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 DevTools — Network -- 轉載

轉載地址: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407729css

記錄網絡請求

默認狀況下,只要DevTools在開啓狀態,DevTools會記錄全部的網絡請求,固然,記錄都是在Network面板展現的。
web

中止記錄網絡請求

  • 點擊Stop recording network log紅色圖標,當它變爲灰色時,表示DevTools不在記錄請求chrome

  • Network面板下,Command+E(Mac)或者Ctrl+E(Windows,Linux)segmentfault

清除網絡請求

跨頁面加載時,保留網絡請求記錄

當頁面重載或者頁面跳轉時,默認狀況下,Network面板下的網絡請求記錄表也是刷新的。若是想保留以前頁面的網絡請求數據,能夠勾選Preserve log。 
經常使用的一個應用場景:登陸/註冊時會調用登陸/註冊API,開發者想查看這個接口返回的狀況,可是登陸/註冊成功後通常會跳轉到新的頁面,致使了Network面板的請求記錄被刷新從而看不到登陸/註冊接口返回的狀況。此時勾選上Preserve log,不管跳轉到那個頁面,都能在Network網絡請求記錄表中查看到以前接口返回的狀況。瀏覽器

頁面加載時捕獲屏幕截圖

捕獲屏幕截圖能夠分析在頁面加載的過程當中,用戶在不一樣的時間段內看到的網頁是什麼樣子的。
點擊Capture screenshots圖標開啓捕獲功能,當圖標變爲藍色表示已開啓,重載頁面便可看到不一樣時間的屏幕截圖。緩存

捕獲屏幕截圖以後,能夠進行如下操做:服務器

  • 鼠標懸浮在一張圖片上時,該圖片四周會出現一個黃色的邊框,同時,在OverviewWaterfall窗口裏面也分別有一條黃色的豎線,這條黃色的豎線表示這張圖片的捕獲時間cookie

  • 點擊某一張圖片,能夠過濾掉在這張圖片捕獲以後發生的全部請求網絡

  • 雙擊圖片,能夠放大該圖片ide

改變頁面加載時的條件

禁用瀏覽器緩存

在http請求的過程當中,有些資源在頁面初次加載以後會被緩存到瀏覽器中,也就是那些狀態碼爲304的資源。爲了儘量準確地模擬用戶第一次加載咱們網頁時的情景,須要禁用瀏覽器緩存,這樣,每個請求都是從服務端傳送過來的,較爲準確地反應出網頁初次加載的實際狀況。

模擬網速條件

Network Throttling下拉框中能夠選擇不一樣的網絡條件進行模擬,如2G、3G、4G、WiFi等。

除了選中已有的網絡選項,也能夠自定義網速相關條件:打開Network Throttling菜單,選擇Custom > Add

另外一種模擬狀況較爲特殊,就是無網絡。利用service workersPWA(Progressive Web Apps)在無網絡的狀況下依然可使用。模擬這種無網絡環境,直接勾選Offline便可。

提示:有時候開發者會看到Network左側有個警告圖標,這個圖標就是提示開發者當前處於模擬網絡條件下。

手動清除瀏覽器緩存、cookies

在網絡請求記錄表裏面右鍵,選擇Clear Browser CacheClear Browser Cookies

覆蓋用戶代理

打開Network抽屜面板:在DevTools下,按Esc鍵便可調出DevTools的抽屜面板,能夠選擇、切換不一樣的Tab選項。

Network抽屜面板打開之後,不勾選Select automatically複選框,而後選擇一個用戶代理或者自定義一個。

過濾請求

根據屬性過濾

那個漏斗,對,就是它,點擊漏斗圖標使其顏色變爲藍色,而後就能夠對網絡請求表中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過濾。

在輸入框中能夠輸入一些字符串、域、大小、狀態碼、媒體類型等等,若是業務比較簡單,可能輸入一些字符串就搜索到本身想要的結果了。可輸入的詳細類型可參考官方文檔

根據類型過濾

這裏是能夠多選的:按住Command(Mac)鍵或Ctrl(Windows,Linux)鍵,而後單擊不一樣的類型,如點擊JSImg,則過濾出js文件和圖片。顯然,All不與其餘類型共存,選擇All的時候不能再選某一個具體類型。

隱藏data URLs

data URLs指一些嵌入到文檔中的小型文件,在請求表裏面以data:開頭的文件就是,如較爲常見的svg文件。勾選Hide data URLs複選框便可隱藏此類文件。

根據時間過濾

點擊下圖中綠色方框的圖標,顯示/隱藏Overview窗口。在Overview窗口分別拖動左邊或右邊橙色圓圈中的滑動條,就可過濾出位於兩個滑動條之間這段時間發出的請求,不是在這段時間發出的請求就被隱藏掉了。

對請求表進行排序

按照列的類型排序

點擊請求表每一列的列頭,便可按照相應的類型進行排序,如,點擊Size,則可按照資源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點擊Size自動切換)進行排序。

按照請求的不一樣階段排序

在請求表的列頭右鍵,而後鼠標移動到Waterfall,而後選擇如下選項,默認按照對應時間從短到長的順序排列:

  • Start Time:請求開始的時間(默認)

  • Response Time:資源開始下載的時間

  • End Time:請求結束的時間

  • Total Duration:請求的整個持續時間(發起至下載結束)

  • Latency 請求等待響應的時間

好比,選擇了Total DurationWaterfall以下圖所示:

注:上圖中的不一樣顏色表明不一樣的文件類型,如js、img、css等。每一個請求的瀑布流圖像都分爲淺色部分和深色部分,淺色部分表示等待時間,深色部分表示下載時間,如上圖中129ms是等待時間,110ms是下載資源所用的時間。

分析請求

查看請求記錄

請求表默認顯示如下列:

  • Name:文件的名字或者資源的標識符

  • Status:HTTP狀態碼

  • Type:請求資源的MIME類型

  • Initiator:如下對象或處理能夠發起一個請求

    • Parse:Chrome的HTML解析器

    • Redirect:HTTP重定向

    • Script:js函數

    • Other:一些別的處理或操做,好比經過連接導航到一個頁面,或者是在瀏覽器的地址欄輸入一個地址而後回車

  • Size:響應頭大小+響應體大小

  • Time:總的持續時間,從發起請求到資源下載完成

  • Waterfall:每個請求活動的不一樣階段的可視化展現

增長或者刪除列

在請求表的頭部右鍵選擇一個選項使其顯示或隱藏。

增長自定義的列

在請求表的頭部右鍵,Response Headers > Manage Header Columns

查看請求時間

Waterfall查看某個請求相對於其餘請求所消耗的時間長短及前後順序。默認是以請求發起的時間排序的,因此,瀑布流中,越靠左的請求,發起的時間越早。

Headers:查看請求頭、響應頭以及請求參數

在列Name下,點擊某個請求的URL,能夠查看到請求、響應的詳細內容。

默認狀況下,請求、響應頭是按照字母表順序顯示的http頭部的名字,若是想按照實際接收的順序顯示,點擊上圖中的view source,反之點擊上圖中的view parsed。 
Headers選項卡中也可查看請求的參數,上圖橙色方框部分。也有view sourceview parsed,另外還有參數編碼格式(view URL encoded)和解碼格式(view decoded)。

Preview:查看響應體的預覽

Response:查看響應體

Cookies:查看cookies

Timing:查看請求在各個階段對應的時間

各個時間段的意思:

  • Queueing:瀏覽器會在如下狀況對請求進行排隊:

    • 有更高優先級的請求

    • 在這個域下,已經有6個TCP鏈接了,達到Chrome最大限制數量。此條規則僅適用在HTTP/1.0和HTTP/1.1

  • StalledQueueing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髮生都會致使該請求被拖延

  • Proxy negotiation:瀏覽器與代理服務器協商消耗的時間

  • DNS Lookup:瀏覽器對請求的IP地址進行DNS查找所消耗的時間

  • Initial conncection:發起鏈接所消耗的時間

  • Request sent:請求發送消耗的時間

  • Waiting (TTFB):瀏覽器等待響應的時間,TTFB表示 Time To First Byte

  • Content Download:資源下載所消耗的時間

查看請求的發起對象和依賴對象

在請求表的頭部已經作過Initiator的簡單介紹,其表示該條請求是由哪一個對象或是處理操做發起的。若是B請求是由A請求發起的,顯然,A是B的發起對象,B是A的依賴對象(B依賴A)。 
按住Shift鍵,而後鼠標懸浮在某個請求上,該請求的發起對象由綠色標誌,該請求的依賴對象由紅色標誌。

查看加載事件

DevTools在多個地方顯示了DOMContentLoadedload事件發生時對應的時間。DOMContentLoaded事件對應藍色的線(或者文字),load事件對應紅色的線(或者文字)

查看請求的總數量和總大小

注:這裏的數據表示DevTools打開之後被記錄的請求所對應的數據,若是有些請求在DevTools打開以前已經發生了,這些請求的數據是不計算在這裏面的。

改變Network面板的佈局

  • 過濾器的顯示隱藏(已經介紹)

  • Overview窗口的顯示隱藏(已經介紹)

  • 請求表有簡版和詳細版兩種不一樣的顯示,默認是簡版

點擊下圖中的圖標,可切換兩種顯示方式。圖標爲藍色時表示詳細版,爲灰色時表示簡版。

下面咱們來看看兩種顯示方式的差別:

其實詳細版就是多提供了一部分信息:

    • Name列多了一行灰色的文字,表示該資源的路徑

    • Status列多了一行灰色的文字,表示HTTP狀態碼對應的文本

    • Initiator列多了一行灰色的文字,表示發起對象類型

    • Size列多了一行灰色的文字,表示該資源的實際大小 
      Size列的第一行數據表示請求頭和請求體的大小之和,因爲HTTP請求的多樣,會致使第一行數據的大小和第二行數據大小的不一樣,有可能第一行的數據比第二行的數據大,也可能第一行的數據比第二行的數據小,通常有如下幾種緣由:

      • 有響應頭,甚至包含cookie(第一行 > 第二行)

      • 請求被緩存了(通常狀況下,第一行 < 第二行)

      • 服務端gizp壓縮(通常狀況下,第一行 < 第二行)

    • Time列多了一行灰色的文字,表示請求等待響應的時間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