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文主要介紹如何使用命令管理Linux的文件,首先咱們先看一下Linux文件系統的文件層次結構:git
目錄類型有:靜態、動態或可變、永久、運行時數據庫
下面詳細介紹各個文件的做用:緩存
/bin 二進制可執行命令,系統所需的配置命令ide
/boot 開始啓動過程所需的文件網站
/dev包含特殊的設備文件,工系統用於訪問硬件spa
/etc 系統管理和配置文件日誌
/home普通用戶存儲其我的數據和配置文件的主目錄,好比用戶user的主目錄就是/home/user,能夠用~user表示orm
/root(超級用戶)系統管理員的主目錄blog
/run 自上一次系統啓動以來啓動的進程的運行時數據。包括進程ID文件和鎖定文件,此目錄中的內容在重啓時從新建立。遞歸
/sbin系統管理命令,這裏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供臨時文件使用的全局可寫空間。10天內未訪問、未更改或未修改的文件將自動從該目錄中刪除。還有一個臨時目錄/var/tmp,該目錄中的文件若是在30天內不曾訪問、更改或修改過,將被自動刪除
/usr最龐大的目錄,安裝的軟件、共享的庫,包括文件和靜態只讀程序數據。其中重要的子目錄有:/usr/bin用戶命令,/usr/sbin系統管理命令,/usr/local本地自定義軟件
/var特定於此係統的可變數據,在系統啓動之間保持永久性。動態變化文件(如:數據庫、緩存目錄、日誌文件、打印機後臺處理文檔和網站內容等)
/lib根文件系統上的程序所需的共享庫,存放了根文件系統程序運行所需的共享文件。這些文件包含了可被許多程序共享的代碼,以免每一個程序都包含有相同的子程序的副本,故可使得可執行文件變得更小,節省空間。
大致上明白了Linux文件的結構體系,下面主要介紹操做文件的經常使用命令:
Pwd命令:顯示當前所在的工做目錄
Ls命令:顯示目錄中的文件
Ls –l命令:這個命令可使用長格式顯示文件內容,若是須要察看更詳細的文件資料,就要用到ls -l這個指令。
Ls –a命令:顯示當前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及文件夾包括隱藏的文件
Ls –al命令:顯示當前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及文件夾包括隱藏的文件,並顯示詳細信息,詳細信息包括大小,屬組,建立時間
Ls –R命令:遞歸處理,將查看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及子目錄。
絕對路徑:從根開始描述目錄的路徑
相對路徑:從當前位置描述路徑
注意:文件和路徑是區分大小寫的
一個文件路徑不超過4095字節,用/分割的每一個部分不超過225字節
Touch命令:建立一個空文件,或修改文件的時間戳
Cd 命令:更改工做目錄,cd後能夠家相對路徑,也能夠加絕對路徑
每個目錄都有一個隱藏目錄 .. ,表示上一級目錄 cd ..表示回到上一級目錄
~,標書當前用戶的注目錄
-,表示最近一次使用過的目錄
Mkdir命令:建立目錄,建立目錄時,要確保原先不存在相同的目錄
Mkdir –p:能夠一次性建立路徑上全部新的目錄
Cp命令:複製文件和目錄,複製文件時,時間戳會被重寫,表示文件剛剛被修改過;能夠將多個文件同時複製到一個目錄裏;能夠將整個目錄複製到另外一個目錄下,但須要添加-r參數;能夠同時將多個目錄複製到一個目錄下;-v參數能夠將複製了那些文件顯示到終端上來
Mv命令:移動或重命名文件
Rm命令:刪除目錄或文件,能夠直接刪除單個文集;也能夠刪除目錄,但須要加上-r參數;-i參數能夠開啓交互,系統會詢問是否刪除每一個文件
Rmdir命令:刪除空的目錄,若是目錄時空的,那麼可使用rmdir刪除;若是目錄內有文件或子目錄,那麼rmdir將沒法刪除該目錄
使用路徑名擴展匹配文件名:
文件通配符:*由零個或更多字符組成的任何字符串
?任何一個字符
~當前用戶的主目錄
~username username用戶的主目錄
~+當前工做目錄
~-上一工做目錄
[abc…]擴起的類中的任何一個字符
[!abc…]不在擴起的類中的任何一個字符
[^abc…]不在擴起的類中的任何一個字符,同上
[[:alpha:]]任何字母字符
[[:lower:]]任何小寫字符
[[:upper:]]任何大寫字符
[[:digit:]]任何數字,即0-9
命令替換:
$(command)能夠將command執行的結果做爲內容,也可使用’command’
防止參數被擴展:兩個單引號之間的任何字符都視爲常規字符;\後的字符被視爲常規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