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哈佛外科論壇,看將來可期的最新醫療科技動向

如下文章來源於THU數據派,做者THU數據派安全

Alt

2019年11月1-3日,「第十屆中國消化外科學術會議暨清華-哈佛外科論壇」在北京舉行。該論壇由《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臨牀醫學院、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主辦,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臨牀醫學院院長董家鴻教授及美國外科學會主席、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外科系主席、Ann Surg.雜誌主編Keith D.Lillemoe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學習

Alt

這次論壇以「匯聚時代力量,問道學術巔峯」爲主題,圍繞消化外科領域的前沿科技和學術動態展開高水平交流探討,來自海內外1800餘名中青年醫師和知名專家參會。大數據

Alt

大會開幕式在一曲來自青海牧區民族藝術家的歌舞表演中拉開序幕,以至敬響應黨中央和國家號召,奔赴藏區開展精準醫療扶貧、關愛和救治各族病患的中國消化外科醫師團隊。優化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名譽會長秦銀河,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何振喜,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魏均民,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劉允怡,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外科系榮休教授範上達,日本東和醫院院長、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幕內雅敏、美國但願城國家醫療中心外科學系主席Yuman Fong及國內外衆多專家出席大會,並共同見證了醫師服務「燈塔計劃」的啓動,攜手支持基層醫師臨牀能力同質化提高項目的實施人工智能

(左起)董家鴻院士、Keith D.Lillemoe教授、何振喜會長致辭3d

大會主席董家鴻教授向全體同道致歡迎辭,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消化外科取得的發展成就,並但願藉助本次盛會的舉辦,爲國內外消化外科同道創造更加高端的學術平臺,在世界範圍內促進精準外科範式的交流、合做與推廣,爲全球健康作出更多貢獻。blog

Keith D.Lillemoe教授在發言中對受邀參會並擔任大會主席深感榮幸,但願麻省總醫院的專家團隊可以與中國專家進行相互學習、深刻交流,並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get

何振喜會長在致辭中對董家鴻院士帶領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在推動醫學繼續教育、對邊遠地區的精準醫療扶貧、促進醫學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創新轉化等方面的工做表示讚揚,並但願學會可以爲更多專家同道提供服務,創新醫療數據共享機制,爲健康中國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it

「中國消化外科學術會議」是《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學術盛會,歷經二十年發展,現已成爲國內消化外科領域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本屆會議同時舉行了「清華-哈佛外科論壇」。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和美國但願城國家醫療中心的專家組團來京進行學術交流。大會經過大師講壇、名家講壇、消化外科熱點對話、精品手術展播等形式展現國內外消化外科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學術動態。內容涉及胰腺外科、結直腸外科、胸外科、肝臟外科、普通外科機器人手術、乳腺外科以及專一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診治的腫瘤外科等多個領域。效率

大會主席董家鴻院士表示,當前全球消化外科動向聚焦在精準外科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經驗上

——推廣新理念。 精準外科理念已從肝膽外科拓展應用至消化外科疾病各個治療領域和環節;各類外科技術及輔助治療手段的創新發展都圍繞着三要素並重的系統化干預策略和肯定性外科實踐的準則。腔鏡外科技術的價值在被從新發現和認識,腔鏡手術的價值不只侷限於小切口的微創,當前正在藉助其可視化優點去改變傳統手術入路和術式;進一步減小入路創傷,改善病竈及重要結構顯露和病變清除的完全性和安全性;同時機器人手術技術發展提高了腔鏡手術的可控性,實現入路微創和精控手術的統一。近年新興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方法的創新發展,推動了系統化治療理念,成爲改善患者遠期生存的新策略;隨着東西方診治理念普遍而深刻的交流,雙方經驗共享、優點互補,實現全球外科診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和醫療服務範圍的全球化延伸。

——發展新技術。 近年來,得益於先進的外科器械、材料的發展,機器人手術、體外肝切除技術、多元化介入等兼備可視化、可量化和可控化特徵的新型技術手段,在適應症選擇、手術方式創新和中長期療效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創用新模式。 MDT是倡導以病患爲中心、多學科聯合的整合式醫療模式,外科應用這種模式可以爲病患提供之外科爲主導聯合介入、放療、分子靶向等多學科診療方案,拓展了手術治療的適應症,提升了病患長期生存率。新型智慧醫療模式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核心支撐技術爲基礎,融合真實世界豐富的醫療應用場景,經過能力加強、效率提高、體驗優化和服務延展實現智慧醫療的賦能效應,賦能精準醫療、精益管理和精誠服務的現代健康醫療服務體系。

點擊「京東雲」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Alt

Al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