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平臺源碼請加企鵝求求:一零三八七七四六二六。 Consul是分佈式的、高可用、橫向擴展的。算法
consul提供的一些關鍵特性:windows
service discovery:consul經過DNS或者HTTP接口使服務註冊和服務發現變的很容易,一些外部服務,例如saas提供的也能夠同樣註冊。服務器
health checking:健康檢測使consul能夠快速的告警在集羣中的操做。和服務發現的集成,能夠防止服務轉發到故障的服務上面。架構
key/value storage:一個用來存儲動態配置的系統。提供簡單的HTTP接口,能夠在任何地方操做。分佈式
multi-datacenter:無需複雜的配置,便可支持任意數量的區域。設計
Consul使用Go語言編寫,所以具備自然可移植性(支持Linux、windows和Mac OS X);安裝包僅包含一個可執行文件,方便部署,與Docker等輕量級容器可無縫配合 。代理
Consul內部原理cdn
下面這張圖來源於Consul官網,很好的解釋了Consul的工做原理,先大體看一下。server
首先Consul支持多數據中心,在上圖中有兩個DataCenter,他們經過Internet互聯,同時請注意爲了提升通訊效率,只有Server節點才加入跨數據中心的通訊。blog
在單個數據中心中,Consul分爲Client和Server兩種節點(全部的節點也被稱爲Agent),Server節點保存數據,Client負責健康檢查及轉發數據請求到Server;Server節點有一個Leader和多個Follower,Leader節點會將數據同步到Follower,Server的數量推薦是3個或者5個,在Leader掛掉的時候會啓動選舉機制產生一個新的Leader。
集羣內的Consul節點經過gossip協議(流言協議)維護成員關係,也就是說某個節點了解集羣內如今還有哪些節點,這些節點是Client仍是Server。單個數據中心的流言協議同時使用TCP和UDP通訊,而且都使用8301端口。跨數據中心的流言協議也同時使用TCP和UDP通訊,端口使用8302。
集羣內數據的讀寫請求既能夠直接發到Server,也能夠經過Client使用RPC轉發到Server,請求最終會到達Leader節點,在容許數據輕微陳舊的狀況下,讀請求也能夠在普通的Server節點完成,集羣內數據的讀寫和複製都是經過TCP的8300端口完成。
如今咱們只看DataCenter,能夠看出Consul的集羣是由N個SERVER,加上M個CLIENT組成的。而不論是SERVER仍是CLIENT,都是consul的一個節點,全部的服務均可以註冊到這些節點上,正是經過這些節點實現服務註冊信息的共享。除了這兩個,在看下面的一些小細節。
CLIENT
CLIENT表示Consul的client模式,就是客戶端模式。是Consul節點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下,全部註冊到當前節點的服務會被轉發到SERVER,自己是不持久化這些信息。
SERVER
SERVER表示Consul的server模式,代表這個Consul是個server,這種模式下,功能和CLIENT都同樣,惟一不一樣的是,它會把全部的信息持久化的本地,這樣遇到故障,信息是能夠被保留的。
SERVER-LEADER
中間那個SERVER下面有LEADER的字眼,代表這個SERVER是它們的老大,它和其它SERVER不同的一點是,它須要負責同步註冊的信息給其它的SERVER,同時也要負責各個節點的健康監測。
其它信息
其它信息包括它們之間的通訊方式,還有一些協議信息,算法。它們是用於保證節點之間的數據同步,實時性要求等等一系列集羣問題的解決。這些有興趣的本身看看官方文檔。
Consul服務發現原理
下面這張圖基本描述了服務發現的完整流程,先大體看一下。
首先須要有一個正常的Consul集羣,有Server,有Leader。這裏在服務器Server一、Server二、Server3上分別部署了Consul Server,假設他們選舉了Server2上的Consul Server節點爲Leader。這些服務器上最好只部署Consul程序,以儘可能維護Consul Server的穩定。
而後在服務器Server4和Server5上經過Consul Client分別註冊Service A、B、C,這裏每一個Service分別部署在了兩個服務器上,這樣能夠避免Service的單點問題。服務註冊到Consul能夠經過HTTP API(8500端口)的方式,也能夠經過Consul配置文件的方式。Consul Client能夠認爲是無狀態的,它將註冊信息經過RPC轉發到Consul Server,服務信息保存在Server的各個節點中,而且經過Raft實現了強一致性。
最後在服務器Server6中Program D須要訪問Service B,這時候Program D首先訪問本機Consul Client提供的HTTP API,本機Client會將請求轉發到Consul Server,Consul Server查詢到Service B當前的信息返回,最終Program D拿到了Service B的全部部署的IP和端口,而後就能夠選擇Service B的其中一個部署並向其發起請求了。若是服務發現採用的是DNS方式,則Program D中直接使用Service B的服務發現域名,域名解析請求首先到達本機DNS代理,而後轉發到本機Consul Client,本機Client會將請求轉發到Consul Server,Consul Server查詢到Service B當前的信息返回,最終Program D拿到了Service B的某個部署的IP和端口。
圖中描述的部署架構筆者認爲是最普適最簡單的方案,從某些默認配置或設計上看也是官方但願使用者採用的方案,好比8500端口默認監聽127.0.0.1,固然有些同窗不贊同,後邊會提到其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