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1
如何在大併發測試下,讓登陸或者後續接口只執行一次?linux
回答
這個問題網上的答案其實不少,可是大多不靠譜。
好比推薦使用僅一次控制器,可是僅一次控制器對線程組無效;好比推薦跨線程組調用,可是這樣比較繁瑣,新人也搞不定;
其實只要各位對元件熟悉,這個問題很簡單shell
下圖100線程:
服務器
添加一個吞吐量定時器,選擇總數計算
微信
下面這就ok了,是否是很簡單?
cookie
提問2
大併發的登陸以後,後續接口在作併發的時候有一些session重複了,併發量越大,重複概率越高。如何保證後續併發的session不重複?session
回答
緣由實際上是由於jmeter的多線程存在競爭機制,那麼併發量很大的時候,就會有一部分線程下的請求搶到了一樣的session。
咱們能夠把這些登陸口令在併發登陸的時候先在本地保存一份哦,用來代替用戶名密碼作登陸參數!多線程
好比下圖所示的session
併發
寫個小腳本把這些session保存下來
tcp
後續併發的時候直接引用這些cookie就好了
函數
可是這種也有缺點,腳本會略微的影響吞吐量
提問3
如何識別tps拐點
回答
先分析下面這張圖。下面這張圖上展現了階梯負載量,響應時間,tps三種數據
從圖上能看出來三個趨勢
1:tps升到一個相對高點以後,長期維持穩定,再也不升高
2:運行一段時間以後,響應時間開始逐漸升高,可是趨勢不明顯
3:隨着負載愈來愈高,tps長期保持穩定
分析:
在負載逐漸升高的狀況下,tps卻長期不變。這並非說明性能很穩定,而是說明咱們單位時間內的單線程tps是在逐漸下降的(單位時間tps/總線程)。
再分析響應時間,咱們的響應時間其實也是在逐漸升高,從側面反映出線程的tps是在降低的。
可是具體在多少負載量的時候咱們的瓶頸點已經到來?這張圖上很差計算,咱們換一個監聽器
這張圖的趨勢就比較明顯了。隨着負載升高,線程的tps逐漸達到一個高點,而後開始降低。那麼這個最高點就是咱們的性能瓶頸點
提問4
jmeter作壓測的時候,性能監聽圖形毛刺過多,看的想吐怎麼辦
回答
先秀一張圖階梯增壓的圖形,看看什麼是毛刺
這個場景是階梯增壓,每5s加10個,加到200,而後持續運行
能夠看出來tps曲線坑坑窪窪,高低不平,慘不忍睹,怎麼給它打磨一下?
修改setting
再回頭看一下圖形是否是沒那麼多毛刺了?
可是tps曲線依然波動很劇烈,這是咱們的壓力設置的不合理致使的
下面把ramp up值改爲10s,讓咱們的線程壓力沒那麼大
響應時間的劇增老是伴隨着tps的大跌
提問5
非GUI模式下作負載測試,修改參數好麻煩的說
回答
把關鍵參數都設置成變量,在非GUI下引用就好了,就像下面介樣子
寫一個shell腳本,參數所有引用一下
bat執行的時候就像下面這個樣子,hin輕鬆有沒有~
提問6
jmeter4444端口沒法監聽遠程服務器怎麼解決
回答
4444端口在阿里雲和騰訊雲服務上,是默認不開放的。想要監聽到,有兩種辦法,一種是防火牆開放4444端口,一種是更換端口。命令以下./startAgent.sh --udp-port 0 --tcp-port 1234
提問7
遠程機執行jmeter腳本,怎麼快速更換csv參數路徑?
只須要在參數路徑中加入一組函數,就能夠實現參數路徑自動定位,以下
${__P(user.dir,)}${__P(file.separator,)}test.txt
這一組函數的做用是,不論在linux仍是在本機,均可以自動切換路徑格式,不須要手動修改
Delay Thread creation until needed 是什麼意思?
jmeter的線程組裏面有一個Delay Thread creation until needed選項,以下圖。
不少人不理解這個選項是什麼意思,或者根據官方解釋,認爲它是延遲建立線程。可是延遲建立,在哪裏體現出來你?徹底搞不清。
咱們能夠經過jdk的監聽器看一探究竟。
不勾選延遲建立
線程組設置1500線程,ramp up設置10s,不勾選延遲建立,循環次數設置爲永遠。以下圖
運行腳本以後,咱們在活動線程監聽器裏面能夠看到線程確實是10s內建立完成,以下圖
可是咱們在jdk工具裏面再看一下線程建立的過程,會發現線程幾乎在1s內就所有啓動完成了,以下圖
勾選延遲建立
線程組設置1500線程,ramp up設置10s,勾選延遲建立,循環次數設置爲永遠。再次運行腳本,以下圖
結論
經過對比能夠發現,只有rump-up和delay-thread組合使用,纔可讓線程真正的實現延遲。jmeter上看到的延遲都是幻象。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測試驛棧(uhz2008_2008)。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