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RSA大會歸來。每年參會,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悟,或是發現全球安全行業的新趨勢,或是找到志同道合的新夥伴,或是看到不少人也相信咱們相信的安全技術新方向。今天在回國的航班上提筆寫下個人感悟和判斷,但願對安全領域裏的產品和技術同窗們有所啓發。安全
回顧每年RSA的主題都有寓意。2017年的主題「Power of Opportunity」,2018年的主題是「Now Matters」。2017年我印象深入的是你們都在討論數據智能及AI對安全的影響,因此主題講的是機遇(Opportunity)。2018年數據安全及GDPR對產業的影響很深,大會主題便強調安全迫在眉睫,強調此時此刻。今年的主題是「Better「,也寓含全球整個安全市場的爆發和安全產品技術的成熟,你們一塊兒to get better。網絡
Azure和Google在RSA期間都發布了Cloud SIEM的產品,可讓用戶基於雲端安全能力從雲上覆蓋雲下的業務。這意味着企業在混合雲狀態下,能夠從一個更全局的視角來進行安全管理運營。此外,Google近日也發佈了一款網絡安全產品「Backstory」,堪稱威脅態勢版「Google」,因其「無限擴展」能力,以及使用了構造Google基礎設施核心的威脅分析引擎而引人注目。同時我也發現今年各大安全廠商也將SIEM來做爲本身的主打產品。基於企業各項數據經過用戶行爲分析(UEBA),基於設備的威脅檢測,基於IP和域名告警來實現全局安全智能分析。運維
不管是雲服務提供商仍是安全廠商如今都但願經過搶佔SIEM(安全信息與事件管理平臺)市場。我認爲本質仍是你們都知道在數據時代誰擁有數據就擁有更多可能。隨着Cloud SIEM的成熟,也許將來企業用戶會在安全管理平臺內集成多家廠商的威脅檢測及響應引擎來儘量提高效果。機器學習
今年RSA創新沙盒的冠軍Axonius。其核心優點在於解決了企業資產管理不全的痛點。Axonius能夠幫助企業下降攻擊面並能與其餘安全產品進行聯動。這個概念並不超前。咱們看到在過去的一年裏,不管是有普遍市場需求的數據安全領域仍是機器學習及AI在安全領域的應用,安全技術上沒有出現突破性/顛覆性的創新。當談到雲上安全的最佳實踐,企業安全體系重要的不只僅是梳理資產,減小攻擊面。我認爲更重要的是1. 創建統一的身份認證受權體系、2. 安全基線的運營、3. 全局漏洞管理、4. 默認安全流程策略、5. 敏感數據加密。這個組合拳纔是整個企業安全的基石。在這些基礎領域之上提高6. 威脅檢測、7. 事件調查、8. 自動化響應、9.安全溯源能力才能讓整個體系更穩固。工具
今年零信任理念也是熱點之一。各廠商紛紛推出各類零信任安全產品。大部分零信任安全產品的背後將身份認證做爲核心,由於身份認證將成爲企業新的邊界。學習
我認爲隨着企業使用大量的SAAS服務、移動互聯網BYOD帶來的影響,大量企業應用上雲,原來企業安全體系以網絡邊界爲核心的防護理念將隨之變化。身份認證將成爲企業新的安全邊界。基於統一的身份認證,制定不一樣的安全策略,創建分層受權體系,全面實時的安全智能分析能力將構建將來每一個企業安全的基石。ui
企業愈來愈重視數據安全,但由於數據安全領域橫跨各個安全技術領域,致使各項數據安全方案成熟度不足。阿里雲
過去的一年裏不管是在加密計算領域,仍是在SGX可信計算領域,數據安全技術尚未大的創新突破。即使是去年創新沙盒的冠軍BigID仍然是以合規驅動爲主。過去一年從企業數據泄漏事件來看,數據安全技術和方案還須要提高成熟度。以前數據安全領域主要以DLP(數據防泄漏)技術爲主,這兩年有愈來愈多的數據安全廠商開始把用戶行爲分析、數據防泄漏、數據加密、數據流分析多種技術相結合來提高數據泄漏的檢測防護效果。雲計算
但我認爲數據安全涉及各個領域,也不只僅依賴於檢測和響應,身份認證受權也是關鍵。而將來待加密計算和可信計算技術的成熟,數據安全領域也會有更大的突破創新。加密
安全工做不能老是在事中或過後,安全工做越前置企業所付出的成本越低。
阿里在2005年安全體系建設初期就開始構建SDL(安全開發流程),這也有效的下降安全漏洞數量及各項安全風險。
愈來愈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安全評估、自動化檢測必須內嵌在整個產品開發生命週期中才能確保業務及代碼的安全。而今年咱們看到愈來愈多安全廠商經過黑白盒自動化檢測、RASP(運行態應用防禦技術)相結合來構建DevSecOps安全方案。我相信接下來的1-2年DevSecOps安全開發流程會被更多的企業接受,總體安全方案成熟性也會逐步提高。
安全涉及全部技術領域致使安全產品很是碎片化,安全廠商細分領域衆多。例如涉及網絡安全就有DDoS防護、WAF、防火牆、IPS、RASP等多款安全產品,若是在客戶場景部署就像「羊肉串」。這對用戶運維管理、網絡穩定性、安全運營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今年安全廠商趨勢,試圖經過多個產品融合來從新定義安全產品,提供用戶更完整的安全產品。這個趨勢在今年各家廠商推出的產品形態上很是明顯。例如原來作終端EDR的廠商嘗試將DLP技術整合至產品中。當前熱門的SDP(軟件定義邊界)領域,廠商就結合SDWAN技術打造雲端All in one安全產品來給用戶進行集中流量清洗及防禦。
Palo Alto Networks原來是以網絡防火牆爲核心產品的廠商。近年來經過投資併購,產品領域已成扇形擴展,已覆蓋終端安全、威脅情報、XDR(雲端威脅檢測及響應)。整個公司戰略方向很明確,但願覆蓋企業全局安全管理平臺,我相信SEIM產品也會不久推出。
另外一方面自動化響應成今年各安全廠商產品形態又一個明顯的變化趨勢。咱們看到安全廠商的共性:統一數據收集/ 全局威脅檢測/ 自動化事件調查 /自動化響應幾乎大部分Top安全廠商都在努力實現這樣的完整安全閉環。前幾年你們都很關注安全的Visibility,所以態勢感知成爲安全焦點。可是檢測、Visibility能力只是原來的痛點,今年各大廠商產品都在往自動化響應閉環發展。固然這也對安全智能、事件關聯分析技術和產品API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42%安全廠商涉及雲安全,雲安全成爲各廠商最熱點話題。主要緣由是愈來愈多廠商推出「雲安全產品」,基於本地化部署的系統上傳安全數據至雲端進行分析,共享雲端威脅情報的能力,從而提供精準的安全決策。
我還發現多家MSSP(安全服務提供商)推出基於多雲的安全管理平臺,能夠集成AWS、Azure雲安全中心的威脅檢測結果,也能夠集成各家安全廠商產品數據結果,最終用戶能夠在混合雲的狀況下,實現安全一站式的管理,統一安全視角。
隨着企業愈來愈多的上雲,如何經過數據及AI的能力解決原來企業安全痛點,是各家廠商努力的方向。另外有一點很是有意思,海外的安全廠商幾乎沒有私有云的安全解決方案,雲安全產品主要面向各家公共雲場景。這個是當前雲計算髮展國內與海外最大的不一樣。
我認爲海外安全廠商的產品默認API化作的很好,能夠方便給其餘安全廠商進行集成,也讓企業用戶易於整合管理。這是海外和國內安全廠商差別所在。海外安全廠商專一在一個技術點的公司比比皆是,而國內安全公司大部分產品策略是以作多作全爲主。我相信這其中也體現了國內市場和廠商的無奈。因此國外安全廠商產品自然須要和其餘安全產品進行整合,自身產品就很是重視API化。
隨着雲安全不斷髮展,雲服務提供商和安全廠商也開始進行融合。當前全球多家安全廠商經過雲產品API來構建基於雲平臺的安全產品。雲服務提供商也集成安全廠商的API來提供雲安全產品服務更多的用戶。雲服務提供商的安全產品API也被安全廠商集成到線下產品來提高能力。
我相信用戶最終須要的是可以集成各家核心安全能力,打造最佳的防護體系來應對網絡安全對業務所帶來的風險。
若是說技術表明的是廠商的核心競爭力,那品牌展現則更清晰表達出其定位和差別化。我收集了一些安全廠商的標語,這些標語裏面也體現了各家安全廠商的核心優點、品牌理念及市場定位。例如Chronicle強調安全智能、McAfee強調協同、VMware強調雲原生安全和智能、AWS強調雲上可以提高企業安全性。
我我的更喜歡IBM Security的標語:「咱們並不須要更多的安全工具,咱們須要新的安全規則」。我相信互聯網安全環境愈來愈好也必定離不開政策、法律、合做、技術創新。
一、在今年RSA大會上業務風控的公司很少,主要以防Bot廠商爲主。但我相信隨着黑灰產的發展,黑產變現方式不止侷限於DDoS攻擊、挖礦這類事件。將來黃牛黨、廣告點擊欺詐、防撞庫等業務安全問題會對企業業務有更多影響,而業務安全領域也將逐漸成爲安全市場主流需求。
二、隨着Cloud SEIM的興起以及這兩年部分廠商推出MDR(可管理的檢測及響應服務),我相信MSSP(安全託管服務)會被愈來愈多的用戶所接受。而這個前提條件就是安全SAAS服務的興起,國內目標在SAAS服務上用戶接受度還不足,我預期隨着雲計算的發展接下來幾年必定會有更大的爆發。
三、今年IoT和移動安全廠商很是少,尤爲是過去幾年你們都很看好的IoT安全領域。這也說明整個IoT市場還在混沌階段,我也相信IoT安全市場發展要取決於IoT OS之戰。從移動互聯網走到雲時代再到IoT萬物互聯的時代,不一樣時代操做系統的安全水位決定了安全市場的大小和走向。
我也期待着在雲計算和萬物互聯時代真正到來時,咱們能讓用戶及企業在互聯網上更安全無憂的發展業務,幫助他們服務全球用戶。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