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 概述

1.GRE:封裝比較大,比較佔用帶寬
2.IPV6INip:封裝比較小,配置簡單
3.6to4:配置麻煩,封裝比較小安全

IPv4的侷限性

從地址空間角度 IP地址空間的危機由來已久,並正是升級到IPv6的主要動力
從技術實現角度 IPv4地址分配雜亂無章,沒有層次性,網絡設備須要維護龐大的路由表項。IPv4包頭過於複雜,使得網絡節點處理的效率不高.NAT:破壞了Internet端到端的網絡模型。
從配置難易角度 對於IPv4節點的配置比較複雜,讓不少普通用戶無所適從(但普通用戶會去敲地址??)
從安全角度 IPv4在網絡層沒有安全性可言,安全性一直被認爲是由網絡層以上的層負責服務器

IPv6的優越性

從地址空間角度 超大的地址空間
從技術實現角度 IPv6包頭簡單,經過擴展包頭技術可實現之後的新技術擴展;全球可達性,不須要再用NAT;全球從新部署,有規劃,易於實現聚合
從配置難易角度 能自動配置,實現即插即用;方便的進行重編址
從安全角度IPsec網絡

IPv6地址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地址表示法

IPv6地址128位
IPv6地址用十六進制表示,分爲8個字段,中間用「:」隔開
2001:0da8:0207:0000:0000:0000:0000:8207
字段若是是以零開頭則零能夠省略,全零的段可用「::」表示(只能出現一次)
同一個地址可使用不一樣的表示法
2001:0da8:0207:0000:0000:0000:0000:8207
2001:da8:207:0:0:0:0:8207
2001:da8:207::8207ide

地址格式

冒號分十六進制=>IPv6 fe80:fe80:9038:ba6a:5aa1:ed13:ed13:ed13性能

地址分類

單播地址:unicast 一對一
IPv6 概述
組播地址:multicast 一對多 FF00::/8,找到FF開頭的地址便可
IPv6 概述
全球單播地址:公有地址,並非IPv6的全部地址,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地址塊
2000::/3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3
本地站點地址:私有地址,相似IPv4中的19二、17二、10私有網段,FEC0::/10
本地鏈路地址:local-link address ,IPv6環境下路由器或網絡設備容許在同一接口下
部署多個地址,這樣的話,v6接口就沒有惟一標識。運行協議時
須要惟一標識的,此時便經過本地鏈路地址來惟一標識接口。FE80::/10
爲什麼須要link-local
在一個接口能夠配置不少IPv6地址,因此學習路由就有可能出現不少下一跳。因此出現Link Local地址惟一標識一個節點。在本地鏈路看到下一跳都是對端的Link Local地址。
在網絡從新編址過程當中,節點和路由器的Link Local地址不會發生變化,能夠很容易地作一個修改,不用擔憂網絡不可達。
在IPV6中,無狀態自動配置機制使用EUI-64格式來自動配置IPV6地址
所謂無狀態自動配置是指在網絡中沒有DHCP服務器的狀況下,容許節點自行配置IPV6地址的機制。
EUI-64的構造規則--根據接口的MAC地址再加上固定的前綴來生成一個IPV6的地址
工做原理:自動將48bit的以太網MAC地址擴展成64bit,再掛在一個64bit的前綴後面,組成一個IPV6地址
1、將48位的MAC地址從中間分開,插入一個固定數值FFFE
0050:3EE4:4C00-->0050:3EFF:FEE4:4C00
2、將第7個比特位反轉,若是原來是0,就變爲1,若是原來是1,就變爲0
0050:3EFF:FEE4:4C00-->0250:3EFF:FEE4:4C00
3、加上前綴--FE80::0250:3EFF:FEE4:4C00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IPV6地址
反轉的緣由:
  在MAC地址中,第7比特爲1表示本地管理,爲0表示全球管理
  在EUI-64格式中,第7位爲1表示全球唯一,爲0表示本地唯一
這也是每一個人電腦都有IPv6的緣由學習

利用gns3實踐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協議

鄰居發現協議NDP

使用ICMPv6報文實現如下功能
地址解析
跟蹤鄰居的狀態
無狀態自動配置
重複地址檢測(DAD)
路由器重定向
IPv6 概述
這種實際上是組播包,而不是廣播包
IPv6 概述測試

地址解析過程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靜態/默認路由部署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部署動態路由

部署RIPng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RIPng採用UDP 521端口 ;RIPng進出口都要增長1(跳數)

IPv6 概述

部署OSPFv3

LSA列表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內容沒啥奇怪的
IPv6 概述
IPv6 概述優化

IPv6過渡

IPv6和IPv4過渡實驗

IPv6 概述

IPv6網絡部署三個階段

IPv6 概述
三種過渡技術
雙協議棧技術
IPv6 概述
設備上同時使用IPv4和IPv6協議棧,是其餘過渡技術的基礎。
隧道技術(Tunnel)(本次實驗重點)
IPv6 概述
把IPv6報文封裝在IPv4報文中,IPv6網絡之間穿越IPv4網絡進行通訊,充分利用現有網絡,中間網絡無需升級。IPv6報文做爲IPv4得載荷,或有MPLS承載。
協議轉換技術NAT-P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
做用部署在IPv4和IPv6網絡邊緣,解決IPv4網絡和IPv6網絡互通的問題。
工做原理
相似於傳統NAT,將IPv6地址和IPv4地址互相轉換,並進行協議轉換
NAT-PT設備分配IPv4地址來標識IPv6主機,並向IPv6網絡宣告96位地址前綴信息,用於標識IPv4主機
優勢
能實現純IPv4網絡與IPv6網絡的通訊
缺點
NAT-PT設備是性能瓶頸,存在單點故障
具有 IPv4和IPv6協議轉換功能的轉換設備(節省經費),修改協議報文頭,使IPv4網絡與IPv6網絡可以互通
IPv6 概述設計

實驗部署

部署IPv4使全網聯通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部署兩邊IPv6網絡,保證內網聯通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此時,R1和R2,R4和R5各自爲一個孤島,若想R1和R5通訊,須要經過創建隧道技術,在兩個邊界上執行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抓包分析
IPv6 概述
接着運行OSPFv3,這麼設計有一種Overlay的意味~~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最終結果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至此實驗基本結束,可是在tunnel技術裏面有個優化的性質3d

6 to 4隧道技術

6 to 4隧道技術
發送方與接收方都是雙棧設備
根據6 to 4地址自動建立隧道
IPv6報文被包含在IPv4報文中做爲IPv4的載荷
6to4地址
6to4地址: 2002:ab:cd:xxxx:xxxx:xxxx:xxxx:xxxx(ab cd是用十六進制表示的IPv4地址)
數據的目的地址或者下一跳爲6to4地址,其中包含的IPv4公網地址即爲隧道目的地址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IPv6 概述
封裝簡單,解析容易不少~
測試IPv6網絡兩邊得連通性
IPv6 概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