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內本外幣理財產品大盤點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眼之間,2006年很快就要告別咱們。臨近年關,是時候好好盤點一下今年的本外幣理財產品和市場了。筆者找到今年1月初寫的一篇專欄文章,題爲:《2006年我的理財產品市場展望》。筆者欣喜的發現年初預測的理財市場三大特色都基本實現了。這三大特色爲:
  1、固定收益型產
品的收益率可能逐漸降低,短時間產品不如長期產品吃香,部分投資者可能轉向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

  2、中資銀行將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頗有可能大量推出與商品或指數掛鉤的結構性產品。
  3、融合外幣金融衍生工具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將逐漸進入「成熟期」。
  的確,2006年的國內理財產品市場可謂「百花齊放、如火如荼」!各家中外資商業銀行推出的本外幣理財產品新品層出不窮,與股票、股指、匯率、黃金、石油掛鉤的×××浮動收益保本型產品「異軍突起」,強力挑戰固定收益型產品原有的統治地位,儼然佔據了理財產品市場的「半壁河山」。最令我國投資者關注和興奮的是,花樣繁多、風險各異、期限靈活的人民幣交叉貨幣型產品(Quanto)知足了他們多元化的理財需求,爲有效提升投資者人民幣資金的收益率、拓寬投資者的人民幣資金渠道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然而,與「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原理同樣,除了本外幣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以外的全部本外幣浮動收益型產品都具備高低程度不一的風險,並且均不提供收益保證。那麼,經歷了接近一年國際匯市、金市、油市、商品市場的風風雨雨,衆多的本外幣浮動收益型產品到底收益幾何呢?下面筆者將爲你們簡要總結一下,但願令各位投資者心中有數,總結經驗,爲2007年的市場及早作好心理和技術方面的準備。
  第一大類:與匯率掛鉤的本外幣理財產品
  1、中國工商銀行:與歐元匯率掛鉤的美圓產品
  根據該行已經到期的產品記錄顯示,該行1月份、2月份發售了兩期與歐元匯率掛鉤的3個月期美圓產品,8月份發售了一期與歐元匯率掛鉤的1個月期美圓產品。除了2月份的一期突破區間,客戶得到了2%(年率)的最低預期收益率以外,其他兩期均得到圓滿成功,客戶得到了6%或者7%(年率)的收益率。值得一提的是,8月份發售的產品是該行至今爲止期限最短、收益率最高、流動性最好的美圓理財產品,對偏心超短時間產品的客戶而言比較吸引。
  2、中國工商銀行:與歐元匯率掛鉤的「珠聯幣合」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
  「珠聯幣合」是該行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拳頭品牌。今年該行在全國範圍內發行了一期1年期與歐元匯率掛鉤的產品,深圳分行單獨發行了一期與歐元匯率掛鉤的3個月期產品。其中,總行「珠聯幣合」已經經過兩個歐元匯率觀察期的考驗,目前還剩下兩個歐元匯率觀察期,也就是說投資者至少已經得到了2.30%的收益率。深圳分行的歐元匯率型產品已經到期,投資者得到了3.60%(年率)的最高預期收益率。3、中國光大銀行:陽光理財「A計劃」之美圓3個月匯率掛鉤型產品。
  從目前的歐元的強勁走勢來看,若是沒有什麼意外,這款產品的成功機率接近100%。其產品結構以下:若是12月27日東京時間下午3點路透「TKFE」頁面公佈的歐元兌美圓匯率(FX1)的中間價大於或者等於9月27日東京時間下午3:00路透TKFE頁面公佈的歐元
兌美圓匯率的中間價(FX0)+150bp,則客戶的預期年收益率8%;若是FX1小於或等於FX0,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爲2%;若是FX1大於FX0,而且小於FX0+150bp,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爲4*(FX1-FX0)+2%。
  通過查詢歷史數據,2006年9月27日「TKFE」頁面顯示的歐元匯率約爲1.2704(FX0),那麼FX1=1.2704+150bp=1.2854。而12月1日東京時間下午3點的歐元兌美圓匯率爲1.3250,已經遠遠高於1.2854的門檻。根據市場預測,年末前非美貨幣應該有一波比較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而如今各個非美幣種的走勢也基本映證了預測。所以說,如無心外,投資者將得到8%(年率)的最高預期收益率。
  光大銀行推出產品時正值歐元波動率比較小、看空歐元力量比較強大的時候,此時「劍走偏鋒」,每每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中國銀行:「匯聚寶」×××理財0604期歐元匯率產品。
  該產品期限6個月,歐元匯率區間爲[E+/-500bps],其中E爲2006年4月12日北京時間下午2點路透「ECBREF=」頁面的報價。經查詢,2006年4月12日路透頁面的報價爲1.2118,則歐元匯率能夠肯定爲[1.1618,1.2618]。而歐元在7月份已經突破了1.2618的上限,所以投資者已經沒法得到5.72%(年率)的最高預期收益率了。可是比較幸運的是,該產品的最低預期收益率比較高,高達4.20%,所以投資者收益的損失較小。
  5、東亞銀行:代客境外理財6個月美圓產品
  該產品掛鉤英鎊兌美圓匯率,但並不是看漲英鎊,而是看跌英鎊。當英鎊下跌到初始價格的-480個點的下限後,投資者就能得到6%(年率)。因爲該款產品推出時,英鎊作空氣氛濃厚,在產品起息後的36天英鎊匯率就觸碰了下限,投資者得到最高的收益率。
  第二大類:與黃金掛鉤的本外幣理財產品
  1、東亞銀行:黃金價格按日計息商品掛鉤保本投資產品。
  該產品的推出時間是今年的2月份,期限1年,黃金價格的區間大體落在500美圓-640美圓之間。若是1年內現貨金價格從未突破上述預設區間,則最高投資回報率爲8%;若一年以內有一天突破預設區間,則潛在投資回報率爲4%×D/N,其中D是觀察期內沒有突破區間的天數,N是觀察期的總天數。
  2月份至今,國際現貨金價格最高升至735美圓/盎司的歷史最高點,最低跌至543美圓。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570-670這個區間內波動。因爲投資者已經沒法得到8%的最高回報,所以就算剩餘的觀察期內現貨金價格有80%的時間都落在區間內,投資者的收益率也只有3.2%。應該說這種收益率結果是令銀行有些意外的,也是不太但願看到的。2、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珠聯幣合」3—與黃金掛鉤的3個月期產品。
  該產品推出時間是9月份,到期日是12月29日,現貨金區間約爲(545,665),只要不突破預先設定的區間,則投資者能夠得到高達4.5%(年率)的收益率,不然收益率爲0。目前該產品剩下不到一個月的觀察期。
  3、中國銀行:「金搏六月看平
」人民幣6個月理財產品
  該產品推出的時間是4月份,當時金價還在500多美圓的位置上面波動,掛鉤區間只有+/-65美圓,若是黃金價格一直落在區間內,投資者能夠得到3.4%(年率),不然只有0.2%的收益率。+/-65美圓的區間當時來看風險不算太大,然而出乎市場預料的是,黃金從4月中旬開始加速啓動,發力上衝,直至升至歷史最高位,毫無疑問突破了+/-65美圓的區間。這就意味着部分預期黃金將來6個月處於區間波動態勢的投資者只能得到0.2%的收益率了。
  4、中國銀行:「金搏六月看漲」本幣6個月理財產品。
  該產品推出時間是4月份,適合對黃金價格前景持樂觀態度的投資者。若是2006年10月11日的每盎司黃金即期價格相對於2006年4月11日的每盎司黃金即期價格上漲幅度大於或等於60美圓,那麼該產品的投資收益率爲3.4%;不然,最低收益率爲0.20%。歷史數據顯示,10月11日的黃金價格約爲578美圓,4月11日的黃金價格約爲600美圓。在該產品的觀察期內,黃金非但沒有上漲,反而大幅下跌。雖然從4月份至今,黃金的走勢仍是向上的,然而不太幸運的是黃金從強勢轉向弱勢正好處在10月份。這就意味着原先投資者只能得到0.2%的低收益了!
  5、中國銀行「金搏六月看跌」本幣6個月理財產品。
  若是看漲黃金的投資者投資不成功,那麼看跌黃金的投資者又如何呢?該產品要求2006年10月11日的每盎司黃金即期價格相對於2006年4月11日的每盎司黃金即期價格下跌幅度要超過40美圓才能得到3.4%(年率);不然,最低收益率爲0.20%。比較遺憾的是,雖然黃金價格在10月份開展了一波比較洶涌的下跌行情,可是因爲支撐價位比較高,不能跌至初始價格的-40美圓,所以持有看跌觀點的投資者購買該款產品也只能得到0.2%的低收益。
  6、中國農業銀行「匯利豐」美圓1年期理財產品。
  與中行的「金搏六月看平」產品類似,該產品適合預測黃金價格陷入區間波動態勢的投資者。若是當日每盎司黃金價格落入(觀察日金價+/— 60美圓)的預設參考區間,則投資者當天可得到6.1%的最高收益率;若是當日每盎司黃金價格突破參考區間,則投資者僅能得到0.5%的收益率。該產品的風險仍是在於區間設置的比較窄,60美圓實在沒法覆蓋今年以來黃金劇烈的波動幅度。這款產品是確定沒法拿到6.1%(年率)的最高預期收益率了。第三大類:與股票掛鉤的本外幣理財產品
  因爲該類產品的投資期限比較長,一般爲1-2年不等,掛鉤的股票多樣,指數多樣,並且某些掛鉤指數的表現缺少透明度,所以很難準確計算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從筆者掌握的數據看,只有中國工商銀行於6月份推出的港幣股票型產品能夠肯定收益率。因爲該產品設有自動觸發終止
機制,所以在掛鉤的3只股票中國人壽、中國移動、中國石化的收益率大幅上漲並超過必定百分比的狀況下,銀行根據產品條款,自動終止了產品。自動終止時,產品的理財期限僅爲3個月,但收益率高達7.5%(年率),能夠說產品的設計仍是比較成功,發售時機的選擇也是比較恰當的。
  從上述三大類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看,咱們發現中國工商銀行的產品成功率較其它銀行爲高,除了一期歐元匯率掛鉤型產品取得最低預期收益率以外,其餘全部到期產品都能達到最高收益率。而其它銀行的大部分產品則沒法達到產品說明書中列明的最高預期收益率,特別是今年第一季度推出的黃金掛鉤型產品,基本上每一款都已失敗了結。(這裏的失敗是指沒能得到最高預期收益率)上述現象給咱們投資者敲了一個警鐘,也給設計產品的商業銀行提了一個醒。(1)高收益的產品確定伴隨着高風險,在金融產品的範疇內,是不太可能存在高收益、無風險或者很低風險的產品。投資者仍是謹慎爲好,不要盲目的被高收益率給迷惑,忘記了其中蘊含的風險。(2)商業銀行不只要根據當時的市場狀況,結合專業人員的預測,設計出符合投資者需求和市場走勢的產品,還必需要選擇好產品推出的時機。否則就會形成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最終變成了高風險、0收益的產品,違背了產品設計的初衷,並且影響投資者將來投資該類產品的信心。(3)商業銀行務必切實爲投資者考慮,在產品營銷的過程當中仔細評估投資者的財務情況和風險偏好,避免推薦根本不適合該投資者購買的產品。
(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

1javascript

收藏css

liweiguo

131篇文章,83W+人氣,0粉絲

Ctrl+Enter 發佈html

發佈java

取消jquery

掃一掃,領取大禮包

1

0

分享
liweiguo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