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計劃」:華爲雲端AI戰略揭祕,普惠AI讓技術走下神壇

今年 7 月,海外媒體 The Information 曝光了華爲神祕的「達芬奇計劃」,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應用和 AI 雲端芯片。華爲的 AI 戰略會是怎樣的?對於如今已經競爭激烈的 AI 市場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一消息引發了人們的議論和猜想。算法

 

近日,咱們從一名接近華爲的消息人士處獲知:華爲的「達芬奇計劃」確實存在,而且極可能在 10 月的全聯接大會上發佈該計劃的詳情,包括 AI 雲芯片、跨平臺深度學習框架的實例均可能出如今下個月舉辦的大會上。看來,華爲即將發佈的產品很是重磅。安全


在 2018 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華爲雲 BU 總裁鄭葉來提出了華爲「普惠」AI 概念,爲 AI 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更加實用的發展方向:讓 AI 高而不貴、讓全部企業用戶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這些新產品也將成爲華爲全新雲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器

 

「達芬奇計劃」的重要一步網絡

 

在這一波 AI 浪潮中,BAT、京東、今日頭條等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都發出了較大聲音:不管是人才投入、技術研究,仍是產業應用,它們的行動都廣爲所知。而華爲的人工智能研究一直以來都處於較爲低調的狀態,以致於每次有關華爲 AI 動態的消息放出,都會引發業內極大的關注。app


圖片


首先,是達芬奇計劃。框架

 

據瞭解,「達芬奇」是華爲內部的 AI 項目代號,但並不是是最終正式發佈的產品或方案名字。該項目是由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帶隊執行。做爲華爲目前規模最大的新項目,這家公司已在「達芬奇」計劃上投入了很是大的精力。機器學習

 

有跡象代表,華爲即將推出的解決方案不只是單純的芯片,並且還將包含面向開發者的開發板、基於公有云的 AI 加速器服務,以及私有云服務器上搭載的硬件能力。全部這些產品都會配以相應的軟件開發工具並同時發佈。據稱,屆時發佈的產品將很是有「震撼力」。ide


面向開發者打造全平臺深度學習框架工具


在 AI 雲服務領域,華爲並無先發優點。而做爲後來者,華爲如何可以在競爭激烈的 AI 領域站穩腳跟?據透露,華爲極可能會面向開發者發佈全套的人工智能軟件、硬件開發平臺,並在展會上向全部參會者開放。在 AI 芯片以外,深度學習框架將可能成爲華爲區別於其餘 AI 廠商的殺手鐗。性能


在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過程當中,人們常常會遇到不一樣客戶端移植的問題。開發者須要使用神經網絡框架(如 TensorFlow、PyTorch)進行建模,在雲平臺中進行訓練。但在實際應用部署中,深度學習模型卻很難利用到谷歌 TPU 等深度學習芯片的加速。

 

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部署和推理須要不一樣的硬件需求。對於開發者來講,將模型從雲端遷移到手機上,總會面臨大量繁雜的工做。統一的深度學習框架可讓人們從這些工做中解放出來。基於此,華爲的深度學習框架將爲廣大 AI 開發者的工做帶來更多便利。

 

圖片

在今年六月的全球夥伴開發者大會上,餘承東提出了全面開放華爲「芯-端-雲」能力的願景。華爲的深度學習框架將佔據其中什麼樣的位置?


如同谷歌、百度等科技公司同樣,咱們能夠看到,華爲正但願經過 AI 戰略彙集更多開發者,並逐漸造成活躍的社區,發力打造以芯片爲載體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完整開發者生態。


在將來,華爲旗下全系列的產品將有可能具有統一的人工智能能力,讓人們在作開發時可以實現一次開發、一次調優、一次部署,大大提高開發效率。


不過,衆所周知,在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框架中,谷歌的 TensorFlow 和 Facebook 的 PyTorch 已經成爲主流。華爲提出的框架要想在開發者社區中佔據一席之地,或許還須要不少努力。


普惠 AI 戰略


在 2018 中國數博會上,華爲雲 BU 總裁鄭葉來首次提出了「普惠 AI」概念。華爲認爲,AI 將在將來成爲一種基本生產力,AI 並非一個簡單的獨立產品,更不是一個封閉系統。在華爲看來,AI 技術適用於大部分的經濟活動。基於這種思考,華爲提出了讓普通人「用得好、用得起、用得安心」的普惠 AI 概念。


AI 是基礎生產力,這個觀點是華爲經過自身的實踐總結出的經驗。AI 技術已深入地改變了華爲的製造、物流和零售過程。


在鄭葉來的介紹中,咱們能夠得知:在製造方面,華爲使用雲邊協調的圖像處理技術和深度學習智能斷定,將設備成品率提高到了 99.55%,與此對應的 AOI 檢測員工做量則降低了 48%;在物流方面,AI 使得例外費用降低 30%,裝箱率提高 15%,運做效率提高 10%;在零售方面,AI 使得線下實現智能防衝量,線上實現智能風控,助力 CBG(華爲消費者業務)手機銷量幾何智能變革,大大提高了零售安全。


能夠看到,華爲可以在近兩年取得高速發展,設備銷售價格愈來愈有競爭力,經營狀況愈來愈好,除了注重科技研發外,在內部大力應用 AI 技術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如今,華爲但願這些 AI 技術可以幫助全部企業提升生產效率。


AI 雲芯片:衆星雲集的戰場


做爲 AI 雲服務的重要部分,爲深度神經網絡任務專門加速的雲端芯片,一直被認爲是將來芯片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各家科技公司都在加緊研發本身的 AI 雲芯片。


谷歌是首個將專用雲芯片大規模應用的公司,其自行研發的張量處理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於 2016 年 5 月首次面世,今天已發展至第三代,據稱已在服務全球超過 10 億用戶。谷歌稱,TPU 使深度神經網絡(DNN)的計算速度提升了 15-30 倍,而其能耗效率比現有相似技術的 CPU 和 GPU 提升了 30-80 倍。


圖片

谷歌 TPU


雖然 TPU 是一種專用集成電路,但它適用於神經網絡框架 TensorFlow 下的大量程序,驅動了谷歌數據中心的許多重要應用,其中包括圖像識別、翻譯、搜索和遊戲。


2018 年 2 月,谷歌雲 TPU 宣佈向外部用戶開放,其價格約爲每雲 TPU 每小時 6.50 美圓。此舉意味着這種曾支持圍棋程序 AlphaGo 的強大芯片將很快成爲各家科技公司開展人工智能業務的強大資源。


今年 7 月 4 日的百度 Create 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也發佈了屬於百度的雲端 AI 芯片「崑崙」系列。百度的雲芯片分爲兩個型號:訓練芯片崑崙 818-300 和推理芯片 818-100。「崑崙」採用了三星 14nm 工藝,算力可達 260Tops、內存帶寬 512 GB/s;功耗則爲 100 瓦特,由幾萬個小核心構成。百度稱,這是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 AI 芯片,也是目前爲止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 AI 芯片。


除了經常使用深度學習算法等雲端需求,百度的雲芯片還能適配諸如天然語言處理、大規模語音識別、自動駕駛、大規模推薦等具體終端場景的計算需求。


與其餘科技巨頭相比,着力發展通訊產品的華爲在 AI 硬件上首先推出的是移動端芯片。2017 年 9 月,華爲發佈了世界首款手機 AI 芯片麒麟 970,其中搭載了來自寒武紀的神經網絡處理單元 NPU。華爲稱,麒麟 970 在機器學習任務上與 CPU 相比,計算速度可提高 25 倍,能耗效率提升 50 倍。華爲的多款手機,包括 Mate 10/Pro、榮耀 V10 都搭載了麒麟 970 芯片。


今年 8 月 31 日,華爲發佈了麒麟 980,成爲了全球首款採用 7 納米工藝的手機 AI 芯片,同時也引入了雙核 NPU 設計。新款新品讓手機的 AI 計算能力翻了一倍。


而據消息人士稱,華爲 10 月份即將發佈的雲端 AI 芯片,性能絕對不會比目前業界已有的其餘芯片遜色。


圖片


華爲在芯片和人工智能領域有着深厚的積累,目前已經發展了本身的公有云、產品平臺,更有着大量搭載了 AI 芯片的終端設備。將來的雲服務競爭可能會成爲人工智能實力的比拼,華爲但願經過 AI 創建自身雲服務的核心優點。


目前看來,有關「達芬奇計劃」的更多細節會在 10 月的全聯接大會上公佈,讓咱們拭目以待。圖片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