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跨年演講全文-預見-2020 (5、硬科技催生慢哲學)

你們好,這裏是吳曉波跨年演講全文-預見-2020。
即將到來的2020年,有可能發生哪些商業上的趨勢和變革呢?微信

預見2020的八大預測
05 硬科技催生慢哲學學習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到者保羅·克魯格曼在文章中寫過一句話:在美國長期經濟增加中,技術進步起了80%的做用,投資增加只解決了餘下的20%。
看到這句話,咱們是否是有點慚愧?過去41年裏,中國經濟增加主要是依靠什麼解決的?是規模,是外延式發展的需求,是基礎設施建設。而技術在咱們的發展中起到多大的做用呢?咱們自主開發的核心技術在中國長期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佔比能不能到達2%?我很是懷疑。大數據

到了今天,咱們顯然已經沒有辦法用以前的成本優點、規模優點,經過外延式發展的方式再走40年了,甚至連四年都走不到。
今天咱們看到了新的變化發生。2015年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去日本買只馬桶蓋》,那是我辦公衆號以來閱讀量最高的文章。文章發表之後一羣人罵咱們,說那羣去日本買馬桶蓋的人必定是被馬桶蓋砸壞了腦殼。
到年末有了一個名詞,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咱們作生產的人,要可以讓那些去日本買馬桶蓋、買電飯煲、買吹風機、買菜刀的人,把消費留在中國。
2015年到今天,馬桶蓋的年銷量從100多萬隻增加到558萬隻。若是這條曲線發生在《激盪三十年》裏,發生在1978-2008年,一個行業的年複合增加高達44%,會出現什麼狀況?無數的企業會涌到這個行業裏,而後打成本戰、規模戰,直接打成價格紅海。
但頗有意思的是2015-2019年,馬桶蓋這個行業竟然沒有發生價格戰、規模戰。在這個行業咱們看到了什麼呢?看到四年新增了106個發明技術,看到正在進行中國式的創新。
中國大多數的衛生間是乾溼不分的,因此松下進入中國作的第一件事情是經過創新解決防漏電。第二件事情,中國北方的水質是很硬的,賣給中國消費者要解決抗硬水技術。同時馬桶蓋還能夠幹什麼?早晨坐在那裏,除了天天聽聽吳曉波之外,還能幫你測量體脂、尿檢等數據,並上傳到雲端。新發布的一體機更在材料上作了突破,以有機玻璃替代陶瓷生產馬桶,更加節能環保 、抗污性也更好。blog

過去四年因爲這些技術變革,中國、外國的這些衛浴企業,讓馬桶蓋這個行業的年銷量從100萬隻增長到550萬隻,這個景象是技術在推進產業的進步。一個小小的馬桶蓋,它的故事跟我在《激盪三十年》所寫的那些熟悉的故事很是不一樣。
在上半場演講中*,咱們發現2019年是投融資出現斷崖式下滑的一年,其實在硬科技領域裏,投融資也微微下滑。但從長波段來看,中國硬科技的風險投資項目在持續增加。好比大數據園區,2013年的時候全中國只有10個,但今天有超過200個;醫藥園區在2013年的時候有22個,今天有169個。資源

這說明什麼?說明資本、政府、產業,都在大規模地向硬科技行業彙集。我認爲這一景象在2020年之後會持續加速。
2019年,咱們有了科創板,第一批25家企業上市的時候,我查了一下企業家的年齡,發現平均年齡在52歲,其中76%是碩士和博士,海歸佔16%。BAT的三個創始人,2019年他們的平均年齡50歲,TMD的三個創始人2019年平均年齡37歲。
互聯網相信「快」,可是當你回到一個馬桶蓋、一個發明、一個技術、一個大數據,回到一本書、一篇文章的時候,朋友,你快不起來,你再也不依賴流量,你依賴產品自己。
因此2020年,中國會進入硬核創新的慢時代。咱們要相信慢的力量。慢容易嗎?慢可難了。當慢下來的時候,咱們會面臨四個考驗。第一,企業可持續研發能力的考驗;第二,中試和量產能力的考驗;第三,需求創造能力的考驗;第四,企業家忍耐和學習能力的考驗。開發

中國人喜好「惟快不敗」這句話,但到2020年,當咱們離開這個會場的時候,快真的已經終結掉了。咱們要讓本身慢下來,讓本身靜下來,咱們要相信可持續發展、可持續創新的力量。產品

歡迎添加我的微信號:Like若所思。
歡迎關注個人公衆號,不只爲你推薦最新的博文,還有更多驚喜和資源在等着你!一塊兒學習共同進步!
基礎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