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阿里開源RPC框架Dubbo的源碼,順帶梳理了一下其中用到的設計模式。下面將逐個列舉其中的設計模式,並根據本身的理解分析這樣設計的緣由和優劣。html
責任鏈模式在Dubbo中發揮的做用舉足輕重,就像是Dubbo框架的骨架。Dubbo的調用鏈組織是用責任鏈模式串連起來的。責任鏈中的每一個節點實現Filter
接口,而後由ProtocolFilterWrapper
,將全部Filter
串連起來。Dubbo的許多功能都是經過Filter
擴展實現的,好比監控、日誌、緩存、安全、telnet以及RPC自己都是。若是把Dubbo比做一列火車,責任鏈就像是火車的各車箱,每一個車箱的功能不一樣。若是須要加入新的功能,增長車箱就能夠了,很是容易擴展。java
Dubbo中使用觀察者模式最典型的例子是RegistryService
。消費者在初始化的時候回調用subscribe方法,註冊一個觀察者,若是觀察者引用的服務地址列表發生改變,就會經過NotifyListener
通知消費者。此外,Dubbo的InvokerListener
、ExporterListener
也實現了觀察者模式,只要實現該接口,並註冊,就能夠接收到consumer端調用refer和provider端調用export的通知。Dubbo的註冊/訂閱模型和觀察者模式就是天生一對。設計模式
Dubbo中還大量用到了修飾器模式。好比ProtocolFilterWrapper
類是對Protocol類的修飾。在export和refer方法中,配合責任鏈模式,把Filter組裝成責任鏈,實現對Protocol功能的修飾。其餘還有ProtocolListenerWrapper
、 ListenerInvokerWrapper
、InvokerWrapper
等。我的感受,修飾器模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用它能夠方便地擴展類的功能,並且對用戶無感,但另外一方面,過多地使用修飾器模式不利於理解,由於一個類可能通過層層修飾,最終的行爲已經和原始行爲偏離較大。緩存
CacheFactory
的實現採用的是工廠方法模式。CacheFactory
接口定義getCache方法,而後定義一個AbstractCacheFactory
抽象類實現CacheFactory
,並將實際建立cache的createCache方法分離出來,並設置爲抽象方法。這樣具體cache的建立工做就留給具體的子類去完成。安全
ProxyFactory
及其子類是Dubbo中使用抽象工廠模式的典型例子。ProxyFactory
提供兩個方法,分別用來生產Proxy
和Invoker
(這兩個方法簽名看起來有些矛盾,由於getProxy方法須要傳入一個Invoker對象,而getInvoker方法須要傳入一個Proxy
對象,看起來會造成循環依賴,但其實兩個方式使用的場景不同)。AbstractProxyFactory
實現了ProxyFactory
接口,做爲具體實現類的抽象父類。而後定義了JdkProxyFactory
和JavassistProxyFactory
兩個具體類,分別用來生產基於jdk代理機制和基於javassist代理機制的Proxy
和Invoker
。網絡
爲了讓用戶根據本身的需求選擇日誌組件,Dubbo自定義了本身的Logger接口,併爲常見的日誌組件(包括jcl, jdk, log4j, slf4j)提供相應的適配器。而且利用簡單工廠模式提供一個LoggerFactory
,客戶能夠建立抽象的Dubbo自定義Logger
,而無需關心實際使用的日誌組件類型。在LoggerFactory初始化時,客戶經過設置系統變量的方式選擇本身所用的日誌組件,這樣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app
Dubbo consumer使用Proxy
類建立遠程服務的本地代理,本地代理實現和遠程服務同樣的接口,而且屏蔽了網絡通訊的細節,使得用戶在使用本地代理的時候,感受和使用本地服務同樣。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