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順覺

1安全

https://mp.weixin.qq.com/s/bSmmOUkCDvqGo-7Wah14Zw

 

原創: 呂波國學  呂波國學 2月20日


*自2018年3月27日始,【國學會】微信羣發起了「天天學則阿含經」的活動(點擊藍字便可查看),如下根據羣內部分學習討論整理:



《雜阿含經》 

1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衆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衆中,已脫、已離、已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呂波:唉,今天的這則《雜阿含經》真好。



佛陀講了不落二邊的如實觀照,也講了爲何咱們不能如實。由於有求有行,故而有執取與抗拒,於是妄圖控制,這就是妄做。



妄做源於無明。



這些天的《雜阿含經》,你們能看懂一些嗎?





問:「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這句一開始就看不懂,隨順覺是什麼意思?



呂波:就是保持觀照呀。這裏的味,有貪執的意思。





問:那色味,色患,色離都是對色的種種執着嗎?



呂波:味講貪執、患講抗拒、離講出離/遠離。就是,咱們老是處於這三種狀態中,難以隨順覺,難以保持如實觀照,所以永住顛倒。







⭕️

隨順覺,能夠細說一下。舉一個例子:



咱們看到一朵花,可能會升出不少的念頭來:好比咱們看到一朵花。而後呢,咱們升起這朵花真漂亮呀,而後咱們再升起,哎!這朵花比那朵花更漂亮一點……



隨順覺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咱們看到外在究竟發生了什麼:這裏有一朵花;同時看到咱們對這個發生產生了怎樣的念頭:啊,這朵花真漂亮……一直保持着這種觀照。



可能咱們立刻再升起一個心,說,哎呀,我以爲這朵花比那朵漂亮,是個人分別心,而後再升起一個心,這個分別心是很差的,而後,哎呀我是一個在修行的人,怎麼能有這種很差的想法呢?怎麼能有分別心呢?



隨順覺的意思就是,咱們把這些都看到:



我既看到了這朵花;

我也看到了我對這花升起的喜悅之情;

同時我也看到了我以爲這朵花比那朵花更漂亮;

同時我也看到了我在評判這種分別心,認爲這個分別心很差;

同時我也看到了之因此我評判這個分別心,是由於我以爲我是一個修行人……



就是隨順着這些個連鎖反應同樣的念頭的產生,咱們始終保持觀照,看到它就行了,這叫隨順覺。



念頭是在不斷不斷變化的,從咱們看到一朵花,到最後說我是一個修行人,不能有分別心……其實這個念頭的鏈條中間,經歷了不少的變化,這個念頭一直在變化,一直在變化。



念頭是不斷生滅的,可是這個觀照,一直隨順着變化的念頭保持着,這叫隨順覺。



可是咱們每每作不到隨順覺,可能咱們在看到升起分別心,開始自我批判,而後就什麼都看不到了,而後就陷入到種種情緒、新的自我批判、各類煩惱裏面去了……你就看不到了,那個觀照失去了。



隨順覺的意思是說——



隨順着念頭的變化,保持觀照。



若是用《圓覺經》裏面說的那句話,就叫:



常覺不住。







⭕️

但咱們作不到隨順覺,由於咱們可能在中間某一個念頭的時候,就已經跟着這個念頭跑掉了,就是咱們隨時可能跟着這個覺察的對象跑掉……



也就是說咱們的定力不夠,因此咱們才須要各類辦法來練定力。



若是沒有這種練習,你可能在看到花後,第一念升起時就徹底跑掉了;而後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可能能夠到到第二個環節,第三個環節才跑掉;而後越到後面,能夠到很長的時間裏面纔會跑掉;你能看到這個不斷的生滅的念頭,很長的時間都不會跑掉……



這個要去練習啊,若是你不練習的話,是沒有用的。



就是要知道佛陀給咱們的這些東西,像《雜阿含經》,這樣的東西它不是給咱們講一個道理,咱們講這麼多道理什麼用呢?就像網絡上說的一句話同樣:咱們懂再多得的道理,也不能過好這一輩子。對吧?



道理沒有用的,這個東西得本身去行。就像經文最後一句話叫:歡喜奉行。你得去奉行,你得去作,去觀這個念頭,去觀咱們這個念頭在怎樣變化。







*關聯閱讀

咱們要作的不是消滅兔子,而是和兔子脫開一點距離







本人長期提供取名服務,詳情請關注本公衆號。

歡迎加入【國學會】(會費:4800元/年)。有意者請加我微信:kafeibaiju;備註:入會。非誠勿擾!


呂波國學
喜歡做者

16 喜歡


閱讀原文閱讀 1883 在看28
精選留言
寫留言

 
~澄o澄~(鄒姍序) 
 誰寫的這篇文章啊……
 做者
我
 
高亮 
 隨順覺,應該就是所謂的正等正覺,通俗講就是覺到全部正在發生的,而不是去覺發生過的。念就是所覺就是相,它是一個接着一個展示,而咱們每一個都能了了分明的覺到,但又不跟着跑掉。咱們凡夫是很容易跟着感受跑掉的,有人問,我願意跑就跑啊爲何跑掉就是妄?答:由於帶你跑掉的那個已經發生完了,你如今在跟着妄想在跑。人再問,那我如今妄了咋辦?答:你觀你如今正在妄的這唸啊,依然仍是隨順覺。
感謝波師醍醐灌頂。
 做者
回憶正在發生當如何?是否有過去?跑得掉嗎?這個隨順覺,依然是一個"做意",並非正等正覺。
 
十五 
 看了老師上面的回覆「回憶正在發生當如何?是否有過去?跑得掉嗎?這個隨順覺,依然是一個"做意",並非正等正覺。」
那是否是說,在當下,所回憶的「過去」其實就正在發生着?陷在過去的回憶裏時,要把本身拉回來麼,怎樣隨順覺?
感恩老師
 做者
知即出
 
洪平 
 老師,我想問的是當下即需解決的問題。人們失落的「心裏」究竟藏在身體何處?找答案非回觀返照不可。
摘自張慶祥講師著做《失落的心裏中》————《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十一: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處?觀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胸中兩乳之間)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轉者。在阿蘭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冥目觀察臆中明月。做是思維,是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明淨,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便是心,心便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能令衆生身心清淨,大菩提心堅固不退。

請問老師,是這樣嗎?我只是瞭解一點點儒家經典,佛經也只讀過《金剛經》我《六祖壇經》,其餘都沒有看過,但願老師真心賜教感恩。
 做者
這是觀想的有相修法。適合某些人吧!
 
洪平 
 心在哪裏?
 做者
這
 
洪平 
 老師您好,我想請教您,黃庭禪講心便是氣,念頭,情緒都只是(氣)能量的變化,是身心受與萬物之間交感的一種波動,原本無二對立,氣的變化原本是天然流暢。因爲咱們的妄見纔有了各類貪嗔好惡。我看了您不少關於觀照的分享,讚歎您悟性極高,可是好像沒有焦點,因此想聽聽您怎麼看「心便是氣」這句話。
 做者
心即一切
 
xf 
 波波原來如此年輕,還挺帥
 
【淨土茶業】李濤 
 觀心法門
 
團圓 
 這個好難哦!如實知才能如實觀,可問題在於,怎樣才能作到如實知呢?須要有這個本事才行啊!
 
Annie🌈🌴【心理療愈師】 
 觀照念頭,在取捨的掙扎間去覺知,出離不易,修行一定是一場人性的逆行。
 
神覺🌝 無染 
 隨順覺象看小偷同樣看着心念,念起即覺,只是覺知一個一個的心念,來來每每,不隨它來來每每這就是觀照的功夫,亦稱練定力的持久功夫,定得住真功夫,久煉成正覺佛
 
~澄o澄~(鄒姍序) 
 嗯,好的。
 
順其天然 
 如嬰兒乎,天然而然。
 
~澄o澄~(鄒姍序) 
 哈哈怎麼跳躍性這麼大,寫出如此高端的文章,我一句都看不懂,不少漢字估計都不認識。厲害
 做者
進入公衆號,點右下角,文章精選,慢慢看。取名只是順帶手的事
 
越然 
 清醒也是種痛苦啊
 
觀色 
 這種狀態叫隨順覺啊,昨天在面對別人的話語和行爲時,看到本身的心念變化,以及產生的情緒,逐漸的,情緒止息,心念再也不隨他人的言行流轉。隨順覺是心裏自在的基礎。
 
感恩改過――燈塔 
 我看到了個人執着,對某個念頭的執着,因此在生活中當與這個念頭發生衝突時就陷入進去了,如今只是看到了本身陷入進去了,也看到了本身不肯意離開這個執着,由於那樣就沒有安全感了!
 
唸佛回家 
 這些天唸佛的時候,一邊唸佛,一邊一些五花八門的念頭不斷更替,知道這些只是念頭,但都是從內在升起的,以爲本身的陰暗面太不想面對了,固然也是念頭,但越念越看到的多,真不知道啥時是個頭,雖然都是念頭,目前就是看到本身太多的不足,不太想繼續面對了,但還得去作,去行持吧
 
黃地平 
 看着念頭升起,隨而覺知,以後出離,跟着內觀。
 
如今 
 由心而發,看見了就看見了,知道了,就知道了,錯了就錯了
 
鄭冬梅 
 感恩分享 信受奉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