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fdisk分區

一.硬盤接口
    從總體的角度上,硬盤接口分爲IDE、SATA、SCSI和SAS四種,IDE接口硬盤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服務器,
SCSI接口的硬盤則主要應用於服務器市場,而SAS只在高端服務器上,價格昂貴。
二.硬盤種類
    SATA硬盤:用SATA接口的硬盤又叫串口硬盤,是之後PC機的主流發展方向,由於其有較強的糾錯能力,錯誤一經發現能自動糾正,這樣就大大的提升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新的SATA 使用了差動信號系統"differential-signal-amplified-system"。這種系統能有效的將噪聲從正常訊號中濾除,良好的噪聲濾除能力使得SATA只要使用低電壓操做便可,和 Parallel ATA 高達5V的傳輸電壓相比,SATA 只要0.5V(500mv) 的峯對峯值電壓便可操做於更高的速度之上。"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峯對峯值'差模電壓'"。通常轉速可達7200轉/分。SCSI硬盤:SCSI硬盤即採用SCSI接口的硬盤。 優勢:SCSI接口具備應用範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它因爲性能好、穩定性高,所以在服務器上獲得普遍應用。缺點:因爲SCSI硬盤價格很是昂貴,因此通常的PC是不會使用SCSI硬盤。 通常轉速可達10000轉/分。html

三.分區符認識vim

    LINUX規定:邏輯分區必須創建在擴展分區之上,而不是創建在主分區上安全

    分區做用:服務器

    主分區:主要是用來啓動操做系統的,它主要放的是操做系統的啓動或引導程序,/boot分區最好放在主分區上工具

    擴展分區不能使用的,它只是作爲邏輯分區的容器存在的,先建立一個擴展分區,在拓展分區之上建立邏輯分區;咱們真正存放數據的是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大量數據都放在邏輯分區中。性能

    注意:使用分區工具fdisk對磁盤進行操做,分區,格式化(重點)ui

    注意:主分區+擴展分區 最多隻能有4個this

    擴展分區能夠是0個,最可能是1個spa

    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擴展分區必須首先建立成邏輯分區才能使用操作系統

    邏輯分區能夠是0個 1個 多個
四.文件系統與數據資料
    用戶在硬件存儲設備中執行的文件創建、寫入、讀取、修改、轉存與控制等操做都是依靠文件系統來完成的。文件系統的做用是合理規劃硬盤,以保證用戶正常的使用需求。Linux系統支持數十種的文件系統,而最多見的文件系統以下所示。

    Ext3:是一款日誌文件系統,可以在系統異常宕機時避免文件系統資料丟失,並能自動修復數據的不一致與錯誤。然而,當硬盤容量較大時,所需的修復時間也會很長,並且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證資料不會丟失。它會把整個磁盤的每一個寫入動做的細節都預先記錄下來,以便在發生異常宕機後能回溯追蹤到被中斷的部分,而後嘗試進行修復。

    Ext4:Ext3的改進版本,做爲RHEL 6系統中的默認文件管理系統,它支持的存儲容量高達1EB(1EB=1,073,741,824GB),且可以有無限多的子目錄。另外,Ext4文件系統可以批量分配block塊,從而極大地提升了讀寫效率。

    XFS:是一種高性能的日誌文件系統,並且是RHEL 7中默認的文件管理系統,它的優點在發生意外宕機後尤爲明顯,便可以快速地恢復可能被破壞的文件,並且強大的日誌功能只用花費極低的計算和存儲性能。而且它最大可支持的存儲容量爲18EB,這幾乎知足了全部需求。
五.fdisk管理分區
    fdisk:磁盤分區,是Linux發行版本中最經常使用的分區工具
    經常使用的選項:
    -l 查看硬盤分區表
 參數:

d delete a partition	                    刪除一個分區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列出已知的分區類型
m print this menu	                    幫助
n add a new partition	                    添加一個新的分區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退出不保存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更改分區類型ID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保存並退出

  

(一)靜態添加硬盤(關機狀態)
經過fdisk -l 查看分區是否生效
使用命令fdisk /dev/sd[a-z] 進行分區 其中:a-z 表示設備的序號,如sda表示第一塊scsi硬盤,sdb就是第二塊......
(二)動態添加硬盤(運行狀態)
方法1:

ls /sys/class/scsi_host/                         #查看硬盤數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添加硬盤命令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fdisk -l   #查看硬盤

  

方法2:

cat /proc/scsi/scsi	              #查看設備ID,在最大的ID上加1.每次添加一塊硬盤
例:echo "scsi add-single-device 0 0 4 0" > /proc/scsi/scsi  #添加硬盤
echo "scsi add-single-device 0 0 5 0" > /proc/scsi/scsi
fdisk -l

  

六.分區的做用

    防止數據丟失:若是系統只有一個分區,那麼這個分區損壞,用戶將會丟失所的有數據。

    增長磁盤空間使用效率:能夠用不一樣的區塊大小來格式化分區,若是有不少1K的文件,而硬盤分區區塊大小爲4K,那麼每存儲一個文件將會浪費3K空間。這時咱們須要取這些文件大小的平均值進行區塊大小的劃分。

    數據激增到極限不會引發系統掛起:將用戶數據和系統數據分開,能夠避免用戶數據填滿整個硬盤,引發的系掛起


添加一塊硬盤進行分區操做流程:
#1.檢查環境
     getenforce


#2.分區

fdisk -l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fdisk -l fdisk /dev/sdb fdisk -l

 

#3.格式化
   mkfs.xfs /dev/sdb1


#4.掛載
   mkdir /work
   mount /dev/sdb1 /work/


#5.永久掛載
   vim /etc/fstab
   ###############
   /dev/sdb1 /work xfs defaults 0 0
   ###############


#6.重啓驗證
   reboo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