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虛擬電廠」,下降用能成本;推出「共享電工」,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夠找到電工上門服務;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實時監控……「泛在電力物聯網」正慢慢融入並改變市民的生活。安全
「虛擬電廠」下降用能成本網絡
用電客戶也能變身「電廠」,成爲「虛擬電廠」。佈局
基於泛在電力物聯網場景,廈門市將建設「虛擬電廠」,也就是客戶側自主調峯雲平臺。「咱們爲能源用戶提供調度和監控定製化功能,鼓勵用戶根據能源使用峯谷狀況和電價政策狀況自主調節,下降用能成本。」供電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資源
這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一個亮點。按照「規劃引領、協同推動」原則,廈門市採起政府主導、電力主動、多方參與的模式,以翔安新機場和「一場兩館」片區爲示範區,推動廈門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get
接下來,廈門市將統籌用熱、用冷、電動車充電等用能需求,科學規劃能源生產、傳輸與消費各環節廠站布點,促進廈門市能源網絡的土地集約利用和能源高效使用。同時,開展綜合能源站試點建設,在翔安新機場和「一場兩館」兩個新城中心片區,對集中建設的候機樓、體育場館、會展中心和商業樓宇,應用全球領先技術建設區域高效集中式綜合能源站,提升片區商業樓宇、場館供冷、供熱能源效率。效率
搭建「共享電工」網絡平臺監控
只要「一鍵下單」,就可預定「共享電工」。借鑑共享經濟商業模式,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開始探索「共享電工」新業務。基礎
針對社會廣泛存在的電工用工成本高、缺少過程監管平臺、做業安全風險大、供需矛盾緊張、電工資源閒置浪費、行業發展後勁不足等現狀,供電公司以「政府主導、電力主動、電工自願」爲基本原則,搭建「共享電工」網絡平臺。可視化
用戶經過「共享電工App」發佈任務,或經過服務熱線發起需求,電工在共享平臺上搶單,提供全過程可視化服務,並接受平臺的監管。該平臺還支持用戶評價,生成電工信用指數。iis
據悉,該平臺將在成熟後推出,可實現政府、企業、電工、居民多贏的局面。 友情連接查詢
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可實時監管
「今日充電16835次,充電量216086千瓦時。」在昨日下午的推動會上,廈門充電基礎設施政府監管平臺正式啓動。記者看到,充電設施類型、充電設施利用率、故障信息、實時充電設施狀態分佈等信息,都能在平臺上看到。
在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停車產業協會和聯行科技等的支持下,供電公司負責廈門充電基礎設施政府監管平臺的具體實施,僅用81天,便實現平臺從啓動建設到上線運行。目前,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5104根,佔廈門市充電樁總數的85%,接入數據還在持續增加中。
據介紹,該平臺對充電設施實時監控和分析,爲從此新能源汽車的投放、充電站佈局規劃提供參考依據。平臺還提供政策發佈、補貼審覈發放等線上渠道,支撐政府科學高效開展行業監管。
【背景】
廈門充電熱度去年排名全國第三
近年來,廈門充電樁建設呈現出爆發式增加。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廈門市新能源汽車超過4萬輛,累計投運充電樁6004根,新增備案充電樁4400根。2018年廈門市全社會充電量達1.6億千瓦時,充電熱度居全國第三。
充電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充電站建設無序、利用率和運營效率低、各運營商App獨立運做、缺少數據監控手段等問題也隨之出現,所以,建設全市充電設施監管平臺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