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點鐘無眠區塊鏈社區聊天記錄精粹——區塊鏈研究筆記(一)

前景概要

這個羣聚集了Qtum量子鏈的帥初、分佈式資本沈波、真格徐小平、蔡文勝、薛蠻子等等國內區塊鏈行業重量級人物,聽說還有一些娛樂明星加入打醬油。大年初二,這個總市值大約10000億的羣的大佬開始聊起區塊鏈咯。 聊了啥呢? 我從個人認知歸納出一些我以爲有價值、有意思的點吧。(文章是看網上別人發的聊天記錄)git

第一天

輪值羣主:帥初 & 主題:分享關於區塊鏈技術、估值、投資和將來的問題。

百合網慕巖:公司股票一天有個20%波動很常見,但貨幣若是一天有個百分之20波動,就幾乎不會被信任,也很難用於訂價和支付(他跟Pony討論過)。因此,數字貨幣的解決,是隻有主權貨幣能夠搞,再大公司的業務流轉用token的數字貨幣化,都最終證實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元芳,你怎麼看?程序員

羣友:法幣本位存在這個問題,幣本位自身不存在。錨定法幣當前方案裏面尚未太成功的。github

(我以爲是沒有成功的,法幣本位、幣本位、金本位你們能夠本身去查查,裝逼頗有用,從個人認知水平,這回答表面看就是一句廢話。這種括號裏面的屬於我我的吐槽,不是大佬說的)web

百合網慕巖:比特幣做爲區塊鏈「大時代」的起點,具備古董價值,也就是資產價值,而不是貨幣價值。數據庫

其實我一直以爲若是國家要整法訂貨幣,確定也跟比特幣沒啥關係,畢竟這個先入場的人持有太不公平,並且這東西只要有算力,有號召人去用、認同,那隨時能夠複製。 可是這個古董價值讓我以爲有點意思,這幾大公鏈幣仍是有發展空間的,也許做爲流通中介,也許就是收藏,有餘錢的能夠買點,佛系持幣就好。編程

帥初:區塊鏈不會止步於價值轉換。 EOS號稱百萬TPS(每秒交易數,比特幣的瓶頸之一),可是我以爲區塊鏈不是爲TPS而生的,若是咱們須要更快的TPS,現有的銀行系統和支付寶微信支付,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安全

不少TPS是以犧牲網絡去中心化的程度得到的,單純追求高TPS沒有意義。不過TPS對具體的事物是有意義的,但和加密貨幣背後的理念須要有個折中的平衡。微信

提問:去中心化交易系統,將來的發展方向是?網絡

帥初:研究很少,體驗幾個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統感受差很少,比起中心化的交易系統的高頻、深度、流動性,差距很大架構

提問:IPFS真的能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web和app麼?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通證?去中心化app會有意義麼?

IPFS是啥東東? 很久沒看新出的區塊鏈應用暢想了,特地去查了下,叫星級文件系統,號稱要補充甚至取代HTTP,呵呵呵呵,咋不叫宇宙鏈,不過聽說是爲了記念一位大佬。去官網看了下,以爲http下載文件低效又貴,人類歷史天天都被刪除,你不刪除你厲害你存。中心化限制機會,暫時不是很瞭解,也許很厲害吧,聽說募集到2.7億美圓,厲害了。

帥初:IPFS具體技術實現沒有深刻研究,看了設計理念,(IPFS不懂,他看是扯其餘的東西)比特幣本質上只是比特幣網絡上一段數據而已,去中心化的app仍是有意義的(這邏輯沒太懂),可是目前不少Dapp確實只是app+區塊鏈做爲結算層。

區塊鏈的將來和Dapp的將來,會超越加密貨幣的存在,成爲一個社會的基礎服務設施:信任。(成功裝傻後裝逼)。

Dapp有不少不錯的方向:遊戲(道具 渠道)、內容(電影 音樂 文字)、物聯網ID數字身份領域、普惠金融領域(保險、微金融)等。(很明顯的方向,不過大佬說出來了,應該是開始佈局或者已經有人作了)

我對將來區塊鏈系統的考慮是,**底層足夠的去中心化,應用層能夠中心化,咱們須要一個trustless的底層加上一個trust的應用層。**得到trustless的溢價(信任成本最低)+ 中心化的溢價(集中處理的高效)。

提問:對跨鏈技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怎麼看?如何確保鏈外數據上鍊的安全可信

這也是我常想的,螞蟻金服也提出過,感受須要可信第三方審計,政府部門監督。

帥初:我的以爲跨鏈技術還處於早期階段,不成熟,現階段也不是剛需。 不過如何引入Oracle數據,也就是引入外在的數據源,觸發合約的執行,這是一個需求。

如何解決數據源的可信問題:一個中心化的處理方式,好比由審計公司和政府部門來提供數據源; 另一個去中心化的方式,可以引入博弈和抵押的方式,懲罰欺詐和獎懲誠實的數據源,創建一個擇優的正反饋機制。 這方面有人研究,微軟有個cryptolet項目(這項目google都沒搜到,興許是拼寫錯了)。

討論了一個"10倍於ETH"的問題,沒聽過,沒看懂,就聽帥初說,ETH成爲全世界最大的投融資平臺,源於15秒就能完成過去3個月才能完成的投資整個流程。這也是它最大的應用,尷尬的是最重要的智能合約的應用反而沒有發展起來。

區塊鏈+分佈式計算的問題。帥初研究很少,扯了個MaidSafe:世界第一個自治數據網絡。他以爲分佈式計算也許能夠處理相似遊戲渲染和圖像渲染的需求。

提問:分析對比下幾個底層鏈的特色和優劣:BTC/QTUM/ETH/EOS/NEO/ELASTOS?(我加了github上的連接,看fork可見點點端倪)。

帥初:BTC屬於加密貨幣的屬性,也只想作好加密貨幣的屬性。這是人類最狂野的想象力,還有比創造貨幣還有想象力的事情麼?

ETH:智能合約和Dapp平臺。ICO以前沒啥優點,也沒有大規模落地的徵兆,一我的人天使的時代,促進了以太坊的快速發展,距離大規模應用還很遙遠。技術上以太坊本質上是一個全球的帳戶狀態機,經過合約,對帳戶的資金和數據進行操做,相比於比特幣了靈活性好,也面臨各類技術挑戰。

Qtum量子鏈:(帥初本身的鏈,看他怎麼說)底層基於人家BTC的UTXO模型,經過帳戶抽象層,能夠支持各類各樣的虛擬機(EVM,Qtum本身研發的X86,這名字很土),將來支持各類編程語言(C,C++,Rust)來寫智能合約。本質上是分層設計,兼顧安全和靈活性。底層用POS,有超過3500個全節點了。

EOS和NEO都是朝着高TPS的路徑上越走越黑。

提問:哪些應用場景比較快能落地?

帥初:還早。加密貨幣只是一個開端,區塊鏈技術的最大特徵是經過各類技術保證了一個免信任平臺,這個平臺下降了全部商業交易的成本。

次日

輪值羣主:千方基金髮起人 點付大頭 & 主題:比特幣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點付大頭:比特幣能夠直接點對點的發送價值,不依賴與任何第三方,以前互聯網只能發送價值之外的東西。全世界只要有網的地方就能夠用。(沒牆)

對比了下Email、互聯網早起,比特幣也面臨着效率低下,缺乏殺手級應用的問題。

針對TPS上不去這問題,社區提出了本身的解決方案:

core團隊**:閃電網絡**。這種offchain的解決方案,其實和銀行沒啥區別,最終必然會造成中心化的壟斷節點,也必然迎來強監管,違背了比特幣一直以來的去中心化理念。 並且閃電網絡專利仍是在一家私有公司手裏。不過碼霸(滿滿的怨婦味道)在社區沒有達成共識的狀況下,霸王硬上弓,強行運行隔離驗證,而持幣者迫不得已,誰讓代碼掌握在人家手裏。

礦機生產廠商擴容方案。礦機廠商爲了維護本身利益,爭奪轉帳手續費(閃電網絡不少交易線下進行,他們沒有手續費),支持擴容方案,雖然是onchain的,也部分解決容量問題,可是治標不治本

咱們(持幣者)面臨從兩個壞人中選擇一個好人的艱難抉擇。

目前比特幣只能發送比特幣,以太幣只能發送以太幣,並且要支付昂貴的手續費。本來提出手續費只是爲了防止DDoS攻擊....(後面的話我以爲沒啥價值)。總結下,將來比特幣能實現同步免手續費,讓收發價值像收發電子郵件同樣容易。

面對新事物(虛擬貨幣),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預測,二是學習。以個人觀點,學習比預測更重要,更靠譜,可大部分人進行了主觀的預測,所以錯過了機會。

趨勢比邏輯更重要,趨勢是將來,就是必然發生的事。邏輯是對現今事實的預判,是主觀。(不明覺厲)

接下來講說估值模型

咱們把虛擬貨幣估值系統分爲四個板塊:

  1. 技術有革命性突破、可靠。50+億CNY,好比比特幣、以太幣。
  2. 技術可靠、有突破、有創新,但不夠重大。5-50億CNY,好比DASH、XRP、NXT之類。
  3. 技術可靠,沒創新。好比LTC、DOGE等。
  4. 以某個行業的應用爲重點開發對象。好比DGD、REP等。

第三天

輪值羣主:蔡文勝 & 主題:關於區塊鏈發展的10個問答

  1. 爲何看好區塊鏈?

薛蠻子帶我入坑的,還有肖風、元道、火星人這些大牛交流後。(注:我會把回答趣味化,不是大佬們原話哦)

  1. 爲何主流精英不多參與?

(心裏說我不是主流精英麼)大變革都是小部分人先知先覺剛起來,後來人跟着。 這就是機會呀。

  1. 區塊鏈是泡沫麼?

是!人類歷史以來最大的。不過這泡沫還會繼續增大,畢竟不少人還不知道怎麼買幣。泡沫是推進技術革命的催化劑,泡沫事後就是發展。咱們只能擁抱泡沫,不參與纔是最大風險。(大佬都是用別人的錢去參與)

  1. 比特幣這麼高價格,進去會被割韭菜麼?

如今90%人還在觀望,如今進入你仍是先行者,作割韭菜的人,來加入吧!至於哪一個鏈哪一個幣我也不知道(真肯定我傻呀,告訴你)。讓時間告訴你答案。

  1. 價值投資適合投資區塊鏈嗎?

適合。價值投資仍是投資消費品。時代在變化,之後也會產生區塊鏈經常使用消費品,因此投資區塊鏈就是投資價值。

  1. 政策監管會如何?

中國鼓勵區塊鏈技術發展,各政府也支持區塊鏈發展。可是不鼓勵發token、嚴禁ICO。不過這都是暫時的,未來監管必定會放開,由於區塊鏈技術必定能獲得共識。

  1.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這句話很流行,如何解釋?

價格波動大,今天百萬富翁,明天百萬負翁。也說明區塊鏈技術發展一日千里,一天不學習就會落後,因此有個口號,將來一年,連睡覺都是浪費時間。(滿滿傳銷味道)

  1. 如何理解比特幣分叉?

(他說了很沒技術含量的回答,省略部分)目前只有第一個分叉幣BCH是比較成功的。相信最終只會幾個大的主鏈存留下來。 主要公鏈會成爲基礎貨幣,但將來更多應用數字貨幣不會比基礎貨幣的價值低,特別是擁有數億用戶的應用鏈(哪裏人多去哪裏)。

  1. 區塊鏈是否是互聯網2.0?

互聯網改變信息傳遞和知識獲取,區塊鏈改變了價值傳遞和訂價規則。區塊鏈不單是技術的創新,更是商業邏輯的改革。 因此區塊鏈不是升級,是全新的一個鏈條,連接一切有價值的事物。(哇,不明覺厲,最後喊個口號:加入咱們吧,改變世界~)

  1. 區塊鏈將來如何演變?

不會一路順風。先從基礎設施、工具軟件、遊戲娛樂、通訊社交、電子商務、衣食住行,最後和傳統行業結合。

目前比較實用的應用是標準化產品和數字資產。金融會是第一個被變革的,非標化應用還須要時間。最重要的是區塊鏈社交平臺的核心,就是把使用者和得益者合爲一體,每一個人都是用戶也是擁有者。

薛蠻子今天生日,插一句:今天熱鬧的公司大多數會完蛋

我握過毛主席的手,經歷文革,下鄉,愛看書愛學習,上過大學,留學,創8848,乾的教育機構去美國上市,投了10個獨角獸企業。(我很牛逼)

如今最大的機會就是區塊鏈。我是去年傳統投資圈裏惟一一個擁抱區塊鏈的人。(我仍是很牛逼)

我發現海外有文化與品味的民宿幾乎沒有,我就本身幹了,「蠻子民宿」成爲海外第一民宿第一品牌。(我咋就這麼牛逼呢)

區塊鏈不同凡響,之前變革改變生產力,它改變生產關係。(不明覺厲)區塊鏈抓住了一個剛需、一個高頻的痛點。(啥?沒說清楚)。 創業最難的就是找到剛需而不是僞的。 我有了日本一個區塊鏈+Airbnb的inn項目。

提問:薛老,你平時咋學習?

看書,看文章,更多和聰明高人交流。

提問:對中國監管怎麼看?對區塊鏈從業者有什麼建議?

國家也爲難,管吧不能一刀切,無論各類傳銷空氣幣。我喜歡有理想有技術的區塊鏈創業者。 好比小蟻的達鴻飛、比特原的長xia與段明星就很好。

提問:區塊鏈最早改造什麼行業的生產關係?

金融業。之前須要各級領導發證的事,出生證結婚證之類。公司的公司註冊簽證,什麼退稅政策都會被革命。我投了不少這類項目。

提問:在作公鏈是否是故事很很差講了?

後來者沒機會了,爲了公鏈而公鏈很危險。三年前我推薦了瑞波幣,由於我看到大剛需。你看吧,如今它可牛比了,EOS我也很看好。(我還能說什麼?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第四天

輪值羣主:容銘投資合夥人 西門柳上 還有一堆小嘉賓

主題:區塊鏈底層技術發展路徑、醫療領域的應用場景落地

1、ArcBlock創始人兼CEO冒志鴻:區塊鏈3.0項目的規劃路徑

1.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發展示狀及發展趨勢

傳統的公司結構,是當時的需求決定的:資本的彙集。如今須要改變了,畢竟有錢人多了巴拉巴拉...但區塊鏈不該該過早的以金融改革爲第一衝擊點,過於敏感。以公司治理結構和股份體系,決策體系爲變革,能夠減小阻礙

提問:有人說,區塊鏈還在發展早起,鏈自己都一堆毛病,研究跨鏈等中間件爲時尚早?(好像是前面帥初說的?硬懟呀)

冒志鴻:這實際上是不對的,只要應用有跨鏈的需求,就有開發的意義。將來區塊鏈是不太可能統一到少數幾個鏈之上的。應用支持多個鏈,可能會成爲基本需求(正面剛,能夠的。)

我我的懷疑私有鏈有沒有價值,還不如中心化數據庫,何須爲了區塊鏈而去區塊鏈(不少人都這麼以爲,沒新意)

咱們(ArcBlock)儘量支持較多的底層區塊鏈,首先考慮支持Etherum和Hyperledger,還有Cybermiles。至於國內的EOS、QTUM不做討論。

區塊鏈3.0是一本《區塊鏈-新經濟的藍圖》中造成的。它會帶來的最大改變我認爲是應用的落地,也就是普通消費者都使用,不在是極客的玩具(前幾年確實是極客的玩具,遊戲。13年我聽到比特幣,就感受是計算機人玩得遊戲,查了下怎麼挖坑...後來忘了)

2.區塊鏈應用的場景落地和門檻

冒志鴻:今天的區塊鏈正處於93年互聯網的時代,最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應用的落地

將來區塊鏈應用極可能和今天看到這些難用的錢包和合約並不同。區塊鏈應用的核心我認爲是去中間人化(對,去中間人,而不必定是去中心化,聽不少人說了,並不驚豔,就不知道誰先提出來的)。若是一個應用起模式仍是傳統的中間人生意模式,那就是僞區塊鏈應用。** 如今太多這種項目,根本看不出任何理由爲何須要用區塊鏈**,爲何須要發幣,有什麼去中心化或去中間人的效果?

西門柳上:(這名字難道是個日本人?)我以爲討論應用落地要界定下範圍。過去TCP/IP做爲底層協議幾乎沒存在感,可是如今區塊鏈應用跑在底層鏈上,用戶的身份、數據、交易、互動其實都是在鏈上的,屬於用戶,而不是屬於應用,因此落地難不在於應用自己是否是有場景。(哪在於什麼?他沒說,你們能夠思考)

冒志鴻:區塊鏈時代想一想喬幫主的教誨頗有意義: Life can be much broader once you discover one simple fact:Everything around you (等等,喬峯咋還說過英文? 看到後面才知道是喬布斯)懶得打英文了,大致意思就是:當你明白一個道理後,你將笑傲江湖,那就是:你周圍都是sb,你就去改變這個世界,作你本身的東西讓這些sb用啊。(想到蘋果手機...尼瑪喬還說過這話?還好我不用)(哈哈,原來我沒過六級,特地去查了下這句話出處,大致意思是:相信本身,你能夠改變世界。 不過我咋以爲我翻譯的彷佛更對胃口,哈哈)

提問:ArcBlock19分鐘完成艾西歐,這麼厲害,有啥經驗不。 冒志鴻:不告訴你(因此一堆沒重點,而後扯到本身很早就聽過比特幣)老子2009年就挖了一些比特幣,那是以爲這東西「不靠譜」...哦...後來幣丟了(沒證據,還不就隨便你吹)。當時我是從技術實現角度看的。2013年硅谷開始流行談blockchain,我當時一臉懵逼,我以挖礦老手自居給他們潑冷水(幣丟了的老手),知道我微軟同事Flavien——如今個人首席科學家(牛逼吧,靠譜吧,個人ArcBlock絕對槓槓的),從微軟離職去弄彩色幣,我才拍大腿。

西門柳上:咱們總結了好的區塊鏈項目要從三個方面看:技術支撐面(技術實現的可能性)、願景想象面(核心之一改變生產關係後將會如何?)、架構邏輯面(核心之一token經濟學)。 至少兩個方面很是突出,才能說是好項目。

冒志鴻: 區塊鏈實現了兩個關鍵點:

  1. 大幅度下降了驗證成本,這更容易帶來信任。你們都認同,很少說。
  2. 下降網絡效應造成的成本。

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其實不是個新概念,巴拉巴拉(宣傳成本低了?沒太看懂)

2、MediclChain:醫療區塊鏈落地案例

(這個我看論文挺多這方面的,且看它落沒落地) 結論是:巴拉巴拉...厲害厲害...很強很強...沒落地,至少暫時還沒。

MediclChain用區塊鏈技術來存健康,並只存統一一個版本。醫院、醫生、實驗室、藥劑師和保險公司等組織能夠得到病人記錄。可是不提供醫療數據自由交易。

太多數據存不到區塊鏈上,我們就只上鍊數據的hash值呀,而後原始數據集中式存儲。————就是實現個數據被動過我能夠知道嘛。(這方法其實人人都能想到,就是各類細節其實很費心費力,最後作着作着發現跟中心化數據庫差不太遠,好比我只看不改你拿我怎麼辦?)

提問:區塊鏈平臺怎麼獲取醫療數據?如何數據上鍊?

Mohammed:咱們在英國跟國家合做,整合不一樣軟件API(等於沒說)。 咱們不能也不打算交易患者數據(要你說,這是基本底線)。若是他們想這麼作,咱們但願數據貨幣化,用戶本身想賣就賣,咱們管不着。 我相信用戶會賣的,畢竟數據多了,人工智能分析能夠治療將來的病呀(你想得好美好)。

蔡文勝:醫療鏈發token作什麼?(有毛用,說,是否是也想圈錢)

Mohammed:一方面是用戶能夠用它支付服務費(我不能夠用錢哦),另外一方面,用戶能夠賣本身數據賺token呀。(褲子都...你就給我看這些,就我一我的數據,能賺幾毛錢,方便醫院賣醫藥公司還比較靠譜。特別是我這種一年生病一次的人,唉)

3、蘇亮:去中心化是更高級的宇宙信仰

(宇宙? 陳獨秀同窗,你坐下!)

蘇亮:我畫了張圖(圖太模糊,你們本身上網搜XXX聊天記錄應該有),老子在靠近北極圈飛行中Ipad上畫的(確實上天了,北極圈很厲害呀,就像古代詩人登高詩興大發云云),畫得很差,有錯別字,你們海涵。我要開始了,show time!

回望咱們智人的歷史,歷史學家告訴了咱們...巴拉巴拉...(我實在總結不出重點,寫幾個關鍵詞吧)...總量發展邏輯...熱力學第三定律...(這真是裝逼必備詞呀)...咱們人類須要找到讓熵減小的辦法,否則整個世界就會死氣沉沉,兩個辦法**:擴大地盤**;發展科技。 前者打破封閉系統,好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雲雲。

發展科技又分爲兩個層次上的熵減做用。淺層次,新科技創造新的不平衡狀態;深層次,範式革命(範式也是裝逼必備詞之一)是從結構重新組織人類社會(簡單說就是改變生產關係),不用說,區塊鏈就是後者呀,厲害啦老鐵。

蔡文勝:之前革命大部分是由於填不飽肚子,如今革命不是爲了生存,是爲了更高級的自由,這也是區塊鏈起來的革命。(查水錶啦)

蘇亮: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引發範式革命的技術有兩個:熱武器和鐘錶計時器。巴拉巴拉...能夠說區塊鏈就是這麼叼的技術,互聯網背後的TCP/IP技術甚至都不可與其相提並論。(一樣是九年義務教育,蘇同窗咋這麼優秀)。

應用落地?比特幣就是呀,最大的了,有它還不夠?balabala....鋼鐵造手錶,TCP先導Blockchain,後者才引發範式革命...永動機...貨幣主義...去中心化信仰...量子力學...貨幣的三個階段...(說了不少,沒法總結,多是從世界觀更高的角度去看區塊鏈吧,不過感受他看的不是區塊鏈,而是去中心化,他們這類人是從區塊鏈的一些特性出發,想深層次,想高,想到天上,卻容易忽略區塊鏈的特性是互相制約的,此消彼漲,是不完善的。不過也許他們超前的去想誰有能說錯呢)

4、Ruff創始人Roy Li:技術友好型主鏈才能成功。

從技術角度對區塊鏈產業將來進行展望:

得開發者得天下。區塊鏈用於承載價值的轉換、清算等,解決信任問題。

價值網絡在移動端、PC端其實都不算多,可是物聯網很常見,物聯網中設備的使用權交易、租賃轉讓、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是價值網絡的體現。但物聯網中的信息網絡,如家用電器的開關、健身數據等,其實是不值得上鍊的。

將來區塊鏈產業仍是須要普通的程序員,開發環境要對開發者友好。

第五天

輪值羣主: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

嘉賓:清華法學家教授高西慶、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教授、bitcoin早起參與者Jeffrey Wernick、主編吳伯凡、投資人劉峻。

1、ffrey Wernick:區塊鏈或在三年內挑戰互聯網巨頭

區塊鏈協議的關鍵是共識機制,最重要的是驗證、信任、透明度。很安全的,有人說中本聰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人,是的陰謀。老子纔不信,確定是不肯意接受比特幣的人散佈謠言,我以爲2020年比特幣會漲到10萬美金,我加買了更多比特幣,6600美金左右買的。

2、曾鳴:區塊鏈必帶來生產力大變革

(這位教授說的東西很實在,雖然乾貨很少)

分工和合做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本動力。 分工愈來愈細,就須要合做愈來愈深,因爲若是沒有交換,分工的果實就無法實現。 因此交換和合做是分工深化的前提。

區塊鏈讓點對點之間的交換和合做成本大幅降低,也就是交易成本降低。 信任成本是任何市場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區塊鏈經過海量人羣能夠低成本實現共識,從而極大下降信任成本,這將創造一些之前不存在的市場(機會呀,想去創業了,有個好想法到腦子裏了)。

我我的認爲,目前的共享經濟不是真正的共享麼,更可能是資源的分享。真正能創造大價值的是共創,是將來的P2P模式,是衆多P的網絡協同。 BAT目前沒有大動做核心是沒有看到切入點。

3、陳偉星:區塊鏈是用來創造信用的技術,不是創造實際財富的工具

貨幣的做用是做爲中介,是讓陌生人也能創建起信任的工具。

貨幣在須要的地方產生,而不是經過宏觀調控傳導到須要的地方去。 在區塊鏈上,信用貨幣不是由銀行來發,而是創造者來發的....

後記

其實,這些記錄不夠全,是在別人整理的基礎上再整理,遺失不少,並且不少可能都不是原話。(我極可能在不是原話的基礎上再調侃化。 因此你們看看就好了,不要糾結誰說的,畢竟可能人家原本說的並非這樣子呢。) 發現寫筆記很費力呀,比看一篇論文還花時間。 之後有空我會多寫寫區塊鏈相關的東西,誰讓我碩士論文方向是這個呢,就是不知道到時我論文用本身的博客文章,查重算不算重複哦。還好我喜歡用大白話亂扯,寫論文應該不至於重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