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交 3.1 億戰報,製造業轉型能靠直播帶貨的風口起飛麼?

image.png

技術編輯:芒果果丨發自 思否編輯部
SegmentFault 思否報道丨公衆號:SegmentFaultsegmentfault


你們還記得 2013 年董明珠和雷軍的 「10 億賭局麼」?現在 5 年的賭約早已到期,董明珠沒有真的讓雷軍給她 10 個億,但也沒有接受雷軍的「下一個 5 年之約」。網絡

相比於與雷軍的「恩恩怨怨」董明珠最近彷佛更看重什麼方式能讓格力的銷售額更上一層樓。雖說了「製造業不能什麼風口賺錢就去趕」,但對於直播帶貨這個風口她卻不斷進行着嘗試。佈局

image.png

董明珠不和雷軍「續約」,轉身投入直播帶貨行列

董明珠和雷軍第一個 5 年賭約已通過去,小米的營收也終於在 2019 年突破 2000億,以 2058 億險勝格力的 2005 億。spa

有了底氣的雷軍在今年 4 月 27 日,央視《新聞 1+1》節目中再次向董明珠發起了 5 年賭約。此次,董明珠沒有接招,她說:「但願格力能與小米保持良好的競爭狀態,互相促進,並拿出在技術上的最高水平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其實線上線下都只是一種經營模式而已,已經不存在什麼線上打線下,線下打線上了,都是爲了給消費者帶來更便利的服務。」視頻

在 2020 鳳凰財經雲峯會上,董明珠忽然開懟雷軍,「作製造業的不能由於 IT 行業賺錢就趕忙鑽進去。而後搞得像雷軍同樣,豬在風口上也能吹上天,可是風沒了還能在天上跑嗎?」blog

image.png

然而,董明珠看好的是直播帶貨這一風口,沒有接受雷軍「戰帖」的董明珠轉身作起了帶貨主播。2020 年 5 月 10 日,格力母親節專場直播在快手開播,這也是董明珠的第二場帶貨直播。半個月前董明珠在抖音的首場直播只賣了 23.25 萬元,此次董明珠的直播間有了帶貨網紅和專業主持人打輔助,順利拿下 3.1 億銷售額的戰績,躋身「帶貨女王」行列。ip

對於首場直播的失敗,董明珠表示,網絡卡頓等客觀因素也影響了直播效果,科技很是重要。第二場直播則進行的順利的多,對於網絡直播來講單價較貴的家電產品也賣出了 3.1 億的銷售額,這不只是董明珠一我的的成功,也是家電產業與直播帶貨結合的一次成功嘗試。直播

image.png

其實,2013 年 10 億賭約達成時,格力和小米根本不在一條跑道上,董明珠表明的格力是製造業企業,而小米則是輕資產的互聯網企業。這場賭局,董明珠和雷軍賭的是製造業和互聯網的輸贏,是行業方向的將來。產品

小米在這 5 年裏營收從 400 億飆到 2000 億,格力也在不斷開拓新的市場,開始全產業鏈佈局,董明珠甚至親自下場玩起了直播帶貨。不管如何,董明珠和雷軍的賭局對他們企業自身的發展來講是共贏的。it

咱們沒法根據兩家企業的營業額判斷它是否成功,更沒法判定一個行業的優劣,更況且在全行業進行互聯網轉型的時候,一切都要交給市場來評判。

直播帶貨還能走多遠?

要說如今最火的銷售模式就屬直播帶貨莫屬了,李佳琦、薇婭、辛巴等頭部主播一場直播的銷量動輒上億。羅永浩、董明珠等人也紛紛下場,爭作「風口豬」。

image.png

從董明珠選擇直播帶貨也能夠看出產業互聯網轉型的趨勢正朝着不可逆的方向發展。白巖鬆問到將來還存不存在線上、線下概念時,董明珠說:「將來確實不存在線上和線下的區別,我以爲隨着時間的推移,線上線下是一種新的模式,它不存在線上打線下,線下打線上。只是咱們用更快捷的方式,讓消費者感覺到這種運營模式,給他們帶來便利是最重要的。」

像格力這樣的製造業企業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天然比小米這類互聯網企業要大得多,格力 2020 年一季度損失 300 億,在困境中尋找新的機會是勢在必行的。

至因而不是要和雷軍打賭,根本不重要。

如今,就連與看似與網絡直播不搭界的央視主播也開始直播帶貨了。 5 月 1 日,朱廣權、撒貝寧、康輝、小尼組成的「央視boys」直播 3 小時,成交額超過 5 億。

雖然央視主持人的語音功力和睦氛帶動能力是直播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網絡直播平臺自身的流量帶動也是不可忽視的,在直播帶貨已經成爲常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這種被動的消費方式。

但一個行業的發展是有它的爆發期和平靜期的,當消費者的熱情褪去,直播帶貨的方式還能持續多久?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講,選擇在直播間消費首先基於對主播的信任。以李佳琦爲例,他一句標誌性的「OMG 買它!買它!」就能瞬間燃起直播間幾十萬粉絲的購買慾。

但直播這種形式佔據的是主播與消費者雙方的時間,短時間內粉絲能夠突破「重重困難」守在直播前等着搶貨,但長期打亂生活節奏是不可能的。

加上看到直播帶貨風口蠢蠢欲動的人愈來愈多,幾乎人人都成了帶貨主播,消費者開始被分散,對直播這種形式也開始習覺得常,這種購物方式必定會開始出現退潮。

對一部分選擇在直播中購物的消費者來講,低於市場價格的優惠纔是最具吸引力的,但品牌選擇已經有必定粉絲基礎的大主播推廣產品須要付給主播的坑位費和銷量提成也從另外一個維度增長了產品的成本,將來直播帶貨若是不具有「出廠價」銷售這個優點,又能留住多少消費者呢?

對於直播帶貨來講,還有許多須要增強監管和行業規範的地方,有些主播大肆宣傳假貨或不合格的商品,有些主播爲吸引流量在直播間進行違規行爲,這些都是阻礙直播帶貨向着良性方向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直播帶貨不只要給消費者帶來貨真價實的商品,更須要在市場規範的監督下進行,只有正向發展才能走的更遠。

直播帶貨是變現手段,製造業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

不一樣的歷史階段會有不一樣的銷售模式成爲主流,2003 年淘寶的誕生引領了國內電商的爆發期,在線購物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加上當時遇上了非典疫情,也在必定程度上催化了線上購物模式的發展。

歷史的演進老是充滿巧合,在直播帶貨爆發這一年,新冠疫情爆發了。有多年積累的電商平臺結合網絡技術的發展、短視頻的火爆都進一步推進了直播帶貨的火爆。

中國從世界工廠走到製造業大國用了 70 年,從中國製造實現了中國智造。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企業自身的創新意識下,國內機器人產業、物聯網產業、5G 網絡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飛速發展,掀起了智能製造的熱潮。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包括線下門店、電商、網絡直播在內的各類銷售模式都是製造業產能變現的渠道。

究其根本仍是根基的穩固給這些變現模式提供了可供銷售的產品,加上智能製造和產業創新的不斷髮展,在新技術的支持下誕生了更多商業可能。

clipboard.pn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