該寫博客,其中一篇是《暗時間》裏面的「爲何你應該從如今開始就寫博客」,(這裏並非打廣告,《暗時間》是我2017年認真讀過的幾本書中最好之一)。在這篇文章中,做者指出了寫有價值博客的一些好處:web

1) 可以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編程

2) 書寫是爲了更好的思考微信

3) 「教」是最好的「學」網絡

4) 討論是絕佳的反思編程語言

5) 激勵你去持續學習和思考分佈式

6) 學會鍥而不捨地作一件事情函數

7) 一個長期的價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簡歷學習

 

  於我而言,我所能感覺到的好處是第二、五、6點。

   第2點,「書寫是爲了更好的思考」,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咱們天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資訊。對我本身而言,也會訂閱大牛的博客,關注一堆技術相關的公衆號。即便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絕大多數只是看過,以爲很厲害,並不會去認真思考,天然沒有多少真正的收穫。而在寫一篇文章的時候,就會認真去思考相關的技術細節,真正的搞懂。有時候我也會去看本身之前的文章或者筆記,也常常會有新的想法,發現一些之前認知錯誤的地方,所謂溫故而知新,這個「故」就是之前的文章吧。

   第3點,「激勵你去持續學習和思考」,學習這個事情,事實上一直都在作,只不過今天看看這,明天看看那,看過就忘,比如猴子扳玉米。寫博客的一個好處,就是寫出一篇文章以後(或者在思考這篇文章的時候),總會發現相關的、在當前時間點本身還太懂的知識。好比,我在學習、總結Python yield的時候,知道了greenlet這個東西,但這個知識我以前並不瞭解,因而去學習greenlet,學習玩greenlet以後,又瞭解到了gevent。又好比,我在學習MongoDB的時候,有不少疑問,接收到了不少新名字、新概念,因而開始學習分佈式存儲,而後是分佈式系統。本質就是,越求知越知道本身的無知。

   第6點,「學會鍥而不捨地作一件事情」。過去的一年,給本身定了不少目標,好比堅持鍛鍊,好比天天看一點非技術相關的書籍,然而不幸的是,都沒有堅持下來。惟一堅持下來的事情就是寫博客,保證每個月有必定的產出,這個感受還不錯。

  關於其餘的幾點,好比「討論是絕佳的反思」,我則以爲作得並很差。固然,文章質量確定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平臺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就我而言,雖然在過去的一年裏收穫了一百多個關注、一百個評論,但評論大多都是「頂',‘贊」,「已收藏」。我並不知道個人文章對讀者而言是否有用,這個過程是單向的,即我將內容輸出到讀者,而個人指望是雙向的,但願能獲得讀者的反饋。尤爲是,個人文章中,不少都是做爲一個初學者的學習與總結,並非該領域大牛的佈道,我也會在文章中註明,但願園友們指正與討論,做爲我本身,真的但願有大牛能不吝指教。

  而博客園做爲平臺,天天會產生大量的文章,優秀的文章也不少,讀者花在每一篇博文上的時間也就不會太多。據我觀察,即便是置頂的文章、推薦數、評論數較多的文章,真正有價值的評論與討論也並很少。另外,可能跟平臺的目標受衆有關,博客園常常被稱之爲.Net的博客園,.Net相關的文章都是很吃香的,而其餘領域、編程語言相關的文章則讀者較少。從博客園 推薦博客排行的前10名就能夠發現,大多數都是asp net相關的。這個就跟微信公衆號有較大差別,微信公衆號都是針對一個具體的領域,目標受衆更加肯定,因此一篇文章的閱讀數、點贊數、評論都會相對多一些。

  2017年博客園由於被攻擊、以及阿里雲服務的事情中止服務了好幾回,說來也搞笑,攻擊一個技術分享網站幹啥呢。

 

  每個博客做者的文章類型都不太同樣,有的喜歡寫教程類的;有的喜歡寫科普類的;有的主要用於記錄工做中遇到的問題或者感悟;有的產出不高,但每篇都很深刻、全面,質量很高。對我本身而言,文章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對已經掌握的知識的總結,好比Python的一些文章;另外一種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的思考與總結,後者相對來講,會多一些。所以,從文章的發佈就能看出我過去的一年中學了哪些新知識,簡單總結一下

17年一、2月:總結Python基礎、學習協程(greenlet,gevent)、Python web(bottle,gunicorn)
17年三、4月:回顧操做系統相關知識(非科班出身,操做系統相關知識之前本身看過一些,工做以來已經忘得差很少)
17年5月:MongoDB
17年六、8月:分佈式存儲
17年7月:對Python語言的一點思考
17年9月:Python內存相關總結
17年十、11月:分佈式系統,分佈式事務
17年12月:總結Linux 進程相關

  回過頭來看看,一年的時間裏彷佛也沒有學到多少新知識,做爲一個常常加班的業務程序員,週末還得陪陪小孩,學習的時間確實很少。不過,至少開始稍微有點規劃的學習,開始了寫博客,也算有點收穫

  但願在2018年,可以繼續堅持下去,每個月能至少有兩三篇產出。目前的學習計劃,仍是主要學習分佈式系統。有園友告訴我,分佈式系統仍是應該多實踐,確實,我也越發深入的認識到,新知識若是不通過實踐,是很難掌握的,不少細節、權衡與取捨都只有在實踐的時候纔會注意到,所以,仍是很但願可以參與一個相關的項目,退而求其次,看看開源項目的代碼。另外,還但願系統學習、回顧一下Linux和網絡相關的知識,這兩部分雖然工做中一直有用到,不過感受不全面,也有不少沒明白的地方。不過坦白的說,我本身更多的仍是受工做、項目驅動,須要用到啥,再去學啥,因此也不要立太多flag。

  

  最後,很是感謝給我點贊、關注個人園友們,願你們在2018年繼續努力,共同進步。Day by day,not day after day。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