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準備實習面試,被學長問到了Java反射,註解和動態代理的內容,發現有點本身有點懵,這幾天查了不少資料,就來講下本身的理解吧【若有錯誤,望指正】html
首先,咱們得弄清一個,什麼是反射(Reflection)。簡單的來講,反射就是讓咱們在程序運行的時候可以查看到類的信息,獲取並調用類的任意方法和屬性。java
在Java運行時,系統會將全部的對象維護一個被稱爲運行是的類型標識,而後這個信息跟蹤這每一個對象所屬的類,咱們能夠和根據Java專門的類訪問這些信息,這個類就是Class
【實際上Class對象表示的是一個類型,它不必定是類,多是基本數據類型,好比int】。面試
經過getClass()獲取數組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Class c = stu.getClass();
//若是這個類在包裏面,則會將包名也打印出來
// getSimpleName只得到類名
System.out.println(c.getName());
使用forName獲取
一樣,咱們也可使用靜態方法forName
得到Class對象。例如:dom
String className= "java.util.Random";
Class c2 = Class.forName(className);
固然,className必須爲接口或者類名才能成功。ide
直接獲取this
Class c3 = Student.class;
使用Class對象的newInstance()方法來建立Class對象spa
Class c3 = Test.class; Object o = c3.newInstance();
其中newInstance()會根據類的默認構造器【無參構造器】
建立新的對象,若是沒有默認的構造器,就會報錯。假如咱們的構造器裏面有參數怎麼辦,這時候咱們就須要使用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中的newInstance()
方法了。代理
使用Constructor類中的newInstance()code
// getConstructor裏面是構造參數的形參內容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3.getConstructor(String.class);
Object o = constructor.newInstance("你好");
在Java的java.lang.reflect中有三個類:Field、Method、Constructor分別來描述類的域【也就是變量】,方法和構造器。
Field的獲取以及方法
Class textClass = Test.class;
// getDeclaredFields()得到這個類的所有域
// getField()得到公有域以及其父類的公有域
Field[] fields = textClass.getDeclaredFields();
簡單的來講,經過Field能夠得到:
變量的權限
——getModifiers(),返回int,而後經過Modifier.toString(int)得到訪問權限
得到變量的類型
——getType()
變量的名字
——getName()
Method的獲取以及方法
Class textClass = Test.class;
// 一樣可使用getMethods()和getDeclaredMethods()返回接口和類的方法
Method[] methods = textClass.getMethods();
經過Method能夠獲取:
方法的權限
——getgetModifiers()
方法的返回值類型
——getReturnType(),方法返回類型爲Class
,而後你懂得。
方法的全部參數
——Parameter[] parameters = method.getParameters();
方法的執行
——invoke()。在獲取一個方法後,咱們可使用invoke()
來調用這個方法。
Object invoke(Object obj,Object...args),obj爲實例化後的對象【對於靜態方法能夠被設置null】,args爲方法調用的參數
例如,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say(String msg){
System.out.println(ms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
Class c = Test.class;
// 返回惟一的方法,第一個參數是方法的名字,第二個是方法參數的類型
Method method = c.getMethod("say", String.class);
Object o = c.newInstance();
method.invoke(o,"你好");
}
}
Constructor的獲取以及方法
Class textClass = Test.class;
// 一樣getDeclaredConstructors()和getConstructors()
Constructor[] constructors = aClass.getConstructors();
方法的的使用和Method差很少,可是它沒有getReturnType()方法。
這些方法我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詳細信息能夠參考API。
Java註解能夠很簡單的說,就是爲方法或者其餘數據提供描述的東西。
它的本質就是一個接口,一個繼承了Annotation的接口。
基本java註解的類型
【元註解】:也就是在自定義一個註解時,能夠註解在註解上面,有如下幾個元註解——>
@Target:註解的做用目標,用來指明註解能夠做用的目標是誰,例如類,方法或者字段屬性,裏面的value【爲一個ElementType數組】能夠指明值以下:
ElementType.TYPE:容許被修飾的註解做用在類、接口和枚舉上
ElementType.FIELD:容許做用在屬性字段上
ElementType.METHOD:容許做用在方法上
ElementType.PARAMETER:容許做用在方法參數上
ElementType.CONSTRUCTOR:容許做用在構造器上
ElementType.LOCAL_VARIABLE:容許做用在本地局部變量上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容許做用在註解上
ElementType.PACKAGE:容許做用在包上
@Retention:註解的生命週期,裏面的value【枚舉類型】能夠指明值以下:
RetentionPolicy.SOURCE:當前註解編譯期可見,不會寫入 class 文件
RetentionPolicy.CLASS:類加載階段丟棄,會寫入 class 文件
RetentionPolicy.RUNTIME:永久保存,能夠反射獲取
- @Documented:註解是否應當被包含在 JavaDoc 文檔中
- @Inherited:是否容許子類繼承該註解
- @Repeatable:重複註解,容許這個註解在某個方法和其餘數據上面重複使用
【Java內置三大註解】:除了上述元註解,Java還內置了另外三種註解——>
Java註解的自定義以及實現
Java註解的自定義以下
@Target(value = {ElementType.METHOD,ElementType.TYPE}) // 註解的做用地方
@Retention(value = RetentionPolicy.RUNTIME) // 註解的生命週期
public @interface TestAnnotation {
String name() default "這是個類";
int time();
}
那麼咱們該若是如何使用註解發揮做用呢?咱們能夠想一想,若是咱們可以得到註解的信息,那麼咱們是否是就能夠根據註解的信息來對方法作適當的調整。這時候,固然是大名鼎鼎的反射出馬了。
使用以下:
@TestAnnotation(time = 0)
public class Test {
@TestAnnotation(name = "這是個方法",time = 1)
public void s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
// 得到類上面的註解
TestAnnotation classAnnotation = Test.class.getAnnotation(TestAnnot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類的名字爲:"+classAnnotation.name()+"------類的時間是"+classAnnotation.time());
Method method = Test.class.getMethod("say");
// 得到方法上面的註解
TestAnnotation methodAnnotation = method.getAnnotation(TestAnnot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方法的名字是:"+methodAnnotation.name()+"------方法的時間是"+methodAnnotation.time());
}
}
// 輸出:
// 類的名字爲:這是個類------類的時間是0
// 方法的名字是:這是個方法------方法的時間是1
如今咱們知道如何進行自定義註解的使用了,那麼咱們怎麼可以根據註釋內容的不一樣去改變方法的執行呢?這時候,咱們咱們就可使用invoke()
方法了。
舉個最簡單的栗子:
@TestAnnotation(name = "你好")
public void say(String msg){
System.out.println("信息是:"+ms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
Method method = Test.class.getMethod("say",String.class);
// 得到方法上面的註解
TestAnnotation methodAnnotation = method.getAnnotation(TestAnnotation.class);
// 執行方法
method.invoke(Test.class.newInstance(),methodAnnotation.name());
}
// 輸出結果:
// 信息是:你好
代理就是給某個對象提供一個代理對象,並由代理對象控制對於原對象的訪問,即客戶不直接操控原對象,而是經過代理對象間接地操控原對象。
代理分爲:
有幾個概念:
在說動態代理以前,咱們先說一下靜態代理,靜態代理很簡單,就是工廠模式。
那麼就讓咱們來實現一下靜態代理吧
抽象角色:接口類
public interface TestService {
void say();
void play();
}
實現角色:實現類
public class TestServiceImpl implements Test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說話乎");
}
@Override
public void play() {
System.out.println("浪的飛起");
}
}
代理類
public class Test implements TestService{
private TestService testService;
public Test(TestService testService) {
this.testService = test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開始說話");
testService.say();
System.out.println("結束說話");
}
@Override
public void play() {
System.out.println("開始浪");
testService.play();
System.out.println("是個狼人");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ServiceImpl testImpl = new TestServiceImpl();
Test test = new Test(testImpl);
test.play();
test.say();
}
}
在這裏面,咱們能夠看到,從外表看起來say()
和play()
方法都是由test
這個代理來完成的,但實際上,真正的執行者是TestServiceImpl
來完成的,test
只是在執行的時候加了一些事務邏輯。
既然有了靜態代理,爲何咱們還須要動態代理呢?從代碼中能夠看出,代理類和實現類是一一對應的,若是咱們有N個實現類,都要在方法執行前加同樣的邏輯,那麼咱們不得不建立N個代理類。這時候,咱們就須要使用動態代理了。
本次動態代理是針對JDK動態代理進行探討。
正如前面所說,若是咱們要在不少類使用同一種邏輯時,會心態爆炸,那麼咱們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時候,咱們能夠想想反射。
在使用的動態代理的過程當中,有兩個關鍵的東東,一個是InvocationHandler
接口,一個是Proxy
類。
每個動態代理類都必需要實現InvocationHandler這個接口,而且每一個代理類的實例都關聯到了一個handler,當咱們經過代理對象調用一個方法的時候,這個方法的調用就會被轉發爲由InvocationHandler這個接口的 invoke 方法來進行調用。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proxy: 指代咱們所代理的那個真實對象,也就是
實現類
method: 指代的是咱們所要調用真實對象的某個方法的Method對象
args: 指代的是調用真實對象某個方法時接受的參數
Proxy這個類的做用就是用來動態建立一個代理對象的類
其中咱們使用最可能是newProxyInstance()
去建立代理類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loader:一個ClassLoader對象,定義了由哪一個ClassLoader對象來對生成的代理對象進行加載
interfaces:一個Interface對象的數組,表示的是我將要給我須要代理的對象提供一組什麼接口,若是我提供了一組接口給它,那麼這個代理對象就宣稱實現了該接口(多態),這樣我就能調用這組接口中的方法了
h:一個InvocationHandler對象,表示的是當我這個動態代理對象在調用方法的時候,會關聯到哪個InvocationHandler對象上
建立一個代理類,實現方法調用前或後的邏輯
public class Test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object爲實現類的對象
private Object object;
public TestHandler(Object object) {
this.object = objec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開始方法執行");
Object o = method.invoke(object,args);
System.out.println("方法結束");
return o;
}
}
實例化代理類,並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實現類
TestService testService = new TestServiceImpl();
// 裏面傳入要代理的實現類對象
TestHandler testHandler = new TestHandler(testService);
/** * testService.getClass().getClassLoader() 表明咱們使用這個類來加載咱們代理對象 * testService.getClass().getInterfaces() 表明咱們調用這些接口中的方法 * testHandler 將代理對象與testHandler關聯 */
TestService service = (TestService) Proxy.newProxyInstance(testService.getClass().getClassLoader(),
testService.getClass().getInterfaces(),testHandler);
service.play();
service.say();
反射,註解,以及動態代理就簡單地介紹完了,能夠這樣說反射是註解以及動態代理的基礎,註解的實現和動態代理都要靠反射發揮做用。
仍是多讀下書吧,面試實習是把殺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