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

一。osi五層協議緩存

互聯網,底層的物理鏈接是基礎,而後有一個統一的互聯網協議(標準),用於各個介質之間的通訊。(公共語言)服務器

 

操做系統須要和協議配合工做。好比TCP/IP協議等。網絡

 

互聯網協議按照功能不一樣從邏輯上分爲 OSI七層協議。(也有分爲五層的)spa

 

 

1 物理層:電腦網口,用於傳輸數據,傳送的數據已高低電平10000101010101010等傳送,數據包太長,須要進行分組,物理層沒法作到數據包分組。操作系統

2 數據鏈路層:定義了一個以太網協議,規定了分組方式;代理

                     規定了第一個機器必須有一個網卡;規定了一組數據幀(二進制數據)分爲兩部分,報頭和數據部分。頭部用來描述後面的數據,發送者,接受者,數據類型。blog

           以太網規定,每一塊網卡都必須有一個MAC地址,ip

 3 廣播只能在一個局域網內傳播通訊。(相似在黑暗的一個房間,一我的吼了一聲,其餘房間的人都聽獲得。) 不能知足當前全世界的網絡通訊-----------網絡層內存

 網絡層定義了ip協議,每一個計算機有一個ip地址,用來表示一個機器在哪一個網絡裏面。(相似有了這個協議,房間A的人能夠找到房間B的人:A的人經過代理人先找到房間B的代理人,他站在教室門口,稱爲網關。網關和網關之間可通訊。資源

跨子網通訊依賴ip地址,子網內通訊依賴mac地址。

ip地址+mac地址惟一表示全世界範圍內機器在哪裏。(ip可找到在哪一個網絡裏面,而後mac可找到具體是誰)

一個應用軟件,服務端與客戶端分散,經過ip與mac進行通訊。

 

4 傳輸層協議,基於端口。定義了TCP/UDP協議。 客戶端與服務端進行通訊,發送端須要明確接收端在哪裏,對應哪一個端口,而後與之聯繫。

   ip+mac+端口號可惟一表示一個應用程序

 

5  應用軟件工做在應用層,定義http,fttp等協議。應用層協議可本身定義,也可遵循通用標準。

  QQ工做在應用層,發qq消息,產生用戶數據,發包的時候自上而下,收包的時候自下而上。

6  Socket封裝,TCP/UDP等封裝成一些端口,經過操做系統來調用。

 

 

主機上網過程:DHCP服務器,給機器分配一個動態IP地址。

DNS服務器,域名解析, com叫頂級域名  com. 叫根域名。DNS把域名解析成ip地址。

 

13臺根DNS分佈在全球。DNS查詢走的是UDP協議,效率高可是不可靠。

 

上網的條件:物理鏈接+網絡協議

 

7 傳輸層定義TCP/UDP協議 TCP有三次握手,四次揮手

 

三次握手:1,客戶端發消息給服務端x,發一個序列號(SYN表明客服端嘗試與服務端創建鏈接) 2,服務端回覆消息y,序列號x+1(贊成創建鏈接) 3,客服端接到服務端發來的y消息之後,回覆y+1,贊成創建鏈接。

 

TCP爲何是可靠的?數據傳輸的時候,客服端發送x+1 y+1後,等服務端迴應了x+2消息,表示數據包已經收到,而後客服端再清除數據緩存。

 

UDP:數據傳輸的時候,客服端發送x+1 y+1後,不管是否有收到對方的回覆,客服端就清除數據緩存。UDP不可靠,可是速度快,效率高。

 

數據傳輸完畢後,必須斷開鏈接,否則佔用太多內存資源。

 

四次揮手:1,客服端發送FIN消息,服務端返回消息,斷開C到S之間的鏈接(前提是C到S之間的數據已經傳輸完畢); 2,服務端發送FIN消息,客服端返回消息,斷開S到C之間的鏈接(前提是S到C之間的數據已經傳輸完畢)

 斷開鏈接必須是哪條路數據傳輸完畢,再斷開哪條路。四次揮手不能合併成三次揮手,否則有可能形成,C到S之間的數據尚未傳送完畢的時候;二者之間的鏈接就徹底斷開了。

 

C←======→S

 

8.用戶開機,DHCP服務器給電腦分配一個IP地址。PC網卡發消息給DHCP,請求分配一個IP,

本機IP與掩碼,解釋成一個網絡地址。經過網關,把網絡數據包發送出去,中間通過路由器,交換機等各類網絡設備,最後到達百度的網關,服務器。

 

9.CMD運行

dir 顯示當前文件裏面的內容

md 建立文件夾  例如 md AAA  ,md d:\ aaa 在D盤上建立aaa的文件夾  ,md d:\ aaa\bb\cc 在D盤上建立aaa的文件夾,包含bb的文件夾,bb裏包含cc的文件夾

del 刪除文件夾 從裏網外刪除

help del/md……能夠查看命名幫助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