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是區塊鏈初創公司項目融資的重要方式相似於Kickstarter衆籌,但有不一樣之處(具體在下一節詳述),能夠避開傳統的融資渠道,免去與天使投資或者風險投資人的談判以及漫長的盡調,能夠迅速籌集資金,此外ICO並不等同於股權,公開發行的代幣(Token)可做爲軟件或服務使用及交換媒介。html
第一個ICO項目是 2013年7月的Mastercoin(現改名爲Omni),項目募集了5000 BTC。而近兩年最成功的ICO也是至今爲止除比特幣之外市值最高的數字貨幣項目是2014年7月以太坊(Ethereum), 募集3萬餘個比特幣創下衆籌紀錄。當前市值200億美圓!以太坊把智能合約概念發揚光大,此後無數代幣基於以太坊平臺開發。前端
§ §
ICO的投資方式數據庫
目前大部分區塊鏈項目ICO基於已有數字貨幣平臺的代幣,經常使用平臺是以ETH爲表明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或者爲了提高比特幣交易效能而發行的新數字貨幣,被認爲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 後端
行業內的ICO通常都不涉及股權,由於股權衆籌受法律規定須要申請的,也有一部分ICO涉及到代幣換「股權」或者分成權的狀況。然而絕大部分都屬於產品衆籌,即將來的產品自己運行的時候就須要用到代幣,因此衆籌標的屬於產品自己。如下就以最近募集成功的區塊鏈代幣openANX來講明ICO投資的方法。網絡
一個ICO衆籌項目會有一個網站,在主頁上介紹這個項目的大體狀況,例如如下是OpenANX衆籌主頁上對這個項目的一個歸納說明 –分佈式
「ANX 深信,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統,將主導數字代幣市場 。 咱們已準備就緒,帶領這個邁向將來的演變——經過開發 openANX,一個徹底開源、監管透明的交易系統,充分利用 ANX研發的的科技及其在運營交易系統、基礎配套設施和龐大的用戶網絡所積累的經驗,領導趨勢,成爲行業先鋒。」ide
於此同時會介紹團隊成員狀況及關於這個項目詳細介紹的技術白皮書,投資人根據這些信息對項目有一個初步判斷。post
在通常狀況下衆籌開始時項目只完成初期設計,可能只有原型或者一個簡單Demo,故衆籌時會把項目Roadmap里程碑展示出來,依據項目難度最終產品上線發佈可能須要1年甚至更久。這個信息能夠幫助投資人追蹤項目進度。如下是OpenANX的里程碑表:區塊鏈
絕大部分區塊鏈衆籌是經過其餘數字貨幣而非法幣,OpenANX是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基礎之上的代幣(OAX), 當投資人決定購買OAX時能夠經過ETH進行交換,網站會給出融資規模範圍、交換匯率以及融資截止日期,例如 OpenANX的融資規模大體25000000個OAX,交換匯率是 1ETH = 478 OAX,有了這個數據結合ETH當前價格能夠估算整個項目的法幣融資規模。融資截止日期通常是從衆籌開始後的一個月,若是融資目標達成也能夠提早結束。網站
衆籌另外一個重要信息是融資代幣的分配,這樣投資人能夠很清楚的知道募集資金用途。此外,分配給項目團隊的資金存管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委託第三方託管,另外一種是直接分配到一個公有地址。下圖爲OpenANX的代幣分配方案
在這個例子中,20%的代幣分配給了FoundationTeasury, 普通投資人也有機會把公開募集的代幣(Token Sale)轉化爲具備投票權的股權從而等價於股權衆籌。
代幣具備必定的投機價值,由於具備貨幣的經濟屬性,通常在白皮書中會說明持有這種貨幣的激勵機制或者貨幣供應量曲線,將來的交易價格和這種經濟特性相關聯。通常在衆籌結束後代幣就能夠在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上交易了,然而因爲具備極高的投機性,每每價格波動十分劇烈。
§ §
風險與監管
ICO的投資風險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 項目風險–許多ICO項目初期設立的時候在技術或市場上並不成熟,不少不能達到項目規劃的預期產品未能如期上線;
· 欺詐風險– 和普通衆籌同樣,參與ICO的公司用虛假宣傳騙取投資人資金並不會開發產品,因爲監管的空白每每這種騙局很難挽回投資人損失;
· 操做風險– ICO融資規模愈來愈大已經成爲黑客重點攻擊目標。例如,TheDAO ICO衆籌創造了1.5億美圓融資打破了當時的紀錄,隨後一個月即被黑客攻克形成很大的損失。
目前全世界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幾乎爲空白。因爲ICO不一樣於IPO,ICO的透明度一般低於股票IPO,經過股票上市須要大量的監管和規劃,須要提交不少報告及完成許多流程。但隨着融資規模的擴大伴隨着大量風險的彙集,美國證監會(SEC)開始關注ICO衆籌,很多衆籌項目爲了規避將來監管或法律風險每每禁止美國公民投資。另外一方面,很多初創公司也在募集資金的初始階段設立「監管友善」的規則。中國對於此類衆籌並沒有明確的監管指引,但相信將來規範市場也是大勢所趨。
區塊鏈至關於一個公司的產品(固然沒這麼簡單)
ico至關於公司上市發行股票,募集資金
能夠把區塊鏈理解成一門技術 就像是一個存在於互聯網中很大的分佈式數據庫(記錄着每次交易的相關信息)
而ICO是是一種新的融資方式,有點像IPO, 起源於幣圈。創業團隊須要經過區塊鏈技術來實現一些落地的項目,可是缺乏啓動資金,那麼團隊經過一個所謂 「白皮書「 的東西來湊集啓動資金,團隊分發給投資人必定的代幣做爲回報,這些代幣就像是股市中的股票,隨着團隊技術的創新,項目的落地,代幣的價值也會跟着體現,國外最出名的代幣就是ETH,國內的小螞蟻和量子。
ICO項目因爲目前政府還沒有監管,實際並不須要知足特定條件,任何能夠經過區塊鏈技術體系創建的項目均可以進行ICO。你舉的那個例子,是對的,這就是一個區塊鏈項目,能夠進行ICO,只要使用了區塊鏈技術體系,你就能夠說它是一個區塊鏈項目,(非區塊鏈項目應該指的是沒有使用區塊鏈這個技術體系的項目,而不是行業,區塊鏈能夠涉及到的行業不少)你發行了ICO的代幣,代幣的做用就是和你的授課掛鉤,理論上來講,你的授課質量決定了ICO代幣的價值,固然了,這僅僅是理論上,實際影響代幣價格因素就不少很複雜了。
答2:目前ICO項目髮型的代幣不是必定須要和比特幣或者以太坊錨定,你能夠選擇使用其餘任何一種貨幣進行衆籌,好比有用小企股的等等,使用BTC和ETH只是由於你們承認度很高。若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波動,是會影響代幣的價值的,也就是說你進行ICO的時候,每一個人由於投資的時間不一樣,可能得到代幣的進價也不一樣,這也是使用BTC和ETH的緣由,價值相對來講穩定。
答3:我說過啦,區塊鏈是一系列技術結合到一塊兒的技術體系,它是一個技術體系!是一個技術體系!是一個技術體系!好比你剛纔舉的例子,你的項目使用到了區塊鏈這項技術,那麼你這個項目能夠說就是一個區塊鏈的項目,固然了,它也是一個教育行業的項目。是隻有區塊鏈項目才能夠ICO,若是你的項目沒有使用到區塊鏈技術,你如何發行代幣?
謝謝回答!問題1: 用來ICO的項目是否須要知足特定的條件,好比代幣必須與項目產品造成某種聯動關係,仍是任何類型的項目均可以經過ICO募資?假如,我有個內容創業的項目(好比視頻授課),我選擇走ICO路演流程,發白皮書,發行XX幣來募資。若是我規定,大家來聽個人課必須用個人XX幣才能夠登陸或買個人課,那麼我授課的質量就和代幣價值也造成了聯動關係了,那這算不算是個邏輯完整的模式?是否是也說明非區塊鏈項目也能夠經過ICO募資?若是不對,請問個人邏輯錯誤在哪裏? 問題2: 現有ICO項目發行的代幣必需要與比特幣或以太幣錨定,是否是由於這兩種幣目前的信譽度高某種程度上扮演了準「法幣」的角色?若是是這樣的話,那比特幣或以太幣幣值的漲跌不也會影響代幣的價值了嗎?將來有木有可能將項目代幣與比特幣等脫綁?問題3: 區塊鏈在項目中究竟扮演了什麼具體角色呢?僅僅是由於你須要用比特幣或以太幣買代幣嗎?仍是隻有區塊鏈項目才能ICO? 問題比較多哈,麻煩大神啦
大部分ICO項目的主體都是在諸如開曼羣島等地區註冊的基金會,這種主體形式可以幫助它們在海外進行頻繁轉移,從而規避監管的風險。
美國證監會SEC於近日首次以違反反洗錢法爲由起訴了兩家ICO融資公司,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全面叫停ICO融資活動,澳大利亞證監會也公告稱監管機構將依據ICO項目所涉及的行業與業務的差別適配於不一樣的法律法規。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有愈來愈多的國家紛紛出手圍剿ICO。
總體來看,ICO存在欺詐、信息不透明、洗錢等風險,國外的監管態勢將進一步趨嚴,嚴管ICO相關項目和參與企業。
9月初,央行聯合包括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在內的多個部委,宣佈ICO屬於「非法公開融資」,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在此背景下,全球市場亦受波及。據全球虛擬貨幣統計網站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在《公告》發出的18個小時的時間裏,全球虛擬貨幣總市值蒸發了160億美圓(摺合人民幣1045億元),跌幅高達10%。
集中對ICO代幣的整治,是對普通投資人權益的一種保護,也是行業自律、行業健康發展的須要,重拳監管勢在必行。
記者調查發現,在這個ICO項目發行「江湖」裏,帶項目白皮書、有人給站臺、源代碼齊全、平臺官網還有錢包功能,這一系列完整造假產業鏈的甚至用不上20萬元,前中後端,一條完整的流水線,在集體收割信息高度不對稱的散戶投資者,在流水線上,散戶投資者叫「韭菜」。在前端,掮客負責花幾萬買「代碼」,包裝項目,並拿走5%的幣;中端,他們找站臺者和推手,每一個人可分1%的幣;上線後,莊家登場,將價格推到高點後,迅速出貨套現,美其名曰「市值管理」。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其實不少跟風的投資人並不關心項目靠不靠譜,只關心能不能搭上莊家快車,拉高幣價。一個ICO項目只須要極低的成本啓動,就開始圈錢,掮客、推手、莊家一同攜手,分食「韭菜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