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就要高考了,除了積極備考,考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內容之一,或許就是各大高校的專業設置。安全
浙江省高校今年新增66個本科專業,同時撤銷了19個專業,互聯網、大數據、機器人工程等專業成爲大熱門。網絡
高校爲何新增這些專業?這些新專業到底學什麼?錢報記者採訪了我省衆多高校新專業的相關負責人,幫你們來梳理一下(學校排名不分前後)。機器學習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ide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工具
這個專業涵蓋了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等多個學科,支撐辦學的統計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同屬於浙大城市學院的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學習
進羣:606-【859】-705,分享大數據、企業最新技術,如何學習大數據,技術解答!討論相關各類IT技術、提供學習工具。學習別人優秀的思路和方法,昇華本身!大數據
(是Q羣哈)人工智能
浙江大學>>>計算機網絡
機器人專業設計
浙大的機器人專業分屬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侯迪波告訴記者:「對於浙大來講,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爲此已經準備了十多年。」
浙江大學是國內最先開展機器人本科教學的高校之一,從2002年起就建設了機器人科教實踐基地,並從2006年開始機器人課程體系建設。2016年,浙大在竺可楨學院開設智能機器人交叉創新班,進行多學科交叉複合培養模式的拔尖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十多年來,浙大已經造成了較爲完備的機器人課程羣和多層次的機器人教學實踐平臺,學生的實踐活動也碩果累累:得到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冠軍3次、IDCRoboCon國際機器人設計競賽冠軍3次。乒乓球機器人、四足仿生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空中機器人等多種具備業界影響力的新一代機器人系統,都出自浙大人之手。
與此同時,專門從事機器人教學科研工做的老師也擁有了更多的教學經驗。
機器人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與掌握機器人方向的理論及專業知識。記者採訪發現,這個專業上的課都逃不掉「機器」二字,好比機器人導論、機器人學、機器人驅動與控制、機器視覺、機器學習……
侯迪波介紹,從國家建設需求看,不管是工業製造、農業生產、國防軍工、服務行業,乃至咱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機器人正在被愈來愈普遍地使用;從科學發展趨勢看,機器人是將來高技術、新興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國際上的頂尖科技公司,都很是重視機器人的研發。目前來講,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還很是緊缺。
人工智能專業
1978年,浙江大學招收了第一批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開始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1982年,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室成立;1987年,人工智能研究室升格爲人工智能研究所。
通過數十年發展,浙江大學在人工智能的科研方面成果顯著,如跨媒體智能、大數據智能、文物復原與保護、腦機接口、加強現實等。
「浙大學科優點很是明顯,卻一直沒有設立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目前開設能夠說是發展正當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陳爲教授告訴記者,一流的學科可以積極推進一流人才培養。
實際上早在2010年,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已爲本科生開設人工智能選修課程,在學生中反響熱烈。
「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籌劃成立人工智能系,參與建設的隊伍都是科研出色的年輕老師,能夠說真正將前沿研究帶入了一線課堂。」陳爲說。
人工智能專業分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學院將在今年出版三本人工智能專業方面的教材。不只如此,人工智能專業還將設立來自國內外高校的資深教育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與之江實驗室、微軟亞洲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等科研機構開展深度合做。
人工智能專業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性地學習智能決策與機器人、統計機器學習、智能感知與語言、可視交互與設計四個方向的模塊課程,這些都對應了不一樣的社會需求與就業方向。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專業
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原有的信息安全、網絡工程等專業的基礎上,開設了網絡空間安全專業,依託於杭電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各專業畢業生因爲基礎知識紮實、實踐能力突出,長期保持了高就業率、高工做起薪、高用人單位滿意度。根據浙江省評估院的就業質量報告,2017屆信息安全專業本科生一年後的平均月薪近7000元。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單位以IT行業前沿企業爲主。
2019級該專業歸入網絡空間安全大類招生,該大類在2018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爲620分,超出省一段線32分,能夠給你們參考下。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互聯網金融專業
互聯網金融專業在課程體系設計上融合大數據分析、計算機網絡於金融學之中,大數據、經濟統計和金融學等多學科交叉。
在教學安排上,學校打造了產學研訓協同的互聯網金融實踐平臺,與衆多金融企業共創了「聯合培養—實習(訓)—創(就)業」的特點實習(訓)模式,將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貫穿於教學全過程。
學校建有「金融大數據實驗中心」,開設了一系列實訓課程;聯結業界品牌講師、實務導師和金融科技企業進行體驗式、實戰式教學,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再借助專任老師在科技發展前沿上的理論優點,共同指導學生參與科技競賽和實踐項目;利用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爲學生提供實戰機會,提高鍛鍊學生的業務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