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與C/S架構

一、CS、BS架構定義前端

CS(Client/Server):客戶端----服務器結構。C/S結構在技術上很成熟,它的主要特色是交互性強、具備安全的存取模式、網絡通訊量低、響應速度快、利於處理大量數據。由於客戶端要負責絕大多數的業務邏輯和UI展現,又稱爲胖客戶端。它充分利用兩端硬件,將任務分配到Client 和Server兩端,下降了系統的通信開銷。C/S結構的軟件須要針對不一樣的操做系統系統開發不一樣版本的軟件,加之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快,已經很難適應百臺電腦以上局域網用戶同時使用。數據庫

C/S 架構是一種典型的兩層架構,其客戶端包含一個或多個在用戶的電腦上運行的程序,而服務器端有兩種,一種是數據庫服務器端,客戶端經過數據庫鏈接訪問服務器端的數據;另外一種是Socket服務器端,服務器端的程序經過Socket與客戶端的程序通訊。瀏覽器

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是目前應用系統的發展方向。BS是伴隨着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架構的改進,爲了區別於傳統的C/S 模式,特地稱爲B/S模式。在這種結構下,經過W3瀏覽器來進入工做界面,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造成三層(3-tier)結構。這樣使得客戶端電腦負荷大大簡化(所以被稱爲瘦客戶端),減輕了系統維護、升級的支出成本,下降了用戶的整體成本(TCO)。安全

BS的主要特色是分佈性強、維護方便、開發簡單且共享性強、整體擁有成本低。但數據安全性問題、對服務器要求太高、數據傳輸速度慢、軟件的個性化特色明顯下降,難以實現傳統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它是瘦客戶端,對大量的數據輸入以及報表的應答等都須要經過瀏覽器與服務器進行交互,通訊開銷大,並且對於實現複雜的應用構造有較大的困難。服務器

二、CS、BS 對硬件環境的要求網絡

(1)C/S 用戶固定,通常只應用於局域網中,要求擁有相同的操做系統,若是對於不一樣操做系統還要相應開發不一樣的版本,而且對於計算機電腦配置要求也較高。
(2)B/S 要求有操做系統和瀏覽器就行,與操做系統平臺無關(能夠實現跨平臺),對客戶端的計算機電腦配置要求較低。架構

三、CS的優缺點工具

(1)優勢:性能

●能充分發揮客戶端PC的處理能力,不少工做能夠在客戶端處理後再提交給服務器,因此CS客戶端響應速度快。開發工具

●操做界面漂亮、形式多樣,能夠充分知足客戶自身的個性化要求。  

●C/S結構的管理信息系統具備較強的事務處理能力,能實現複雜的業務流程。

●安全性能能夠很容易保證,C/S通常面向相對固定的用戶羣,程序更加註重流程,它能夠對權限進行多層次校驗,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對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強。通常高度機密的信息系統採用C/S結構適宜。

(2)缺點:

●須要專門的客戶端安裝程序,分佈功能弱,針對點多面廣且不具有網絡條件的用戶羣體,不可以實現快速部署安裝和配置。

●兼容性差,對於不一樣的開發工具,具備較大的侷限性。若採用不一樣工具,須要從新改寫程序。  

●開發、維護成本較高,須要具備必定專業水準的技術人員才能完成,發生一次升級,則全部客戶端的程序都須要改變。

●用戶羣固定。因爲程序須要安裝纔可以使用,所以不適合面向一些不可知的用戶,因此適用面窄,一般用於局域網中。

四、BS的優缺點

(1)優勢:

●分佈性強,客戶端零維護。只要有網絡、瀏覽器,能夠隨時隨地進行查詢、瀏覽等業務處理。 

●業務擴展簡單方便,經過增長網頁便可增長服務器功能。  

●維護簡單方便,只須要改變網頁,便可實現全部用戶的同步更新。 

●開發簡單,共享性強。

(2)缺點:

●個性化特色明顯下降,沒法實現具備個性化的功能要求。 

●在跨瀏覽器上,BS架構不盡如人意。

●客戶端服務器端的交互是請求-響應模式,一般動態刷新頁面,響應速度明顯下降(Ajax能夠必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沒法實現分頁顯示,給數據庫訪問形成較大的壓力。 

●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須要花費巨大的設計成本。

●功能弱化,難以實現傳統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

小結:CS響應速度快,安全性強,通常應用於局域網中,可是開發維護成本高;BS能夠實現跨平臺,客戶端零維護,可是個性化能力低,響應速度較慢。因此有些單位平常辦公應用BS,在實際生產中使用CS結構。

目前在網絡通信中只有B/S與C/S這兩種架構,不管是在PC端仍是移動端,你會發現凡是涉及到網絡通信的軟件,不是客戶端就是瀏覽器,所以咱們有必要

瞭解這兩種架構的區別。

 

原文傳送門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