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討論了傳感器微量電流測量電路基本要求,再討論另外一種重要測量電路:毫伏電壓測量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不就是測量電壓麼?拿個萬用表來誰不會用?
且慢!電化學儀器之因此值幾萬銀子,確定不是萬用表能替代的。電化學與通常固體電路不一樣,關鍵在於它的電流-電壓關係是靠電極表面與溶液中分子離子的電子交換來實現並維持的。要想測量電極表面平衡態的電荷積累狀態(相間電位),就必須用電流等於零的方式來測量,這自己違反歐姆定律,沒有電流是測不到電壓的,那又如何實現測量?
實際生活中,要求測量電路自己具備極大電阻,以電流接近與零的方式來完成測量,使測量時流過的電流所消耗的電極電荷相對於電極表面的整體平衡態能夠忽略不計,不會明顯擾動電極表面狀態。
上面這句話含義其實很深,注意!電壓自己是非加和量(這個術語一時間想不起來了,Intensive quantity),與電極表面積無關,可是電極表面積倒是加和量(extensive quantity),電極表面積越大,所能容許的測量電流就越大,因此在儘量狀況下(例如測試液體體積不受限制時),電極面積越大越好,可以下降對測量電路的要求。
下面是一個原理電路,使用一個高輸入阻抗的運算放大器直接實現毫伏電壓測量,想要可靠測量毫伏電壓,測量時的微量放電就可能使整個測量結果失效,因此須要測量電路的輸入阻抗大於10-14歐姆以上(這個量值也是直接從歐姆定律得來的)。ide
第一個運算放大器(高輸入阻抗)直接測量pH電極與參比電極之間的電壓差,第二個放大器將電壓符號轉換一下輸出至顯示器。理論上說原理與萬用表沒什麼區別,主要是對測量電路輸入阻抗的要求極高,不能有電流流過,不然形成電極放電,就測不許了。
再就是毫伏電壓測量受環境干擾極大,必須有足夠消除噪音的措施。表如今上面電路中,就是多處電容的使用。
再就電極表面現象解釋一下,離子選擇電極的毫伏測量是對錶面相間電位的測量,以下圖所示。這是一個電極表面(或玻璃膜表面)在溶液中,因爲離子積 累所產生的電容效應。若每個正負離子對錶明一個單位電位差,則單位面積上的全部離子對的代數和(電荷密度)就是外電路測量所得電壓。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