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9年10月12日22點55分24秒,在廣西玉林市北流市(北緯22.18度,東經110.51度)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html
廣州、南寧、佛山等地有震感。安全
===========================app
這是上個月發生的一次地震,我在廣州,確實有了震感,所以專門抽時間來從網上搜索一些關於地震安全防範的知識,整理出來,寫成一篇文章。如下是從網上轉載過來的:框架
地震後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造成三角空間,這些地方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爲避震空間,它包括牀沿下、堅固傢俱下、內牆牆根、牆角等開間小的地方。之前人們認爲鑽到牀底下最安全,但牀底下能躲不能逃,並不是最佳的躲藏之處。url
要選擇上面沒有懸掛物,附近沒有電源插頭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懸掛物落下砸傷及電源線着火引起的次生災害。spa
唐山地震時,有人鑽進衣櫃躲藏,幾天後救援隊發現時,人是無缺的,但最後憋死了。設計
躲藏地點離門近點,門最好打開,能夠背靠在門框上,手抱頭,待地震結束時準備隨時轉移,爲逃生準備活路。htm
現代人生活富裕了,寬敞明亮的新式客廳出現後,其功能也在變,成爲平常會客、休閒的區域。客廳是四通八達沒有堆積物的地方,地震中,應把客廳當成安全的轉移地帶。blog
中國人傳統習慣是將逃生用具鎖在櫃子深處,一旦用時卻發揮不了做用。逃生用具應放在客廳明顯處,方便各個房間的人拿起就跑。事件
地震時,高層樓面向馬路的那面牆很不穩定,高層樓的窗戶更要遠離。如今的樓通常都是框架式結構,磚起到的做用是隔風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時,經常是框架在,牆沒了,若是人躲在窗戶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使用電梯。一旦斷電,上不來下不去就卡在裏面出不來了。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將操做盤上各樓層的按鈕所有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地震發生後,必定要往下跑嗎?答案是不必定。尤爲是住在高樓層的住戶而言,往哪兒跑的原則應該是就近——離地面近就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就往樓頂跑,總之,「見天見地」都可以和外界接觸,相對更安全。
逃生時,必定要走逃生通道。高樓自己就是拔火罐,如今的高樓在設計時,有的設計了專門的過火通道,是用於疏通火情的,千萬要分清楚。
有的家庭備有逃生設備,好比速降繩,使用時必定要在一輪地震波結束後的平靜期。提醒您的是,使用速降繩的人必定是通過訓練的,速降過程當中須要腳的借力支撐,不然跟跳樓沒什麼區別,只是多了根繩而已。
正在學校上課時,若是發生地震,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震後要按照平時的逃生訓練,在老師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轉移。撤離過程當中,在樓梯轉角處最容易發生踩踏事件,要有序經過。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可否逃離,一切取決於有沒有良好的制度保障。震後,公共場所一面漆黑,驚恐的嚎叫聲四處而起。千萬不要慌亂涌向出口,避開人流的擁擠,避免被擠到牆或柵欄處。
與其亂衝亂撞,不如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保護好頭部。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
遠離玻璃櫥窗、門窗或玻璃櫃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懸掛物。
當即蹲下或趴下,以避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要躲開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高大建築;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
避開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圍牆,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等處,還要注意避開高壓線和下水道。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