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建立slice的方式

一、直接聲明:var slice []int 數組

二、new: slice := *new([]int)安全

三、字面量:slice := []int{1,2,3,4,5}數據結構

四、make: slice :=  make([]int, 5, 10)app

五、從切片或數組「截取」:slice := array[1:5] 或 slice := sourceSlice[1:5]函數

 

 

Golang Slice,以及append函數的陷阱:

slice並非單純的一個指向數組的指針,它是一個結構體(包含:指針,長度,容量)ui

先看一個小例子:spa

func main() { a := make([]int, 2, 2) a[0], a[1] = 1, 2 b := append(a[0:1], 3) c := append(a[1:2], 4) fmt.Println(b,c) } 

在這個小例子中,本來是但願將a[0:1]做爲b的前綴,而後追加上3;將a[1:2]做爲c的前綴,而後追加上4。設計

但實際上輸出結果並非本來指望的[1 3] [2 4],而變成了[1 3] [3 4]。這是爲何呢?指針

咱們知道數據結構中數組是很是高效的,能夠直接尋址,可是有個缺陷,難以擴容。因此slice被設計爲指向數組的指針,code

在須要擴容時,(會將底層數組上的值複製到一個更大的數組)上而後指向這個新數組。

slice有個特性是容許多個slice指向同一個底層數組,這是一個有用的特性,在不少場景下都能經過這個特性實現 no copy 而提升效率。

但共享同時意味着不安全。b在追加3時實際上覆蓋了a[1],致使c變成了[3 4]

怎麼解決呢?防止共享數據的出現問題須要注意兩條,只讀和複製,或者統一概括爲不可變。

寫法1,make出一個新slice,而後先copy前綴到新數組上再追加:

func main() { a := make([]int, 2, 2) a[0], a[1] = 1, 2 b := make([]int, 1) copy(b, a[0:1]) b = append(b, 3) c := make([]int, 1) copy(c, a[1:2]) c = append(c, 4) fmt.Println(b, c) } 

寫法2,利用go中slice的一個小衆語法,a[0:1:1] (源[起始index,終止index,cap終止index]),強迫追加時複製到新數組。

func main() { a := make([]int, 2, 2) a[0], a[1] = 1, 2 b := append(a[0:1:1], 3) c := append(a[1:2:2], 4) fmt.Println(b, c) }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