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千萬的工做感悟

上週,我正式提交了離職報告,準備給本身的職業生涯一個很大的轉折,這是我長時間的思考最後所作的決定。但真的提出離職後,回想在公司的十年,仍是百感交集。 面試

1997年7月16日,我只身提着一個包從深圳寶安機場下飛機,走出機場,天是那麼藍、白雲那麼低、空氣那麼潮,仰頭望天,對這個城市,對公司、對即將開展的工做和生活、對本身的前途一片茫然。到了科技園,發現是個荒涼而偏僻的地方,不過倒很安靜,上學的幾年中,一連串的打擊,使得我彷佛有點喜歡這種安靜、荒涼、在他鄉的感受。如今想一想,通過十年的工做,本身的心靈真是麻木得能夠了。那時候的內心,好像時時有些什麼沒有着落的東西在激盪,但又說不出來,只有在聽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交響曲》時,才發現多有深處的共鳴以致落淚。 數據庫

因爲沒遇上大批應屆生的接待,我是本身一我的來到科技園1號樓的,乾淨整潔的大樓,很帥很靚的保安和前臺,進進出出精神飽滿的員工,讓人的心情爲之一振。象沒頭蒼蠅同樣亂走了一會後,一位人力資源的大姐,很職業、熱情、耐心的告訴了我入職手續如何辦理,並安排我當晚在粵海門華爲之家臨時居住,又安排以後的宿舍事宜,在舉目無親的異鄉讓人倍感親切,至今記得。 安全

來深圳、來華爲當時確實是一種機緣,96年華爲名氣並不響,特別是在行業以外,偶爾一次我在同窗家裏看到一張華爲人報,有幾片文章印象至今很深:一篇是周勁寫的歐洲考察心得,講歐洲一個20-30人的小公司,所具備的那種全球化運做戰略、能力和睦度。一篇是唐東風寫的被評爲傑出員工受表彰後的感想。還有一篇名頭很大「中央研究部知識產權處」,當時被這個名頭嚇了一跳。文中講到華爲當年研發累計投入1.8億人民幣,更讓我嚇一個跟斗。我想當時清華大學一年科研經費也就1億多點,這家公司什麼來頭,花的科研投入比清華還多?當時就有了興趣。 服務器

快畢業的時候,連連受挫,找工做跟當年大部分同窗同樣,但願留北京,但連續被聯想、方正、科海、衛通等當時大名鼎鼎的公司錄取後又告知要交幾萬塊錢才能解決戶口問題以後,想到了還有華爲這樣一家公司,給人力資源部寄了一份簡歷。沒幾天,一個深圳的電話,說某年某月某日有個副總裁來北京,面試一下。 網絡

抱着試試看的態度跑過去了,是公司原副總胡紅衛,他基本上沒有問我什麼問題,到是介紹了一下華爲的狀況,而後把人力資源經理田景琦叫了過來,當場就給了我一個「錄取通知函」和入職操做指導。我一肚子犯嘀咕,這是否是一家騙子公司?怎麼這樣就算面試經過了?連工資有多少都沒有機會問。以後一直到報到前,都有點懷疑,幸虧有個本科的同窗,在華爲工做過,在向他諮詢後瞭解到公司仍是實實在在有的,才下了決心過來。總的說來,就是被一張華爲人報「騙」來的。 併發

就這樣懵懵懂懂到了華爲,一開始新員工培訓,紀律嚴明、嚴格,班車不會多等半分鐘,以後是部門培訓,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以後到了工做崗位上,給我分配的工做是ERP系統管理員兼DBA,雖然之前也搞過一些大系統,如兼職作過印度人的大型銀行軟件客戶化開發,但見到咱們的ALPHA 8200和咱們的軟件ORACLE,內心仍是激動不已。IT的發展一日千里,10年前的技術與今天比,不少人可能沒有體會了。 學習

那時比較落後,不少人也沒有機會接觸這種當時很先進的系統。我見到咱們竟然有2G巨大內存的「超級服務器」當時實在是佩服不已,爲本身能作它的管理員而自豪,又爲本身未來能不能玩轉它而焦慮。我師傅王忠寧見到我就撂給我一本書《ORALCE ADMINISTRATOR GUIDE》,一寸半厚的英文書,愣是一週以內從頭至尾看完並寫了厚厚的讀書筆記和一大堆不懂的問題,自此不再怕厚厚的英文書。 測試

當時正好是公司ERP上線沒多久,業務正在推行,系統極不穩定,天天的併發程序有一半是跑錯的,系統還會動不動CRASH。我看完一本書後,在剛剛成爲One Book Man時,問題單就來了,有一個重要的××引入程序有時候跑得出來,有時候跑不出來。說實話,那時候對ERP、ORALCE、操做系統一切幾乎仍是一頭霧水,而問題卻已經傳過來了,只好硬着頭皮,摸索了好半天,終於明白了有一批數據在倒的時候,系統準出錯。 優化

幾萬條數據,一條條試是不可能的,我就想出了用二分法,一批一批的試,徹底手工動做,笨拙、費時、費力,作了幾十遍,花了整整一天中午餐都錯過了,終於定位到了其中一條數據,然後發現是數據超長而數據庫定義的長度不夠而且校驗程序有BUG沒校驗出來。通過又返回去重複驗證,證實找到的緣由是正確的。當時真是心中大喜,幾乎在徹底不懂系統、不懂這個程序是作什麼的、不懂程序處理的邏輯、不懂數據庫的設計的狀況下,把這個BUG定位出來並交回給ORACLE處理了。 操作系統

這是我上班後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至今我對這個問題自己還並不明白,呵呵。這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工做和讀書不是一回事,工做是要解決問題的,是要產生結果和輸出的。無論怎麼樣,能找到方法解決問題、可以有好的輸出結果那就是成功。讀書才追求的是慢慢讀,讀懂爲止。

那時的系統,真是岌岌而可危,公司的業務高速發展,業務也不斷推行,系統的負荷愈來愈高,但系統卻不是常常宕機,就是跑得如老牛般慢。咱們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是與如今不可同日而語。水平不行體力補,你們兢兢業業揹負責任,闖過種種難關,終於仍是挺過來了。如今想一想,還真是有點後怕的,稍有不慎真有可能 全線崩潰。

我也能理解有些大企業,爲何倒起來那麼快了。現代的組織,常常是高度複雜的組織,就象生物同樣,低等的蚯蚓斷成兩段,照樣生存。而高等的人,身上戳個小小的洞可能得斃命。高度複雜的組織,就象人體同樣,內部小小一塊地方若是出關鍵問題了,組織可能崩潰。要保證不崩潰只有兩條路:1)組織自己的設計和流程的設計高度科學、冗餘和足夠的制度性反應機制,這是西方國家的強項,他們的公司歷一百年不倒,是有強大的內在因素的。2)依靠組織內每個最小單元的高度的負責、警覺。雖然咱們多年來一直在強調第一種能力的培養,但咱們天生缺乏這樣的土壤和基因,所以第二種能力變得十分重要,雖然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頭兩年的工做中,咱們水平很低,體力勞動不少,有一段時間,我一上班就得高度緊張地盯着系統,不停地干預,系統才能跑下去。一下子系統進程死了,一下子空閒進程多了要殺掉,一下子表空間不夠了要擴展,一下子用戶提交了不合理的併發程序要停止。有一段時間,我成了熱線兼現場支持,一天接50-80個電話,接了電話處處跑。以後咱們作了不少改進工做,升級了系統硬件、寫了自動腳本,成立了專門的熱線等等,這期間我慢慢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大的複雜系統要成功的管理好,沒有絕招,依靠的只是一點一滴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努力。

有一度因爲壓力過大,也使我精神高度緊張,到了比較神經質的地步,有一段時間,一聽到CALL機響,甚至是電視廣告裏的「摩托羅拉尋呼機,隨時隨地傳信息」中的BP聲,個人心跳就情不自禁加速,喉嚨發乾。有一次去香港出差,從出發開始就一直惴惴不安,生怕系統出問題,結果剛到香港住進酒店,一個電話就來了,說系統崩潰了。我當即打國際長途叫趙×趕忙去處理,過了幾分鐘,趙回電話絕望地說,他以最快速度趕到一號樓,進了電梯剛走到一半,喀嗒停電了,電梯卡在中間半個多小時,禍不單行,當時那種感受真是「農夫心裏如湯煮」啊。

最後過分緊張使得我想逃避,致使我提出了辭職。所幸那時候的領導袁總和郭總,開導我屢次,我逐漸有所緩解,而後慢慢開始理解了什麼叫大將風度。作咱們這一行,要如履薄冰、但也要有點臨危不懼的精神。工做緊張,但心情要避免無謂的緊張。後來咱們的ERP系統、IT數據中心,又出現過屢次危險狀況,淹過水、着過火,而咱們最終都可以化險爲夷。

工做並不僅有艱苦和繁瑣,有時候,樂趣也不期而至。當時咱們的數據庫老是出ORA-1555錯誤,嚴重影響系統的運行,我多天努力、百思而不得其解。如今的管理員可能會想,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嗎,但那時網絡還沒如今這麼發達,什麼東西一GOOGLE都出來了,我找了大量的資料,苦苦思索,最後終於靈光一現,象拼藏寶地圖同樣拼出了邏輯嚴密的解釋和解決方案,我記得當時是深夜,心裏偷着樂的感受妙趣橫生,不須要別人知道、不須要別人理解,走出公司大門,仰望星空,深深吸一口氣,心裏偷着樂。

還有另外一次,當咱們通過30多個小時的連續做戰,解決種種問題,終於順利升級成功ERP系統後,那種感受也象打了勝仗的將軍,充滿勝利的喜悅。記得當時正是剛談女友,給她寫了第一封也是惟一一封情書,成爲太太后,她有一次跟我說,你那玩意兒叫啥呀,那能叫情書嗎?通篇都在講你如何如何工做的,象工做彙報同樣,簡直能夠跟魯迅寫給許廣平的「情書」相媲美,滿是革命理想,沒有點花前月下。

還有一次,咱們的EMAIL系統忽然出了故障,大量的來信收不到。那時是華爲開拓海外市場的初期,海外還根本沒有什麼公司網絡,全部的一切都是靠EMAIL和國際長途,天象塌下來通常,咱們跟主管國際市場的徐直軍彙報、最後向老闆彙報請示是否應該報公安,由於當時的故障現象很象DDOS攻擊。系統停了整整七天,咱們請了各路專家,日夜攻關,試了N個方案,你們象大禹治水同樣過家門而不入。最後還真找到了一個木馬「冰河」的攻擊,但卻發現不是根本緣由,故障依舊。

最後一天晚上,我與阿韋坐在科技園一號樓冰冷的網絡機房,看着系統一封一封的郵件,鏈接了,又中斷了,束手無策,瀕臨崩潰。我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又祭出了個人「二分法」體力活,測試了一封空郵件,能成功;測試了一封大郵件,失敗;取其中間值,又失敗;再取中間值,成功;再取前兩次的中間值,成功……一直到深夜,試了N次,終於總結出了規律!再一驗證,只要在某個大小的地方,比它大的通通收不到。重要發現!而後改用PING包,發如今一千四百多字節的地方,再大就PING不通了,現象可重複。再去想理論,若是按協議理解,這也不可能啊,即便MTU調小了,大包超過MTU也應該自動分片啊?除非是MTU在某個地方調小了,而協議又有異常。

發現這個規律後,阿韋馬上跟電信聯繫,果真是一週前電信調整了路由器MTU而且CISCO的路由器有BUG引發。問題就此解決,當時吸了口氣,那種舒坦啊!沒經受過相似極限考驗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那種快樂!這種快樂是工做自己帶來的,不須要別人來表揚,甚至不須要別人知道。可以有機會也能用心去體會這種快樂的人,怎麼會不熱愛工做?

工做也確定不是隻有成功和榮譽,有時候我也作不少蠢事和傻事,或者因爲幼稚被人騙,或者是因爲輕率致使工做失誤。有一段時間,ERP系統朝不保夕,系統容量面臨崩潰。我屢次大聲疾呼,幾乎每一次有機會見到CIO郭總都大呼小叫一番。郭總當時剛來咱們部門,一開始以爲我這我的怎麼能這樣?在一次部門全體會議上,郭總點名批評「徐家駿老是瞎咋呼,只會威脅我,卻拿不出一個好的方案」。內心至關鬱悶,但系統還在我手裏,能等着它死嗎?我仍是一如既往的瞎咋呼,但也改進了一點,拿出了方案。

郭總批准花了500多萬來改進系統,此次給了咱們1-2年的稍稍太平時間,從而有機會作更多的改進優化工做。當時的500多萬跟如今的概念可大有不一樣,如今IT花個500多萬是小菜,那時500多萬但是天文數字啊!當時至關佩服郭總的魄力,記得他要作大筆花錢的決策時,常說的一句話是「牛都殺了,還在意牛毛?!」。好久之後,郭總有一次提到,徐家駿這我的工做仍是蠻執着的。後來個人職位不斷地獲得了提高。以後我負責了不少重大的項目,每每涉及重大的投資,幾百萬、幾千萬,這些年來總共給公司花掉好幾個億。

這中間技術方案制定,也有被忽悠了的。甚至重大項目投標時,有供應商惡毒的投訴誣衊個人事,所幸公司及領導給了我這樣的土老冒充分的信任。這些事個人體會是:只要你心無旁騖,目標單純,就是想把這個事情搞好,而且持續地、啥都不計較地、傻傻地去推進,心裏無愧,一時可能會有工做失誤,一時可能會得罪人,可能會有人不理解,但長遠來看仍是會獲得公正的認可的。

公司快速發展和擴張,因爲工做業績還過得去,很快就被提拔爲小主管了,一開始以爲作主管也沒啥,業務的細節我都是一清二楚的,不就是多了幾我的一塊兒幹活嗎?有一次,IT二把手袁總說「我要參加一次你組織的部門例會,看看你是怎麼作管理的」,沒問題,在例會上,我侃侃而談,把業務分析得透徹細緻,把工做安排得層次分明,洋洋得意地結束了會議,指望着袁總能給點表揚。

袁總一聲不吭坐到結束,等人都走了,劈頭蓋臉一頓「徐家駿,你知道這叫什麼嗎?這叫生產隊長!農民!」,一開始還不服氣,我業務這麼清楚、工做安排得這麼穩當,管理能力還不行?後來,慢慢地本身也發現了問題,後來部門安排了去參加封閉4天的管理幹部培訓,纔算接觸到了管理ABC,漸漸體會到,原來管理也是一門學問,並且大有學問。有了這個認識,後來我也時時留心。

其實在華爲要學習管理最簡單,第一要訣是向身邊的人學,華爲的不少管理者,修養和能力超強,在平時和他們一塊兒工做的一點一滴中,若是你細心去觀察和體會,收穫實在能夠很多。好比說,有一段時間,我每週參加IT部門幹部例會時,你們講得差很少了,該由領導做判斷和決策、作工做安排以前,我就會猜,領導可能會作有什麼判斷、會作什麼決策,特別是有些事情充滿矛盾和衝突,須要權衡時。

一開始十猜九不中,而且不少見解別人說出來以後以爲耳目一新、不勝佩服。因而就去想他爲何會這樣判斷和決策,背後作的功夫是什麼,慢慢地本身處理相似問題的思路也比較開闊了。另外、別人在管理中犯的錯誤,也是本身學習的好機會,本身犯錯誤本身是不容易覺察的,但別人犯錯誤本身能夠覺察,而後能夠警醒本身避免相似錯誤。

後來,作數據中心經理、技術支持經理、IT基建經理、系統運做副總監,變作邊學,作團隊管理、作考覈、作流程優化,應對種種難題:如用戶嚴重不滿、工做頭緒繁多流程亂來、資源嚴重緊張、骨幹員工要離職、刺頭員工提種種要求、部門骨幹之間文人相輕、部門之間配合大起衝突、末位淘汰等等等等,逐漸逐漸對管理的體會愈來愈深,對管理的重要性認識愈來愈深。

應對這些難題,當時真是殫精竭慮,有時甚至痛苦不堪。但我過後的體會是,凡是本身在感受嚴重受挑戰、成天鬧心痛苦的工做階段,每每是本身能力和心態進步比較快的階段,而有時候工做一切都已擺平、風平浪靜,能夠悠哉遊哉的時候,半年過去,發現本身一無所得,毫無建樹,其實心裏深處更加焦慮和痛苦。我後來總結過不少管理工做的要點和戒律,也總結了一句話,叫作「成功人士就是常常成功地跟本身過不去的人士」。

2003年下半年,數據中心建成後,IT運做這一塊,在多年的朝不保夕以後,終於有點風平浪靜的意思了,爲了「跟本身過不去」,其實也是爲了本身的興趣,我向領導申請去信息安所有並獲得了批准。當時業界還處在冬天時期,華爲在冬天時期,不但面臨競爭對手的威脅,更嚴重的是面臨內部的威脅,屢屢爆發的重大產品、商務信息泄密,給公司形成了重大的損失,信息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也觸發了公司最高領導層對信息安全工做的超級重視。

信息安全工做是是一個基本純防守的工做,防守戰線太長太長,整個系統的防守強度取決於最薄弱環節,而攻擊者卻能夠集中資源,只要攻其一點便可。我到信息安所有,發現咱們的管理體系、政策體系通過幾年的努力,已經有必定的建樹,而技術方面的能力倒是很薄弱的環節。所以,重點在此方面開展了工做。幾年以內,咱們部署了不少防禦系統,也培養了一批人,在我離開信息安所有時,總體上應該講有了較大的改變。

調到信息安所有工做期間,其實給我最深的體會是跨部門的合做,在原來部門時,信息安所有也常常來「煩」我,個人反應常常的是排斥和不滿,到了信息安所有後,變成常常是我得去「煩」別人,而且咱們部門是特別討人「煩」。如何取得他人的合做?是一直來磕磕碰碰的難題。好比SPES開發和推行這個大項目,要「煩」的人實在太多了:數據中心、網絡部、PC、海外IT、研發信管辦、銷服信管辦、採購、發貨、進出口部、物流、各國表明處、公司各級領導、最終用戶等等。在不斷地「煩」人的過程當中,我總結出了一套「合做方法論」,有不少道道,不過最終總結起來,一句話簡單說就是「若是你老是抱怨別人跟你不合做的時候,問題必定是出在你本身身上。」

03年末,當時業界連續幾回蠕蟲的發做,部門幾個技術人員一直在討論如何搞一個方案對付這個問題,咱們設想了種種可能性,最後部門技術大牛季昕華提出一個設想:把客戶端的軟件和網絡上的設備聯動起來來控制蠕蟲,而且作了一個頗有意思的膠片,把對付SARS的手段用來對付蠕蟲了。我一會兒被這個新穎的設想所吸引,後來我在此基礎上與你們屢次討論進一步擴展了概念,提出了策略強制系統的概念。爲了讓咱們的設想可以付諸現實,我在部門其實並未受權的狀況下,偷偷搞了幾我的,花了半年時間把POC系統作了出來。

POC系統剛出來,咱們就聽到了CISCO在04年中發佈了其SDN/NAC產品概念,跟咱們的思路很是接近,這給了咱們很大的信心,後來我乾脆主動請纓,放棄其餘管理事務,全職投入到組建一直開發隊伍,開發SPES產品中去。最終咱們產品開發成功了,在公司全球100多個國家6萬多員工大規模的推廣也成功了,而且在公司內部良好運行至今。這件事給我最大的啓示是:咱們要有信心、要敢作,CISCO並不可怕。說老實話咱們是一支很土八路的隊伍,也不屬於公司的研發體系,咱們這支土八路的隊伍,坐了2年冷板凳,磨啊磨啊,最終還真磨出來一個還不賴的東西。

2004年末,在磨出來這個東東以後,咱們又開始張羅產品認證、組織市場活動、策劃訂價及銷售策略、尋求多方合做、建設支持體系等,在咱們通過艱苦的市場拓展,客戶已經開始廣爲感興趣並已經造成幾單實際銷售的狀況下,公司因爲政策問題,爲了確保資源最大限度投放到公司內部工做以支持公司海外市場的大發展,叫停了咱們真正作成對外銷售的產品,雖然我理解公司的大方針,但這個決定仍是讓我很是痛心,不然我相信今天這個產品頗有可能已獲得更大的發展。前不久我去北京出差,跟一個公司產品的代理商偶爾聊天,他不知道我是SPES的主要負責人,大大的吹了一通咱們的東東並很可惜爲何不賣,不由讓我又喜又悲。

轉眼工做十年了,在華爲的十年,正是華爲從名不出專業圈子到如今成爲路人皆知的大公司,高速發展的十年,見證了公司多年的奮鬥歷程。也投身其中,在大潮中邊學邊游泳,走到今天。如今我要離開公司了,準備去開始新的事業,接受全新的挑戰,我將要去作的事情,風險很大,頗有多是九死一輩子,九死後還能不能有一輩子,也難說。在開始新的事業以前,想起了對過去的十年作個一個詳細的總結。在一個象華爲這樣高速發展的大企業工做,有時是一種煉獄般的鍛鍊,若是我可以總結十年的經驗和教訓,從中學到關鍵的作事、作人的道理,我想對未來必定大有益處。

這些年來有些人離開公司,寫一些東西或書,對公司指手畫腳、評頭論足、指點江山,對公司的高層領導逐個點評一番,我我的感受除了帶來一些娛樂價值,還有什麼益處呢?公司照樣在發展,發展的背後,6萬人種種夢想、努力、貢獻、犧牲、奮鬥、抱怨、不滿、沉澱、離去、但願、失落;發展的背後,種種機會、重大決策、危機、失誤等等的內在邏輯又豈是局外人說得清楚?我不想多說公司,只是想對本身的工做經歷好好反思反思,想一想本身作了什麼努力,作了什麼貢獻,作了什麼本身最高興、作了什麼本身最受益、學到了什麼?

總得說來,我在華爲的十年是懵懵懂懂過來的,當初我好像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沒有詳細的規劃,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作好。經過本身的總結和反思,未來我但願本身可以更加有規劃、更加清晰一點。

大概想了想,我以爲有如下幾點,是這些年深有體會的經驗和教訓,值得從此再發揚。

1、「從小事作起,學會吃虧,與他人合做」,這是研究生畢業前最後一堂課,電子電路的老師最後送給咱們幾句話,雖然我忘了這位老師的名字,但這幾句話卻至今銘記。在華爲的工做實踐,愈加感覺到這簡單的幾條的道理深入。從小事作起不是一直知足於作小事,也不是誇誇其談好高騖遠。學會吃虧不是忍受吃虧,是不斤斤計較於一時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氣關鍵時候的放棄。

2、「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咱們不少的成功,來自於敢想,敢作,就象我第一次接到問題單,根本不懂,但敢去試,敢去解決,還真的解決了;就像咱們作SPES,即便沒人、沒技術、沒積累,還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作,咱們也敢作,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懼權威,也取得了成功。固然,這不僅是盲目的膽大,心大還意味着積極地關注廣大的外部世界,開闊寬容的心胸接受種種新鮮事物。

3、「好好學習,每天向上」,這句話用來形容對IT人的要求,最貼切不過了。真正的成功者和專家都是「最不怕學習」的人,啥東西不懂,拿過來學唄。咱們IT如今有個技術大牛譚博,其實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從外行經過學習成爲超級專家的,他本身有一次跟我說,當年一開始作UNIX系統管理員時,看到#提示符大吃一驚,由於本身用過多年在UNIX下搞開發都是%提示符,從未有過管理員權限。

看看專家的當初就這水平!當年跟我作備份項目時,我讓他研究一下ORALCE數據庫時點回退的備份和恢復方法,他望文生義,覺得數據庫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同樣的,這頗有點幽默的味道了,但他每天早上起來,上班前先看一小時書,多年積累下來,如今在系統、數據庫、開發等多個領域已成爲沒人挑戰的超級專家了。可是,學習絕對不是光從書本學習,其實更重要的是從實踐工做中學習,向周邊學習。

好比說我在華爲以爲學到最重要的一個理念是「要善於利用逆境」,華爲在冬天的時候沒有每天強調困難,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機會扭轉全球競爭格局」並真的取得成功,若是沒有這個冬天,華爲可能還要落後業界大腕更多年份;華爲在被CISCO起訴時沒有慌亂,而是積極應對,利用了此次起訴達到了花幾億美金可能達不到的提升知名度的效果。等等這些,把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境遇反而轉化爲成功的有利條件,對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入,也對公司高層十分佩服。

4、敢於實踐,敢於犯錯,善於反思。不少事情知易行難,關鍵是要有行動,特別是管理類的一些理論、方法、觀念。空談、空規劃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實際把它作出來,作出來後不斷反思改進,實實在在最有說服力。沒有實踐中的反覆演練和反思,即便是人人皆知的東西要作好都其實不容易,舉個小例子,好比作管理者要會傾聽,我想華爲99.9%的管理者都很懂這一點,但實際作的如何呢?華爲有多少管理者作到了不打斷別人講話?不急於下結論給定義?不急於提供解決方案?有多少管理者可以作到天然地引導對方表達?問問對方感覺?確認本身明白對方?

5、要有方法、有套路,對問題系統思考、對解決方案有戰略性的設計。在前幾年的工做中,因爲取得了一點成功,技術上也有了一點研究,就開始夜郎自大起來了,後來公司化重金請來了大批顧問,一開始對有些顧問還真不怎麼感冒。後來幾年公司規模愈來愈大、IT的複雜性愈來愈增長的狀況下,逐漸理解了不少。西方公司職業化的專家,作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論、有套路,甚至於如何開一個會都有不少套路,後來我對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興趣,本身總結出了很多套路並給部門的骨幹培訓和討論。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下,不少問題已經不能就事論事來研究和解決,很是須要系統性的方法和戰略性的眼光。對於一個組織的運做來說,制度和流程的設計尤爲須要這一點。愛恩斯坦說過: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we created them.

6、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公司大了,人多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隨波逐流、不深刻業務的境地,而看不到問題和危險。專家有過一個研究,雪崩發生時,通常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不多有單我的的受害者,緣由很簡單,單我的在雪崩多發地會至關當心和警覺。但一個羣體,羣體越大,每一個個體就會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斷,但現實是無論羣體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所以我以爲在大的機構裏,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尤其重要。

7、少抱怨、少空談、積極主動,多幹實事。我曾經是個抱怨不少的憤青,常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做使得我有所轉變,由於知道了抱怨是最無濟於事的。世界上永遠有不完美的事情,永遠有麻煩,惟一的解決之道是面對它,解決它。作實實在在的事情,改變咱們不滿的現狀,改變咱們不滿的本身。實際上也有不少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咱們本身一手搞出來的,好比社會上很常見的是高級幹部退下來了,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態炎涼,若是好好去探究一下,緣由極可能是他權位在手春風得意時不可一世、視他人如糞土形成的。

8、對職業負責、對目標負責,對本身負責,成功者每每自覺自律、信守承諾、心無旁騖。大企業確定會有績效考覈、會有論功行賞、會有KPI、會有領導指示、甚至會有一點企業政治,但若是咱們片面地追求考覈成績、片面追求KPI指標、片面追求權錢利益,片面地對上負責、對別人負責,而不對本身負責、不對本身的目標負責,失去工做的使命感、責任心、熱情和好奇心,必將不能達到本身的最佳境界。而一個企業如何可以成功營造一個環境,讓每一個個體儘可能發揮到最佳境界,企業也會望風披靡。

9、多點人文修養和審美情趣,看起來與工做不怎麼相關,其實太相關了。傑出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對美的境界的追求,最偉大的科學發現,每每蘊涵着秩序、簡潔和美。缺少一點審美的追求,什麼UGLY的事情都敢作、不擇手段、凡事湊合,一點都不「高雅」,必將不能長久。

10、「你們好,纔是真的好」,關注人,幫助人,真誠待人,厚道作人。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因爲媒體的做用,過度渲染了人與人之間日益冷漠、詭詐的關係,但實際的社會、社區可能真的不是那麼回事,起碼我來華爲以前,對一個大企業中工做的人事關係開始還有點未知的恐懼,但實際上在這個集體中的感受幾乎人人都能開放、真誠相待,關係融洽和諧。因此關鍵是咱們本身要可以真誠對待他人,在與他人互動中將心比心。固然,工做中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衝突也是沒有必要去避免,甚至不少衝突對組織來說,是大有益處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後感情每每更好。只要咱們掌握兩大原則:1)對事不對人,2)與人爲善。就確定能把適度的衝突引導到對本身、對組織都有利的方向。

11、開放和分享的態度,在一個高科技公司工做,若是報着保守和封閉的心態,成長確定會受阻。

12、作好時間管理。在華爲工做十年,3650天,工做日3000天左右,這些時間是否是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產出的工做時間究竟有多少,實在值得懷疑。時間管理是我在華爲工做當中最大的教訓之一,可能也是公司總體性的問題,工做缺少計劃,常常是面臨不斷的被打斷;或者是不斷去打斷同事下屬;或者是不斷的會議、討論,佔去絕大部分的時間;或者是被本身的興趣所牽引,花大量時間搞一些不着邊際的事情;或者是花不少時間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把很難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而後被迫倉促行事。如今回想,若是真的能管理好這十年時間,我以爲成就應該大不少。

在華爲的十年,還有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是結識無數優秀的同事、朋友,他們給予我不少啓發、給予我無私幫助,要感謝無數給予過我幫助、啓發的人:

首先感謝個人師傅王忠寧和二師傅祈宇,是他們帶着我走上了工做崗位的第一步並真誠地幫助我。或許是因爲左手有六個手指頭的緣故,師傅個性偏執,牢騷滿腹,與不少人合不來。但我跟他一年多,一塊兒抽菸、一塊兒在冰冷的機房喝冰冷的可樂、一塊兒發牢騷、一塊兒到路邊小攤吃炒米粉,無話不談,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對本身的事情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剛直的個性給了我深深的感染。他終身未婚,在99年不幸患肝癌離世。去世前幾天,我去醫院看他,給他送了一朵鮮紅的玫瑰花,但願他可以把花獻給他喜歡的、住院期間給他很好照顧的護士,他很是高興。

感謝個人老領導許總,剛到部門時他給咱們作ERP培訓,咱們班上全部的人都皺着眉頭很痛苦,由於都聽不懂他的諸暨話。而我大喜,由於我也是浙江諸暨人。做爲公司元老級人物,許總這麼多年來工做激情絲絕不減,讓人佩服;許總常常罵咱們,甚至狗血噴頭,但他也是最常常請咱們吃飯的領導,點菜的水平很高,酒德很好。也感謝曾經做爲我領導的郭總、袁總、李總、胡總、洪總、周總、陸總、付總等,他們給予我太多機會、給予我太多寬容,我從他們身上也學到不少不少。

感謝太多同事和下屬,無論是還在華爲或者已經離開的,曾經爲了支撐咱們的工做目標,他們承擔太多壓力、默默付出太多。科技園咱們的機房值班人員鄧迅雷,每天晚上徹夜坐在冰冷而空氣很差的機房裏,爲了防止老鼠咬斷網線,想了種種辦法捉老鼠。周振惠老婆在醫院生孩子,他卻半夜在公司加班處理自動倉庫的緊急問題。EMAIL系統出問題內存泄漏,在找到根源以前,向陽連續2天24小時坐在電腦前監視和及時重啓服務。WDGL服務器幾百G數據所有丟失,沈勇偷偷摸摸、吭哧吭哧折騰了半個多月,借信用卡從美國自費買了軟件,最終終於把數據恢復回來,避免了一場IT的災難。

SPES開發組,一開始基本是在師出無名失敗風險極大的狀況下,成年累月日夜奮戰,幸虧後來胡總據理力爭鼎力支持,才終於搞出來一點土土的東西。SPES在海外實施時,柯曉宇在埃及去機場遇車禍,清醒過來第一反應是趕忙再找車去機場,不然誤機了耽誤下一個地區的實施。吳櫓曉楠等人,瞞着家人和老婆,搶着要去伊拉克,還覺得那兒能夠搞支AK47玩玩。孫穎單身女將,獨闖歐亞諸國,李晶顧磊在孟加拉上吐下瀉,打電話回來講話的力氣都沒有,照樣圓滿完成超出預計複雜度的任務。還有小宋、小曹、周訊、老翟、老劉、家漢、牟頭、老葉、陳君、伏朝陽、李斌、小麥、張華彥、齊燕英、魯飛、閔朋、曾宇斌、鄧湛、鍾美琴等等等等……,一回憶太多太多撲面而來,真是不能一一列舉。

感謝咱們部門全部默默無聞、給予咱們無數幫助的祕書MM,小吳、小關、梁、沈、肖、王、龍等等,特別感謝我97年剛到公司時的祕書李麗東,作事雷厲風行,我新員工剛報到時用一臺電腦沒多久,有個老員工過來講這個電腦是他的,他要拿走。我趕緊向許總求救,許總聽完個人彙報後,擡起頭:「嗯,咱們部門的電腦怎麼管理怎麼這麼混亂?必須加以改進了!」以後一時沒下文,我也不知道怎麼辦,灰溜溜回到了座位上發愁,看到小李起身慢慢走到那個老員工前面,劈頭蓋臉狂罵一頓,不知道說了些啥,走回來時,拍拍我肩膀「徐家駿,搞定了」。當時我對她崇敬不已,簡直須仰視可見。以後有一天,她上班的時候叫我,「徐家駿,到我家去一趟」,我樂呵呵的去了,把她的一臺破24寸電視機從蛇口的一端搬到了另外一端的修理站,固然,這算是外出公幹!

感謝若干多的供應商銷售和支持人員、顧問,多年來我有時把他們逼得走頭無路。DEC的羅輝、SUN的李建文、IBM的GARY、ORALCE的張力、高波等等等等,都是我崇拜的大牛,從他們我學到了不少不少。我最佩服的張力有一個本事無人能及,他能端端正正地坐着,手放在鍵盤上,頭直直得好像在盯着屏幕,而後睡着而且打很大的呼嚕。

98年咱們系統從10.6升級到10.7,我陪着他一口氣幹了30個小時,中間偶爾等系統在跑,他就這樣睡着了。我盯着系統,一跑完就叫他,他眼睛一睜,手就開始動了,中間遇到重重難關,他都鎮定自若,很帥,頗有大將風度。升級完後,我跟他去海景酒店房間休息,我也學他,在洗澡的時候睡着了,從浴缸裏咣噹摔到了外面地上,他煞有介事的衝過來「幹啥幹啥呢?這麼大動靜!」。

感謝在我喝醉稀巴爛時半夜扶我一直到家裏的王濤,感謝在我發高燒一人倒在中心醫院重症搶救室時前來救個人老羅、建新,老羅陪我一晚上後次日又正常來上班了,而且晚上又加班了;我一直但願本身也有他那牛同樣的金剛不壞之軀。還有他太太,細緻入微,給我買了各類必要的住院物品,在困難之中倍感溫暖。

感謝個人父母,他們大半輩子都在極艱苦、極勤奮、又是快樂中度過,他們給了我最無私的愛,也給了我最大的寬容和自由。從初中開始,凡是有個人重大決定,他們都讓我本身作主。初中考高中,冒着沒學上的風險,我要考縣裏的中學,他們支持我。考大學,他們說「清華是好的,北大是好的,科大也是好的。」,大學畢業找工做,他們說「聯想是好的,方正是好的,考研也是不錯的」,研究生畢業,他們說「華爲是好的。」雖然他們沒據說過華爲,只知道是家民營企業不大保險。找老婆時他們說「這個媳婦真好。」,而且要求我不準欺負她,而不顧實際狀況真好相反。

感謝個人太太,雖然欺負我,但對個人工做和全部怪念頭都理解和支持,我工做太忙過,也發燒過PDA、發燒過智能手機、發燒過鋼琴、發燒太小提琴、發燒過APPLE,有時候回家陪這些「小情人」比陪她的時間多,她都能諒解。她對金錢和名譽經常很不在意,家庭財務也一塌糊塗。不過作事雷厲風行、執行力超強,我剛提離職,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咱們的房子賣掉了。

感謝個人女兒,雖然她纔不到二歲,但她帶給我和太太的快樂和幸福簡直難以描述。在養育她的過程當中,咱們自身不斷學習、反思,也獲得很大的提升,小孩的成長也是咱們父母從新成長一次的機會,在與她互動的過程當中,我以爲最主要的不是我和太太教育她,而是她教育咱們,她觸發了咱們更好地去面對、體會、反思、感悟生活和人生,而且她也觸發了我不少關於管理的深刻思考,感受育兒和管理不少方面真是很相通的。爲此我還專門開了一個博客,把本身對於兒童教育、管理等的感悟記錄下來。

最後感謝公司老闆,給咱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工做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咱們努力過、奮鬥過、沮喪過、抱怨過、成功過、快樂過。咱們從一個土老冒逐漸成長爲一個職業人。真心說聲謝謝!但願公司變得愈來愈強大,愈來愈成爲中國人在世界上的驕傲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