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粗暴介紹一下Redis ;redis
如下介紹來自某百科:數據庫
Redis 是一個開源(BSD許可)的,內存中的數據結構存儲系統,它能夠用做數據庫、緩存和消息中間件。 它支持多種類型的數據結構,如 字符串(strings), 散列(hashes), 列表(lists), 集合(sets), 有序集合(sorted sets) 與範圍查詢, bitmaps, hyperloglogs 和 地理空間(geospatial) 索引半徑查詢。 Redis 內置了 複製(replication),LUA腳本(Lua scripting), LRU驅動事件(LRU eviction),事務(transactions) 和不一樣級別的 磁盤持久化(persistence), 並經過 Redis哨兵(Sentinel)和自動 分區(Cluster)提供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vim
言歸正傳:緩存
一、環境準備:服務器
CentOS系統:本文假設CentOS已安裝完畢;沒有安裝的可參照: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adlhotiv-mp.html數據結構
Redis安裝包: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5.tar.gz
ide
具體最新版本可去官網查看下載:https://redis.io/download工具
二、將下載的安裝包文件傳輸到CentOS服務器上,我的使用的工具是FinalShell。能夠在http://www.hostbuf.com/進行下載。ui
此軟件能夠直接將文件拖拽到對應目錄。spa
三、對壓縮包進行解壓
經過 cd 文件夾目錄 命令,進入壓縮包所在文件夾,
在終端輸入 tar -xvf redis-5.0.4.tar.gz 回車,等待解壓程序運行結束
四、由於解壓後的文件不能直接在Linux上運行,因此要編譯解壓後的文件
在終端輸入 make 指令(當前文件夾爲解壓後的文件目錄)
當出現下圖說明編譯完成:
五、而後開始安裝
輸入make install 回車
六、Redis啓動校驗
輸入redis-server 回車
正常狀況會出現下圖:
七、修改redis配置文件
輸入 vim redis.conf 回車
進入redis.conf文件 按 i 進入編輯模式
7.一、禁用IP綁定(大概在69行)
7.二、關閉保護模式(大概在88行)
7.三、開啓後臺啓動(大概在136行)
保存退出:按ESC :wq 回車
八、從新啓動 輸入:redis-server redis.conf
九、進入客戶端
redis-cli [-p 6379] 中括號裏可寫可不寫,默認端口不用寫
十、退出客戶端(下面三種方式均可)
ctrl+c exit quit
十一、關閉redis
redis-cli [-p 6379] shutdown (中括號內可不寫)
附:
殺死進程
[root@localhost redis]# ps -ef |grep redis
root 11446 1 0 19:02 ? 00:00:00 redis-server *:6379
root 11452 6743 0 19:03 pts/1 00:00:00 grep 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 kill -9 11446
[root@localhost 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