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友盟+小程序統計的【場景來源】功能頁面,爲開發者提供多平臺(支付寶、微信)的所有場景值,支持多時間顆粒度下查看新增和活躍用戶量、打開次數、停留時長等核心流量和活躍指標;提供所有場景來源的實時數據,方便產品上線…小程序
友盟+近日發佈了《小程序用戶增加白皮書》,白皮書總結了友盟+在小程序統計分析和精細化運營方面的方法論、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如下爲白皮書的部份內容:微信小程序
無論是企業仍是政府,都但願把全部數據,無論是本身的企業數據仍是整個外部的數據,都在雲端作數據升級,提高總體的企業數字化運營能力。企業應該作一個數據中臺,能夠是企業內部的私域用戶中臺,也能夠是雲上中臺,這個趨勢被稱爲「數智化運營」或者「數智化新基建」。微信
企業數智化運營的 3 大階段工具
以友盟+爲例,把全部公域流量數據集合到一塊兒後,再把它放在整個可融合的場裏面,而後把企業業務數據作私域跨端分析,而且將歸一完成以後的數據一一關聯。測試
這樣企業就能看到不一樣平臺、地域、端或者不一樣渠道中的用戶數據,最終造成企業內部的一張用戶運營總體報表,幫助企業查看用戶在哪裏,用戶有什麼樣的行爲方式,最終應該經過何種渠道去更好地管理和促進用戶的活躍和復購。優化
企業的數字化的運營大圖,分爲3個階段:搜索引擎
第一階段:全部數據要作更好的統計分析和接入。阿里雲
這個接入不只僅包含外部觸達數據,也包括小程序數據、H5數據、App數據、CRM數據等等。全部數據接入完成以後,數據越多,能看到和產生的運營機會點也就越多。把這些數據接入到數據銀行以內,整個企業內部數字銀行就能夠更好地作數字化管理。spa
第二階段:數字化的私域融合歸一。設計
不只僅是在已有賬號下的數字化歸一,還有藉助外部的媒體、小程序等等,匿名潛在客戶的全部賬號的歸一。友盟+助力企業識別到的不只僅是賬號級,甚至作到設備級,無論是手機端仍是App端作私域跨端分析,藉助這些設備,再去作到人羣的圈選和洞察,包括智能化的標籤,標籤的排序等等,更好地瞭解本身的私域用戶是什麼樣的。
第三階段:結合全部的觸達方式,無論是官方的、私域用戶的觸達方式,經過這些觸達,作到更好的運營。
小程序統計分析的 4 個階段
落實到具體的小程序統計分析上,圍繞小程序用戶生命週期階段,能夠分紅4個部分。
獲客分析,全方位瞭解獲客來源。
小程序自然的去中心化屬性,使得開發者須要360度瞭解用戶來源分佈,觀察用戶來源的主要途徑,以便從源頭抓住用戶的特色。同時,小程序用完即走的特色致使留存率低,所以開發者把更多的重點放在了拉新獲客上。
激活分析,多維度掌握用戶的使用狀況。
幫助開發者在裂變過程當中找到用戶體驗路徑和關鍵業務路徑,從而作好小程序的精細化運營。
分享分析,實時查看分享迴流效果。
輔助開發者瞭解信息傳播路徑、覆蓋人羣屬性,以及KOL和KOC的數量和分佈特色,定向研究他們的畫像能夠幫助開發者快速找到潛在用戶羣體在哪裏。
轉化分析,查看用戶轉化結果。
經過自定義事件和轉化漏斗找到運營的須要優化改進的核心指標。
友盟+小程序統計分析支持市面上主流小程序平臺,以用戶增加模型各階段的數據分析爲出發點,爲小程序開發者提供"獲客-激活-分享-轉化"的全鏈路分析路徑。除了實現新增、活躍用戶規模、使用時長等基本業務趨勢洞察外,還可幫助開發者擁有客羣分析洞察能力。
本章第4/5/6/7節,會圍繞小程序獲客分析、激活分析、分享分析、轉化分析,進行具體介紹和案例解讀。本章第8節,會圍繞精細化用戶運營展開進行具體介紹和案例解讀,幫助讀者更好理解小程序的精細化運營。
獲客分析
小程序做爲移動互聯網下新興的入口,有着創業成本低,節約用戶手機內存,高效獲客等多種優點,也一度被開發者和用戶做爲低頻App的替代,與App爭奪流量與共享流量是必然趨勢。
但另外一方面小程序不容易得到用戶羣,用戶留存比較難。所以基於小程序用完即走的用戶場景,開發者把更多的重點放在了拉新獲客上。兩大小程序平臺微信、支付寶憑藉各自優點在獲客方式上玩法也比較多。
不一樣平臺小程序獲客入口差別
小程序拉新與App有很是顯著的不一樣。因爲小程序主要是依託於幾大「超級APP」,因此拉新場景,與幾個平臺有密切的相關性。各個小程序依託自身平臺優點,在小程序戰場上跑馬圈地。
要想提高獲客效率,就必須清楚不一樣平臺的小程序獲客入口的差別,找到槓桿效應最大的入口。
(1)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自然就是以人和內容爲核心引起消費需求,用戶散落在微信羣、公衆號及朋友圈裏。經過小程序把開發者和用戶鏈接起來,造成企業本身的私域流量。
微信小程序推廣中,常見的推廣獲客的方式有如下幾種:線上付費推廣、自有其餘渠道引流,線下場景、分享場景,以及微信的各類入口流量。
支付寶小程序
在支付寶的推廣中,大體的推廣方式相似,但同時擁有更多的自運營入口以及阿里其餘平臺的聯動優點,如釘釘、UC等平臺可經過分享連接跳轉。
支付寶經過小程序打通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目前場景主要集中於搜索、會場等中心化分發場景;非中心化場景主要集中在換量、線下等場景。
百度小程序
主要經過搜索引擎、信息流等進行分發。
頭條小程序
爲旗下各平臺的內容服務,主打中心化分發,主打娛樂、遊戲、電商。
QQ 小程序
用戶主要是年輕化羣體,中心化和非中心化並重;主要流量分發經過社交裂變,以及小程序、小遊戲中心進行推薦。
根據以上各類平臺特色,小程序獲客拉新主要須要關注幾個核心場景:
連接與碼:包括各類廣告頻道、廣告投放平臺以及換量入口,例如公衆號、小程序等;
分享:用戶分享裂變;
場景值:即平臺提供的中心化、非中心化的流量來源入口;
自有矩陣運營:自有小程序、公衆號、企業號等矩陣的流量運營;
線下場景:包括線下各流量場景掃碼等。
開發者可經過相對應的五種場景分析,較爲清晰的瞭解用戶來源以及轉化狀況,全方位洞察用戶。接下來咱們來看下五種場景分析工具具體是怎麼作的。
獲客場景1:連接與碼:
在微信和支付寶中在線上付費推廣和自有渠道,以及自運營入口中,通常都是經過添加連接的方式來進行推廣的。
因爲推廣活動多,推廣渠道也多,因此靈活地生成自定義連接,而且經過連接來分析推廣帶來的新用戶、活躍用戶、用戶留存、以及轉化,就變得尤其重要。
開發者經過友盟+小程序統計的【推廣來源】頁面,能夠:
【推廣來源】包含"推廣活動"、"推廣渠道"兩個頁面,每一個應用分別支持200個活動和渠道。"推廣活動"能夠經過添加活動連接的方式來監測推廣活動數據狀況,支持生成推廣二維碼和推廣路徑,可快速查看新增用戶Top5活動,瞭解全部活動數據趨勢變化,也能夠查看單個活動的新增、活躍、打開等明細數據。
"推廣渠道"支持查看單個或多個活動在同一渠道下的數據狀況,可快速查看新增用戶Top5渠道,瞭解全部渠道數據趨勢變化。
獲客場景2:分享
分享裂變具備免費、傳播性快的特色,依靠分享裂變快速獲客是小程序不一樣於其餘渠道的最大特點。
小程序的分享形式主要有兩種:
在平臺內直接分享小程序的頁面連接或二維碼。
分享App裏的內容到平臺上,可跳轉到對應品牌的在該平臺的小程序。
獲客場景3:場景值
微信和支付寶內置了很是多的場景值,幫助用戶打開小程序。微信提供瞭如「最近使用」、「微信首頁頂部搜索框的搜索結果頁」、「朋友圈廣告」、「模版消息」等;支付寶也有「收藏」、「添加到桌面」、「多個運營頻道」、「生活號」等場景值入口。
更近一步,能夠經過分析和對比不一樣的場景,瞭解不一樣場景下用戶的活躍程度等,就能夠較好的瞭解觸點場景,以及場景和活躍的關聯度,有效作好場景觸點的功能設計和運營。經過場景值入口的分析,能夠較爲直觀的瞭解用戶是從哪些觸點接觸到小程序的。
例如微信小程序中:
若是大量用戶來自「最近使用」,說明小程序的使用頻次高,場景和用戶留存貼合度較好;
若是大量用戶來自「微信首頁頂部搜索框的搜索結果頁」,說明搜索場景、天然流量作的較好;
若是來自「單人聊天會話中的小程序消息卡片」、「羣聊會話中的小程序消息卡片」,則說明分享是主要觸點,產品運營就須要產出更多分享的價值和運營點。
支付寶小程序中:
若是用戶大量來自「支付寶會員頻道」、「生活頻道」等,說明小程序和支付寶的運營場景比較相關聯。
若是大量用戶來自「頂部搜索框的搜索結果頁」,說明搜索場景、天然流量作的較好。
若是大量用戶來自「小程序收藏應用入口」,說明小程序的使用頻次高,場景和用戶留存貼合度較好。
更近一步,能夠經過分析和對比不一樣的場景,瞭解不一樣場景下用戶的活躍程度等,就能夠較好的瞭解觸點場景,以及場景和活躍的關聯度,有效作好場景觸點的功能設計和運營。
例以下圖,是一個購物交易類小程序的主要場景來源;能夠看到羣聊中用戶的次均使用時長是搜索和單聊的2倍,說明羣聊是使用戶活躍度較高的場景,且用戶「逛」的需求更強;而搜索的用目的性較強,用戶目的性明確。
「實時性」也是在拉新運營中較爲重要的一個顆粒度,尤爲在付費買量推廣時,可以較爲及時的關注到小時甚至分鐘級的流量和流量質量指標,也可以及時避免採買到質量較低的流量,即時作投放調整。
友盟+小程序統計的【場景來源】功能頁面,爲開發者提供多平臺(支付寶、微信)的所有場景值,支持多時間顆粒度下查看新增和活躍用戶量、打開次數、停留時長等核心流量和活躍指標;提供所有場景來源的實時數據,方便產品上線或者更新大的功能和活動後實時觀察流量、用戶、活躍指標。同時提供場景值趨勢和對比功能。
獲客場景4:多矩陣引流
關於自有矩陣運營,自有矩陣運營的效果有2個角度。第一,關注自有矩陣中的各個小程序互相換量的流量效果;第二,須要關注用戶在矩陣中的活躍狀況。
自有矩陣各個小程序互相換量流量效果,即關注矩陣帶來的用戶量佔小程序每日流量的比;以及關注小程序流入到其餘矩陣的比。
第二,關注用戶在矩陣中的活躍狀況:通常關注用戶平均使用應用個數、總體矩陣應用使用平均時長,以及活躍天數。
獲客場景5:線下地推
目前線下場景主要包括門店碼、商戶碼、地推、屏幕廣告、物品碼等。同推廣相似,短時間投放關注流量大小和流量質量。
渠道評估方法
推廣獲客拉新效果短時間主要由流量大小和流量質量兩方面評估,其中流量質量又由流量活躍狀況、流量轉化、流量留存由淺入深進行評估。
(1)流量大小
流量大小主要關注2個核心指標:新增用戶、活躍用戶;
新增用戶:用來評估各個渠道或者流量來源對小程序的拉新能力;
活躍用戶:活躍用戶包含新增用戶,用來評估渠道對小程序帶來的總UV的能力。
(2)流量質量
流量質量由淺入深能夠從活躍、轉化、留存三個角度評估。
活躍,經常使用的指標包含:打開次數、頁面訪問次數、平均訪問時長。這三個指標能夠評估渠道帶來的用戶是否使用太小程序,而不只僅是打開一下就跳出。
轉化,通常根據業務特色不一樣,轉化指標也不一樣,可能爲「觀看廣告」、「瀏覽商品」、「加入購物車」、「訂單支付」、「完成遊戲關卡」等。能夠關注核心轉化事件完成的次數、用戶數、以及付費金額等。
留存,渠道拉新用戶的第二天留存率,通常用來衡量流量對產品是否有持續性關注的需求。
對於分享來講,除了要了解流量大小和流量質量外,還須要關注分享的裂變規模。裂變規模關注總體、用戶、內容三個方面,主要核心指標爲總體分享迴流比、核心分享用戶的分享迴流比,以及主要分享內容的分享迴流比。分享人數和次數越多,分享迴流比越高,說明分享裂變的規模越大。
激活分析
用戶從各類渠道進入咱們的小程序,以後產品使用如何、活躍度如何、留存率如何、更喜歡訪問哪些內容,這就是咱們要關注的激活分析。不少小程序一直在作拉新、在作推廣活動,可是缺少對激活或留存的關注;形成了一邊拉新另外一邊流失的現象,用戶增加就像「竹籃打水一場空」。
咱們建議從用戶總體活躍指標趨勢監控、用戶參與度、頁面訪問偏好、留存率等角度展開,分析用戶的產品使用狀況。
用戶趨勢
監控任意過去7天、30天的用戶訪問狀況,觀察以下指標:新增用戶數、活躍用戶數、打開次數、頁面訪問次數、次均停留時長、人均停留時長、人均打開次數等7個指標。經過這些指標,詳細分析各階段用戶的數據變化狀況。
新增用戶:首次訪問小程序頁面的用戶數,同一用戶屢次訪問不重複計;
活躍用戶:訪問小程序頁面的用戶數,同一用戶屢次訪問不重複計;
打開次數:打開小程序的總次數。用戶從打開小程序到小程序退出到後臺計爲一次,連續兩次打開小程序之間的間隔小於30秒時被計算爲一次打開;
頁面訪問次數:訪問小程序內全部頁面總次數,多個頁面之間跳轉、同一頁面的重複訪問計爲屢次訪問;
次均停留時長:平均每次打開小程序停留在小程序頁面的總時長,即時段內全部用戶總停留時長 / 總打開次數;
人均停留時長:人均停留在小程序頁面的總時長,即時段內全部用戶總停留時長 / 總活躍人數;
人均打開次數:所選時段內,平均每人打開小程序的總次數,即時段內全部用戶打開總次數 / 總活躍人數。
參與度分析
經過監控人均停留時長、次均停留時長、人均打開次數等指標,分析用戶在小程序產品內的使用粘性和依賴程度。
對參與度進行分層,能夠查看該指標在當前所選時段內,不一樣分段區間內的人數和次數分佈狀況和變化趨勢,從而分析產品是否健康。
頁面分析
經過分析過去一、七、30天受訪頁面和入口頁面的頁面瀏覽數據,找出最受用戶關注的小程序頁面和入口。在這裏,有兩個概念須要分清楚,受訪頁和入口頁。
受訪頁,指的是用戶進入小程序瀏覽過的全部頁面。例如用戶從頁面A進入小程序,跳轉到頁面B,A,B均爲受訪頁。受訪頁面的訪問次數、用戶數和平均訪問時長,能夠了解用戶使用最多的頁面,以及使用時長的狀況。
入口頁,指的是用戶進入小程序訪問的第一個頁面,例如用戶從頁面A進入小程序,跳轉到頁面B,A爲入口頁,而B不是。入口頁次數和用戶數,幫助您瞭解用戶主要從哪些頁面進入小程序,跳出率數據能夠幫助衡量用戶進入小程序時的主要頁面的體驗。
留存分析
用戶在某段時間內開始使用小程序,通過一段時間後,仍然繼續使用該小程序的用戶,被認做是留存用戶。這部分用戶佔當時用戶的比例便是留存率,留存率是判斷拉新效果和用戶粘性最直接的指標之一。
留存分析能夠從兩個角度入手:新增用戶留存率、活躍用戶留存率。留存分析在圖表可視化上有兩種最多見的形式,留存曲線和留存表。
第一種是留存曲線,如上圖所示,展現用戶在留存週期上的留存率變化趨勢。通常來講留存曲線都是遞減的,咱們會關注第二天、3天、7天、14天、30天的留存率。
第二種是留存表,如上圖所示,留存表的信息量比留存曲線多一些。留存表能夠查看不一樣日期進入的用戶在後續留存週期內的留存率變化狀況,可是信息直觀程度稍遜於留存曲線。
分享分析
分享裂變具備免費、傳播性快的特色,依靠分享裂變快速獲客是小程序不一樣於其餘渠道的最大特點。以微信小程序爲例,其分享形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在微信直接分享小程序的頁面連接或二維碼。
其中頁面連接目前只能分享到微信好友/羣裏,不能夠分享到朋友圈中。其餘的好友點擊這個小程序連接,能夠直接進入到該小程序中,從而實現了小程序拉新或者促活的效果。而二維碼能夠分享給微信好友/羣或者朋友圈中。其餘的好友掃碼該小程序的二維碼也可以進入該小程序。
小程序的品牌&服務在用戶的圈子中被推薦、被擴散,經過分享關係造成傳播裂變,給小程序帶來更多的私域用戶。
第二種方式,分享App裏的內容到微信後,可跳轉到該品牌的小程序。
例如在某電商App中將商品內容分享給微信好友,該電商會以小程序的形式向微信用戶展現商品內容。用戶能夠直接進入該電商小程序,也能夠跳轉到電商App。這樣不只能夠提高小程序的拉新促活,還能提高App的活躍度。
支付寶小程序的分享形式較於微信有更多的玩法,分享渠道更多樣:如朋友動態、支付寶好友、釘釘、新浪微博、微信、QQ等。如上圖所示,選擇不一樣的渠道會展示出不一樣的分享形式。
友盟+小程序統計模塊共有三個二級頁面:分別是分享趨勢頁、用戶分享頁和分享頁面。下面咱們來一一解讀一下,幫助你們更好地分析掌握本身小程序分享裂變的效果並制定策略。
分享趨勢
開發者能夠看見在所選時間段內,查看小程序最重要的幾個分享指標的概況、趨勢和詳情。
以開發者查看分享新增趨勢圖爲例:開發者能夠查看每一天小程序新增的用戶數變化趨勢圖,從而發現異常狀況和小程序運營後的效果。
可查看任意一、七、30天用戶分享人數、次數等指標的趨勢變化,以及分享裂變效果。分享功能是小程序拉新、獲客的重要途徑,是判斷小程序健康度的重要衡量指標。
用戶分享
該頁面可以讓開發者查看全部用戶分享的狀況及經過分享帶來的裂變效果。
例如哪些用戶的分享次數最多,哪些用戶爲小程序帶來的新增用戶數最多等等。找到分享場景中最關鍵的KOL用戶以後,就可以針對這些用戶制定相應的運營策略,從而花更少的錢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上面的示意數據中心,第一個用戶分享次數很高,可是並無帶來任何迴流和新增用戶,說明這個用戶多是羊毛黨。下面用戶的迴流和新增都很低,說明此次活動運營效果不佳。
分享頁面
頁面被分享的次數越多,表明該頁面的價值越高。例如電商小程序中,每個頁面Path對應着一件商品。開發者能夠查看哪件商品被分享的次數最多,從而找到最受用戶歡迎的商品。
轉化分析
除了小程序基礎的渠道、新增、活躍等數據,部分開發者很是關注小程序產品內的轉化狀況,好比小程序內下單轉化。這些轉化行爲,須要經過自定義事件和轉化漏斗進行分析。
自定義事件分析
自定義事件可幫助您對小程序內關鍵事件的交互行爲進行埋點統計分析。展現全部事件的點擊人數、次數,也能夠查看單個事件的觸發次數和人數,以及屬性值的趨勢。
如上圖所示,展示的是某小程序產品內某個轉化事件的觸發次數,好比下單成功次數。
針對某一具體事件,咱們能夠上傳屬性,對該轉化事件進行拆分。好比針對下單成功這一事件,咱們能夠分析不一樣商品類別下的事件觸發次數、百分比、人數等。
轉化漏斗分析
漏斗能夠幫助開發者瞭解用戶在產品中的轉化行爲,經過分析每一個環節的轉化或流失狀況,發現阻礙用戶進行下一步的「障礙「,進而經過產品優化或者運營活動提高轉化率,最終完成產品目標。
以電商場景爲例,經過創建「瀏覽商品-加入購物車-提交訂單-付款成功」這樣的漏斗監測,可以清晰地瞭解每一個環節的轉化狀況,有多少人加入了購物車,從加入購物車到提交訂單的轉化率是多少等,並以此爲基礎進行產品優化或者運營策略調整,引導用戶完成更多的轉化。
友盟+轉化漏斗
或以新用戶註冊場景爲例,用戶的體驗流程是點擊註冊-填寫資料-完成註冊,經過漏斗分析功能發現用戶在填寫資料到完成註冊過程當中轉化率較低(低於行業平均值)。經過用戶調研反饋,發現部分用戶會出現驗證碼下發不成功的狀況,致使沒法進行下一步註冊,最終經過增長多條短信通道,提高短信到達率來解決。
精細化用戶運營
大多數小程序運營發展前期偏向粗放化流量運營,通過幾年發展,用戶被各種頭部應用玩法培育事後,粗放化運營開始逐漸向精細化運營的方式轉變。
精細化用戶運營,主要是對不一樣需求的用戶匹配不一樣的服務和內容,知足其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從而更好的完成運營中的拉新、促活、激活、轉化等目標。
作好精細化運營,有兩個核心問題:1. 識別用戶需求;2. 根據用戶需求實現不一樣內容或者服務路徑的匹配。
識別小程序用戶需求的3種方法
識別用戶需求的方法主要有:
(1)分析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通常包括天然人口屬性和用戶的個性化畫像兩部分:
人口屬性一般爲用戶性別,年齡,區域、職業等人口屬性;
用戶個性化畫像又分爲兩種:
一種是用戶在小程序上的行爲數據,包含登陸、瀏覽、購買下單、評價分享等。
一種是用戶的興趣偏好,消費能力等。
這裏舉一個例子:若是待運營的小程序客羣畫像是「女性、25-29歲、2、三線城市、教職工」。則能夠根據這些基本用戶畫像,選取女性熱點話題、熱點信息、教育信息等有關的內容和活動進行運營。
經過興趣偏好能夠幫助推動其餘應用進行肄業合做。例如應用的用戶主要興趣偏好是「電子書」,則能夠考慮在運營活動中,加入更多電子書產品的合做。
按照具體用戶的喜愛、人羣屬性進行用戶的研究,能夠更好的優化用戶活動,匹配運營文案,並提高運營效果。
(2)分析不一樣分羣用戶的行爲特色
不一樣渠道引流來的用戶,一般人羣畫像會有不一樣,能夠進行對比,從而針對不一樣場景和渠道的用戶進行不一樣內容和服務路徑的引導。
仍是這個例子:一個購物交易類小程序的部分場景來源的用戶活躍數據。能夠看到羣聊中用戶的次均使用時長是搜索和單聊的2倍,說明羣聊是使用戶活躍度較高的場景,且用戶「逛」的需求更強,而搜索的用戶目的性較強,用戶目的性明確。
則經過場景值爲羣聊進入的用戶,應該考慮在用戶進入小程序後,引導入購物會場、直播間等「逛」、「看」的功能。而對於搜索場景進入的用戶,更多應該引導「添加、收藏」等行爲,從而爲下一次用戶返回作鋪墊。
(3)用戶調研
用戶調研是較爲經常使用的用戶需求識別方式,在生態中運營,例如支付寶、微信、QQ、頭條等,則能夠藉助公衆號、生活號、企業號等的生態設施,引導用戶關注,則能夠較爲便捷的觸達用戶,進行用戶調研。
小程序用戶觸達
當對用戶需求有了必定的洞察和了解,接下來就須要根據用戶需求將產品內容或者服務路徑匹配起來。匹配需求,核心落地觸點分兩種:第一種,應用內的觸點;第二種,外部觸點。
(1)應用內觸點
應用內觸點主要目標是爲了促進轉化或者提高收益,或者提高用戶體驗。例如給不一樣用戶展現不一樣功能、頁面或頁面內容的能力。
部分使用場景舉例:
根據用戶設定系統語言,顯示不一樣語言的歡迎語;
小遊戲更新新關卡,先對少許用戶可見,驗證後再全量發佈上線;
活動、節日大促道具限期領取;
遊戲新玩家免費試用記念款皮膚;
廣告的開啓與關閉;
針對特定用戶羣體,呈現不一樣的召回語;
在不一樣的屬性人羣中進行AB測試,利用數據化運營,科學改進應用。
(2)站外觸點
應用外觸點,主要就是主動用戶觸達渠道,常見的有短信、push等。
目前微信等社交渠道,也成爲重要的用戶觸點。小程序,尤爲是微信小程序,能夠較好的結合微信服務號、訂閱號,造成用戶體驗較爲良好的運營體系。但在運營時,也須要作好定位和互相引導。例如小程序通常承接的是交易、轉化等功能場景,訂閱號、服務號通知承接的是主動營銷的能力;而服務號、訂閱號等用戶消息,則能夠被應用爲與用戶對話的渠道。
某線下餐廳,引導用戶點餐時關注服務號和公衆號;當用戶離開餐廳時,以後還能夠經過服務號和公衆號,進行餐品的推薦和通知,並經過小程序來承接食品、外賣等線上業務場景。在貨品送達、貨品上新後,還能夠根據用戶的偏好,進行用戶通知,提高小程序活躍以及轉化。
爲了下降使用成本,提高工做效率。也能夠經過友盟+小程序提供「在線參數」產品功能,支持提供在線的參數配置,以及根據條件進行實時的內容下發和展現,不用進行屢次發版。
另外,還提供服務號和小程序用戶ID 歸一,人羣標籤設置,人羣圈選,設置服務號消息推送的能力,全方位爲小程序開發者精細化運營提供產品和技術能力。
以上內容節選自《小程序用戶增加白皮書》,白皮書總結了友盟+在小程序統計分析和精細化運營方面的方法論、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還包括不少企業的真實實踐解讀。
原文連接本文爲阿里雲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