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內容
http協議 超文本傳輸協議
請求 和 響應
請求格式
GET / HTTP/1.1 --- GET /clschao/articles/9230431.html?name=chao&age=18 HTTP/1.1
User-Agent:....
xx:xx
請求數據 get請求方法沒有請求數據 post請求數據方法的請求數據放在這裏
響應格式
HTTP/1.1 200 ok
kl:v1
k2:v2
響應數據
URL: https://www.cnblogs.com/clschao/articles/9230431.html
傳送協議。
層級URL標記符號(爲[//],固定不變)
服務器。(一般爲域名,有時爲IP地址)
端口號。(以數字方式表示,若爲HTTP的默認值「:80」可省略)
路徑。(以「/」字符區別路徑中的每個目錄名稱) /clschao/articles/9230431.html
查詢。(GET模式的窗體參數,以「?」字符爲起點,每一個參數以「&」隔開,再以「=」分開參數名稱與數據,一般以UTF8的URL編碼,避開字符衝突的問題)
https://www.cnblogs.com/clschao/articles/9230431.html?name=chao&age=18
請求方法
get post
GET提交的數據會放在URL以後,也就是請求行裏面,以?分割URL和傳輸數據,參數之間以&相連,如EditBook?name=test1&id=123456.(請求頭裏面那個content-type作的這種參數形式,後面講) POST方法是把提交的數據放在HTTP包的請求數據部分中.
GET提交的數據大小有限制(由於瀏覽器對URL的長度有限制),而POST方法提交的數據沒有限制.
GET與POST請求在服務端獲取請求數據方式不一樣,就是咱們本身在服務端取請求數據的時候的方式不一樣了
經常使用的get請求方式:瀏覽器輸入網址 ,a標籤 ,form標籤 method='get'
post請求方法,通常都用來提交數據.好比用戶名密碼登陸
其餘方法:HEAD PUT DELETE TRACE OPTIONS CONNECT PATCH
響應狀態碼
1xx消息——請求已被服務器接收,繼續處理
2xx成功——請求已成功被服務器接收、理解、並接受
3xx重定向——須要後續操做才能完成這一請求
4xx請求錯誤——請求含有詞法錯誤或者沒法被執行
5xx服務器錯誤——服務器在處理某個正確請求時發生錯誤
http協議特色
1.基於 請求-響應 的模式
2.無狀態保存
3.無鏈接
請求:request
響應: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