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umia退役看爲何WP走向沒落

  前段時間決定將本身用了三年多的Lumia 800正式退役,這是我用的時間最長的手機,雖然系統上有缺陷,可是好不妨礙他成爲我最有感情的一部手機。因爲以前是WinPhone 開發者的關係,這部手機是微軟送的,眼睜睜的看着WinPhone系統從出生到長大,還沒成熟時就蔫了的歷程,內心很不是滋味。這篇文章先曬曬被我用過的Lumia手機,而後再分析下WinPhone發展成如今這樣微軟須要承擔的責任。android

 
先曬手機
  因爲廣泛反映篇幅較長,因此刪去曬Lumia 800的部分,僅貼出使用過的部分WinPhone手機。
 
 
關於WinPhone
 
  首次接觸WinPhone是在2011年下半年,當時剛剛畢業,沒有遇上ios和android那趟船,也由於主要的工做語言是.net,因此對剛剛興起的WinPhone寄予厚望。在開發了幾個小軟件,微軟送了個手機後,我便以WPer自居,而且指望做爲國內第一批的WinPhone開發者,享受到系統發展帶來的紅利。可是後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四年過去了,WinPhone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0.8%,甚至比三年前還要低。全球的WinPhone份額基本也就是在2%到3%之間,已經沒有了和前兩大系統叫板的底氣。
        圖:2014年手機操做系統市場份額圖表
 
  做爲一個WPer,對WinPhone的發展深感痛心,咱們曾經幻想成爲三大系統之一(雖然如今是第三,可是好意思和ios/android排一塊兒麼),並且當時的WP也的確有着成爲三大系統的機會,可是微軟沒有抓住機會,帶領着WinPhone一步步的走向沒有將來的世界。。。
 
 
WinPhone系統誕生的過程
 
  不少人不知道爲何WinPhone的第一個版本,叫WinPhone 7,那是由於在WinPhone以前,微軟還有個手機操做系統叫Windows Mobile,最後一個版本是Windows Mobile 6.5,因此新系統就順勢叫作WinPhone 7。當年那個Windows Mobile很是厲害,至關於Windows的手機版本,上面能夠找到開始菜單,也能夠玩和pc版本一致的紙牌。HTC在大陸的前身多普達則出過多款該系統的智能手機,那時候有一個Windows Mobile系統的手機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圖:當年的多普達手機
 
  可是這一切都在蘋果推出iPhone以後被打破,人們驚訝的發現,原來智能手機系統應該怎麼玩,因而紛紛模仿起來。先是有Google的android,而後諾基亞也坐不住了,拋棄了以前的塞班 S60,和英特爾聯合開發MeeGo系統。微軟眼看着再沒動做就要錯失良機了,因而在2010年隆重推出了全新的WinPhone 7系統。還記得當時搞了個聲勢浩大的遊行,舉行葬禮宣判iPhone死刑,如今看來是多麼的好笑。
    圖:當時宣判iPhone死刑的遊行
 
  在微軟內部肯定WinPhone取代Windows Mobile後,WinPhone項目就開始了。負責WinPhone 7界面的是微軟的設計總監 Flora,他在WinPhone的設計上引入了Metro的設計風格,打造了在UI上徹底不一樣於IOS和android的體驗。固然對於這種設計風格褒貶不一,做爲我我的的體驗來講,雖然和當時主流的設計不是很相符,可是也是可接受的,固然若是你說它長得醜了點我也不反對。
圖:左爲WinPhone 7,又爲WinPhone 8
 
  另一個掌握了WinPhone 7生命的是微軟移動設計團隊主管,他主管了WinPhone 7的設計。不知道是由於時間上太緊迫仍是其餘方面的緣由,最第一版的WinPhone 7簡直是個半成品。不少人可能不知道,最開始發佈的WinPhone 7是徹底的單任務,也就是說你每次打開一個應用都是從新加載的,沒法繼續你剛纔的操做。由於這樣的限制,微軟強制要求開發者在發佈程序時使用「墓碑機制」來重啓時還原程序關閉前的狀態,這不但下降了用戶體驗,也提升了應用程序的門檻。好在WinPhone 7.5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是我印象中微軟在WinPhone上動做最快的一次。還有其餘的一些沒有達到業界平均水平的點,深受詬病的有音量沒法單獨調節,重力感應不能關閉、沒有文件夾、沒有通知中心等等,槽點太多,無力吐槽。
  以上說的都是一些系統級別的缺陷,大部分應用級別的缺陷均可以經過第三方來解決,可是微軟不少權限都沒有放開,API少的可憐。因此你當時在市場上看不到流量控制的軟件,也沒法找到能顯示來電歸屬地的軟件,甚至找不到能顯示通話記錄的軟件。。。
  固然剛纔說的不少問題微軟都在後續的版本中解決,可是這樣就OK了麼,你覺得用戶會爲了通知中心等你24個月麼。最好的時光已通過去,最佳的機會也已經溜走。
 
微軟是如何拋棄WinPhone 7的
  相信在全部早期的WinPhone用戶和開發者的記憶中,微軟宣佈WinPhone 7不能升級的時候是毀滅性的。我是5月份剛拿到了Lumia 800,你要知道當時的Lumia行貨價格接近3000,而後6月21日,微軟推出了winPhone 8,而且宣佈全部WinPhone 7系統手機不能升級到WinPhone 8,取而代之的是升級到一個安慰版本——WinPhone 7.8。
QQ截圖20150929135015.png
圖:WinPhone 7不能升級獲得了鋪天蓋地的宣傳
 
  若是是一個有經驗的公司,即便在不能升級的狀況下,也能夠將WinPhone7.8歸入到WinPhone 8中,做爲一個特殊的版本。或者說WinPhone 7能夠升級到WinPhone 8,可是須要硬件和內核支持的功能不可用,這樣也會讓WinPhone的老用戶內心舒服不少。可是微軟在宣傳策略上直接說明「老用戶只能升級7.8,不能升級8」,徹底看不出一個老牌世界500強公司應有的宣傳實力。相同的一個事件是IOS 6宣佈支持iPhone 3GS,雖然不少功能不能用,可是不少蘋果用戶都大喊蘋果良心。
 
  咱們再看下爲何WinPhone 7不能升級到WinPhone 8,微軟給出的解釋是內核的轉變。WinPhone 7使用的是Windows CE內核,這是一個有着十多年的老內核,因此對硬件的支持不夠,好比不支持65536色以上,不支持多核處理器、NFC等,這也就是WinPhone 7清一色的單核處理器的緣由。而Windows 8使用的是Windows NT內核,他是個新開發的內核,簡單點講就是它能支持很是牛逼的硬件,是不能運行在低端的硬件之上的。可是在技術上是否是真的沒法實現升級呢,固然不是,民間就有高手將HD2刷成了WinPhone 8, 而且在論壇上放出了刷機包。因此不能升級的緣由是在微軟看來WinPhone 7的用戶和銷量都比較小,不值得爲這麼少的用戶來大費周折的推出一個定製版的WinPhone內核。只能說微軟是基於商業的考慮,而並不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考慮升級這件事情。
 
  結合第一段WinPhone的發展過程來看,其實在內核和技術上WinPhone 7並無比Windows Mobile高出多少,而更像是改了一個UI的系統,而WinPhone 7到WinPhone 8纔是真正的改變。而微軟着急推出WinPhone 7是爲了一個姿態,也讓用戶習慣Metro UI以及App的積累,雖然不能升級,可是App反正都是託管代碼,Winphone 8仍是能夠運行WinPhone 7的應用的。從這個角度考慮,WinPhone 7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倉促推出的短時間版本,也就註定了它悲劇的命運。
  微軟在宣佈的時機選擇上也是很是重要的,當時恰逢 Lumia 系列的銷量上升,而且諾基亞在大陸趁勢推出了更高端的Lumia 900手機,才推出一個多月,微軟就宣佈老款手機不支持升級。關鍵還在於當時離WinPhone 8正式推出還有四個多月的時間,這四個多月諾基亞是何等的尷尬,讓消費者買不能升級的Lumia,仍是勸咱們買兩百一個的功能機呢。
 
  無論不能升級是由於系統內核的緣由、成本的考慮仍是其餘商業上的目的,微軟這樣的作法徹底傷透了全部使用WinPhone 7產品的用戶。雖然損失的這部分用戶的份額不大,可是這部分早期用戶實際上會有比表面上的市場份額更大的能量。早期的WinPhone 7產品並不便宜,並且系統上不是很完善,不少使用WinPhone都是對數碼產品比較熟悉的用戶,他們多是周邊同事朋友購機的顧問,這部分用戶對其餘人有強烈的帶動做用,因此損失這部分用戶實際上是很是惋惜且影響十分惡劣的。
  另外,不能升級也會對還沒有購買WinPhone 手機的用戶產生影響。我在使用Lumia 800過程當中,公司有不一樣的同事表達對這款手機的喜好,而且有意願購買WinPhone 手機,可是自從不能升級以後,沒有一個朋友準備購買WinPhone手機,而且對使用WinPhone手機的用戶或多或少表現出一點不理解的眼神。幾乎全部第一次發現我使用的是WinPhone手機的朋友,問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據說這個手機不能往上升級了。
 
微軟對用戶需求的無視
  從WinPhone推出的第一天起,就伴隨着大量的吐槽,而微軟在系統改進上的速度比蝸牛還要慢。咱們看幾個典型的例子:
 
通知中心
  通知中心目前應該算是隻能操做系統的標配,可是WinPhone卻沒有。因此可能會出現的場景是,有通知時在頂部一閃而過,沒來得及點擊後你就無法知道他通知的是什麼,你永遠不知道剛纔是哪一個應用通知了你。有些應用可能會在磁貼上有個小的數字提示有通知,可是前提是必須將這個應用固定到首頁。
  那麼爲何微軟爲何不在WinPhone 7中就將通知中心作進去呢。微軟的Metro的設計理念是動態磁貼(即Live Tiles)來實現通知中心的功能,有通知時實現通知的內容呈如今磁貼上。可是大部分應用都沒有實現這樣的功能,基本有消息時只會顯示一個數字,沒有通知的信息,若是想知道具體的內容仍然要啓動應用才能看到。另一個限制是必須固定到首頁的應用才能實現動態磁貼,對於沒有固定到首頁的應用若是沒有點中一閃而過的通知,那就沒地方能夠看到通知了。
  沒有通知中心還有個特別不順手的地方,沒法一鍵開關Wifi,藍牙、網絡、GPS等功能,須要到找到設置裏面的相應頁面才能開關。直接的後果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在微軟的MarketPlace中相應的一鍵設置軟件的下載量長期佔據前十名中的好幾名。 QQ截圖20150929104623.png
 
  微軟在後期也確認將會增長通知中心,不過這已是14年4月隨着WinPhone 8.1才推出,離WinPhone的初版已通過去了四年的時間。微軟曾經給出解釋稱是資源不足,致使沒有在WinPhone 8中搭載通知中心,可是我是不相信一個有着10萬人的公司,會由於資源不足致使對市場的反應如此之慢,只能說明微軟的官僚主義已經深刻到骨髓。
 
音量沒法單獨調節
  WinPhone在至關長的時間內全部音量都只有一個值,就是說你的電話鈴聲和各類app的聲音是同樣的,沒法實現鈴聲,應用,系統鈴聲音量的分開調節。在我實際的使用中,常常在玩遊戲時靜音,若是遊戲結束時忘記把音量調回來的話,那麼一成天手機都是出於靜音狀態,我也所以漏接過許多電話。這個問題也通過了漫長的等待以後,直到WinPhone 8 GDR3版本才修復,別問我爲何記得這麼清楚,大家有過那種等待好幾年終於如願的感覺麼。
  仔細瞭解發現,WinPhone的音頻架構是很是完善的,實現音量控制的分離是很是容易的一件事情。WinPhone的音頻APIs是通用音頻架構UAA的一套API,能夠獨立處理每一個進程下的音頻API請求,也就是說每一個應用的音量均可以單獨控制。這麼牛逼的架構,微軟卻一直不在其基礎上實現單獨調節音量,若是不是官僚主義,就是徹底對用戶需求的漠視。
     Windows <wbr data-media-type=
        圖:高手發的音頻架構圖
 
  還有一些像屏幕旋轉、沒有桌面文件夾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隨便一個功能的推出時間都被 IOS 和 Android 甩開好幾年。
 
微軟對開發者的「虐待」
  這裏我用了「虐待」這個詞,可能不少人以爲有點過頭,可是這是我真實的感覺。沒有一家廠商敢這麼兒戲的對待開發者,沒有一家平臺會如此頻繁的變動架構。
  微軟的C#語言是一個很是容易入門的語言,Visual Studio 也是一個很好很強大的工具,加上微軟的號召力,因此在中國有很是龐大的C#程序員,規模甚至能夠和Java相比。因此在WinPhone剛發佈時,有不少像我同樣的 C# 程序員但願搭上WinPhone的順風車,當時的我的開發者數量其實並很多。WinPhone 7 的應用基於Silverlight for Windows Phone(普通應用) 和XNA (遊戲應用)開發,雖然微軟開放的API比較少,可是仍是有很多我的開發者或者團隊出了很多不錯的應用,也出現了一些以WinPhone爲主的遊戲分發公司。同時微軟也時不時的舉辦開發者活動,雖然收集了不少垃圾應用,可是客觀上仍是增長了應用的數量。這段時期WinPhone的生態正在慢慢創建,而且有着向好的方向發展的趨勢。
  當微軟宣佈退出WinPhone 8,拋棄WinPhone 7時,順便也大幅修改了API,增長了Windows Phone Runtime,也支持了C++的開發。這個時候其實微軟已經有將WinPhone和Windows的開發模式合併的想法了,可是多是時間不夠,這個時候並無徹底的統一,給WinPhone的Windows Phone Runtime也是Windows Runtime的大幅度嚴格版本。對於普通應用來講,這期的版本變化不大,都是基於Silverlight的,遷移時稍做修改便可。可是對於遊戲應用,WinPhone 8支持Native的DirectX開發,因此WP7的遊戲開發者基本拋棄了xna,這個的一直工做量仍是有點的。
  對於開發者來講,真正大的改變是WinPhone 8.1的發佈,這時候微軟統一了WinPhone和Windows 的開發架構,推出了新的基於Windows Runtime的所謂Universal App,固然同時也保留了以前的Silverlight,只是升級到了Silverlight 8.1,不過全部人都能看得出來Windows Runtime app纔是將來。可是既然Windows Runtime是將來,居然不支持部分Sliverlight 的API,好比VOIP、鎖屏、相機啓動器。而WinPhone 8.1的Windows Runtime 和 WinPhone 8有多大區別呢,下面是其餘開發者列舉的幾條: QQ截圖20150929171003.png
  
  還有不少沒有列舉,因此若是須要移植的話幾乎要重寫和系統交互的部分。這也就是爲何到目前爲止不少開發者都沒有升級爲Universal App的緣由。
  上面每一次的改變都會流失一部分開發者,這讓自己優秀開發者就很少的平臺漸漸的失去了崛起的基礎。固然還有一部分死忠仍然在堅守,壓死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兼容IOS和Android。微軟這樣的舉措事實上和以前黑莓公司宣佈兼容安卓軟件同樣,已經認可了WinPhone生態系統的失敗,也就意味着放棄了此前一直堅守的WinPhone開發者。目前我所知道的WinPhone開發者幾乎都是在抱怨,由於他們發現,就算如今繼續堅持下去,到最後依然會被微軟拋棄。因此我加入的幾個Winphone開發者羣幾乎都是在閒聊和各類段子,偶爾有個技術問題出來,也是半天沒人討論,一段時間下來,QQ表情卻是收集了很多。
 
  對於WinPhone 10(可能就叫Win 10 Mobile)兼容IOS和Android應用的前景,我很是不看好。這種移植過來的應用自己是爲其餘平臺設計的,交互方式和操做習慣都是其餘平臺的,用戶體驗上確定要比原生應用差不少,因此對於移植過來的應用用戶並不必定買帳。而對於開發者來講,微軟的這種作法已經傷透了他們的心,幾乎仍然在堅持編寫原生應用的開發者很少,而IOS和Android開發者,原本就看不上WinPhone的用戶量,移植工具比較方便還好,若是操做比較麻煩甚至都不肯意花時間移植過來。因此極有可能形成自家開發者失望的離開,別人家的開發者反應冷淡,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結語
  WinPhone從2010年發佈至今已經有五年的時間,版本也幾經更替,曾經有着快速的發展和光明的前景,可是在微軟的屢次折騰下而慢慢倒下。縱觀WinPhone的發展歷程能夠發現,幾回重大的變革都是因爲微軟的猶豫不定和動做緩慢形成的。若是最開始就堅決了大一統的理念,最開始就推出NT內核的WinPhone,最開始就堅持Windows Runtime,可能就不會有拋棄WinPhone 7,不會有開發方式的大改變,而等到生態好了,也就不大可能會兼容IOS和Android。
  雖然整篇文章是對微軟的批判,可是WinPhone目前仍是有機會的,機會在於Android還不夠好。但願微軟在新CEO的領導下,拋棄以往的官僚做風,堅持本身的風格,在後面的移動生態系統中佔有本身的一席之地。
 
 
 
PS:可能想要說的話太多,寫的有點亂。也沒有提到單就係統來講,目前的WinPhone8.1已是一個優秀的系統了,若是有時間的話我後面再寫一篇WinPhone相比於其餘兩大系統的優勢,以及目前比較好的應用,給準備轉移到WinPhone平臺的用戶一些參考。
再次PS:部分是看了第三方的資料,若有錯誤,請指正。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
本站公眾號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