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2月28日電 (記者 代羣) 30秒內爲駕駛員提供實時路況和最優出行路線信息;8分鐘完成單幅機載合成雷達數據成像,準實時精確提供災情評估和經濟損失分析信息。記者日前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國產KD-50-I-E加強型萬億次國產高性能計算機已成功應用於城市交通控制與管理、防災減災。
去年12月底,中國首臺採用國產高性能通用處理器芯片「龍芯2F」和其餘國產器件、設備和技術的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KD-50-I」在中國科大研製成功,功能定位於大規模科學計算。
爲了讓該項成果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陳國良院士領導科研團隊大膽改進了計算節點的設計,提升了系統主頻,採用糾錯能力更強的存儲芯片、速度更快的交換芯片、合理的結構佈局和新的生產工藝,使整機性能獲得大幅度的提高,運行更加穩定可靠。
新近研製成功的兩臺萬億次計算機包括144顆「龍芯2F」CPU,已分別應用於安徽省道路交通管理系統和安徽省減災防災雷達圖像數據處理系統,直接服務於生產實際和國民經濟建設。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技術中心的負責人介紹,安徽省交通訊息網目前已經在該萬億次計算機上運行,效果良好。
記者在機房現場看到,「KD-50-I-E」的體積僅至關於一臺普通家用冰箱,其功耗小於6千瓦,成本不到8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