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框架中,使用 wx:if="{{condition}}"
來判斷是否須要渲染該代碼塊:html
<view wx:if="{{condition}}"> True </view>
也能夠用 wx:elif
和 wx:else
來添加一個 else 塊:框架
<view wx:if="{{length > 5}}"> 1 </view> <view wx:elif="{{length > 2}}"> 2 </view> <view wx:else> 3 </view>
由於 wx:if
是一個控制屬性,須要將它添加到一個標籤上。若是要一次性判斷多個組件標籤,能夠使用一個 <block/>
標籤將多個組件包裝起來,並在上邊使用 wx:if
控制屬性。spa
<block wx:if="{{true}}"> <view> view1 </view> <view> view2 </view> </block>
注意: <block/>
並非一個組件,它僅僅是一個包裝元素,不會在頁面中作任何渲染,只接受控制屬性。code
wx:if
vs hidden
由於 wx:if
之中的模板也可能包含數據綁定,全部當 wx:if
的條件值切換時,框架有一個局部渲染的過程,由於它會確保條件塊在切換時銷燬或從新渲染。htm
同時 wx:if
也是惰性的,若是在初始渲染條件爲 false
,框架什麼也不作,在條件第一次變成真的時候纔開始局部渲染。string
相比之下,hidden
就簡單的多,組件始終會被渲染,只是簡單的控制顯示與隱藏。it
通常來講,wx:if
有更高的切換消耗而 hidden
有更高的初始渲染消耗。所以,若是須要頻繁切換的情景下,用 hidden
更好,若是在運行時條件不大可能改變則 wx:if
較好。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