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了個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4.8.5.tar.gz linux
解壓tar zxvf 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4.8.5.tar.gz windows
進入解壓縮後的目錄 centos
執行 ./configure app
結果報錯: ui
Basic XLib functionality test failed!
You might need to modify the include and library search paths by editing
QMAKE_INCDIR_X11 and QMAKE_LIBDIR_X11 in /.... spa
查了下,原來是缺乏依賴的類庫, htm
大多數是建議安裝這幾個庫: 開發
libX11-dev libXext-dev libXtst-dev get
不過我用的是centos系統,yum install 這幾個庫都找不到,原來以上的幾個類庫都是debian系列的系統,好比unbuntu之類的系統使用的包,執行sudo apt-get install libX11-dev libXext-dev libXtst-dev便可。 qt
而redhat系列的系統其實也有對應的庫,只是名字不一樣而已,參考了這篇文章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8/68249.htm
原來也挺簡單,執行命令:yum install libX11-devel,libXext-devel, libXtst-devel便可。
這下./configure就沒有錯誤了。
而後按照提示執行gmake開始編譯。。。漫長的過程,已經執行了一個小時了,還在繼續,看其餘人的說明裏須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看來我能夠洗洗睡了,等明早醒來總能編譯完成了吧! 但願不要出錯,明天再繼續gmake install...
繼續...
實際過程比當初想的要快,編譯大概用了1小時40分鐘完成,執行qmake install 也用了快10分鐘才搞定。
咱們的項目想在windows上開發qt的桌面應用,而後快速在linux機上編譯運行,第三方類庫先不考慮,簡單在windows下的qt creator中建立了一個最簡單的gui application,編譯運行,而後拷貝project文件夾到編譯好qt everywhere的機器上,執行qmake -o Makefile ***.pro ***.pro爲工程文件名,生成linux平臺下的Makefile,再執行make則生成linux平臺下的可執行文件。固然實際遷移過程會複雜得多,第三方類庫的使用會影響平臺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