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校招面試 看這一篇就夠了!

21年的春招再過2個多月就開始了,早起的鳥兒已經開始準備了吧。做爲曾經參加過阿里、百度等大廠校招,如今在阿里也面試過校招/社招候選人的老司機,給你們講一講校招都考察些什麼,應該從哪些方面着手準備html

校招考察些什麼

和社招不一樣,社招側重以前的工做經驗,重在招來即用。而校招,大部分是沒那麼豐富的項目經驗的,校招更側重潛力的考察。前端

潛力這個詞怎麼理解呢,用大白話說,招你進來以後1-3年能夠在項目組獨當一面、能夠輔導新人,也就是能夠達到p6的水平。那怎麼衡量潛力呢?咱們通常從下面三個維度來看。html5

圖片

前端基礎

這個是最基本的要求,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過關是一切的前提,基礎好的同窗,後面理解框架、研究源碼會比較輕鬆。雖然前端不斷在出新技術,可是這些新技術都脫離不了基礎知識。面試

圖片

一、HTML算法

metajson

經常使用的標籤跨域

塊級元素、行內元素緩存

對語義化標籤的理解(爲何要作語義化)網絡

html5的特性數據結構

html文檔解析過程

...

二、CSS

選擇器及優先級

盒模型

定位和浮動

佈局

響應式

Flex

CSS3

...

推薦看完MDN或者「CSS權威指南」並進行實踐實踐和總結很重要,單純的看完記下來沒什麼意義

三、JavaScript

變量及做用域

對象、類

dom

bom

...

JS可問的比較多,紅寶書看完並加以理解和實踐

四、HTTP

常見狀態碼

Get與Post

Cookie

緩存

HTTPS

HTTP2

...

五、調試

怎麼debug代碼

開發者工具怎麼用

抓包/代理 ...


以上是前端基礎,再底層的就是計算機相關基礎知識,好比數據結構和算法,計算機網絡。若是你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大機率會被問到。

學習能力

前端技術突飛猛進,沒有好的學習能力很難走的長遠,怎麼考察學習能力呢?好比對主流框架的原理是否理解,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否透徹;又或者學了一個新技術點,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有本身的一套學習方法論

學習熱情

基礎過關、學習能力過關,再加上學習熱情,那就是很優質的候選人了。對新知識、新技術的瞭解和掌握,喜歡折騰;在前端社區長期活躍並有貢獻,積極參加業界大會等。若是有開源做品、專利、出書譯書,或者有複雜項目經驗,在重要產品中擔任核心角色,解決技術難點等,那就能夠衝擊A+(至關於p6)啦

圖片

以上是做爲面試官,會從哪些維度考察候選人,裏面列舉的知識點只是舉例哦。實際面試的過程,都是由淺到深的進行考察、有時也會結合實際的一些業務場景來提問,不會「八股文」式的問一些死記硬背的問題,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很重要

校招準備

簡歷

校招簡歷都會通過一輪篩選,簡歷裏必定要突出本身的特色和優點,這份簡歷後續面試官都會看,也會基於簡歷去問一些問題,因此你們必定要認真準備。一份校招簡歷,會包括如下內容:

一、我的信息

姓名、性別、年齡、手機、郵箱等信息,我的博客、Github有的話記得放上來

二、教育經歷

本科以前的就不用寫了,本科/碩士/博士寫上學校、專業、時間、GPA、排名等信息,有獎學金、比賽獲獎經歷的記得寫上呀,這個時候不用謙虛(^U^)ノ~

三、專業技能

這部分展現本身的專業技能,寫明本身掌握的主要技術,以及掌握的程度,掌握的程度有了解->熟悉->精通:

  • 瞭解:據說過這個技術點,剛剛入門,對其有初步的印象,有簡單的使用,可以說出該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熟悉:基於「瞭解」的程度,可以熟練運用技術進行實際的項目開發,能夠區分技術的適用場景,不濫用亂用或是錯用,能夠獨立解決項目中的該技術相關的絕大多數問題等。

  • 精通:基於「熟悉」的程度,可以理解技術背後/底層的原理,可以解決該技術在實際項目中的複雜場景問題,靈活運用技術,創建了本身對該技術的看法,關注該技術的演進迭代和業界最新動向等。

專業技能這部分,除了通用的技術能力以外,也能夠寫上對某個技術點的深刻研究,體現本身的亮點和特點,好比

熟悉移動端開發,瞭解常見的屏幕適配方案,熟悉移動端調試方法,研究過xx的源碼,知道xxx原理

四、實習經歷

有實習經歷是加分項,尤爲是大廠的實習經歷,基本能夠保證簡歷不會被刷掉,實習經歷裏寫清楚:公司、部門、實習時間、實習期間作了什麼事情

五、項目經歷

這部分是比較重要的,通常選2個左右有表明性的項目,不用把作過的全寫上去。那麼什麼樣的項目值得被寫在簡歷上呢?

  • 有亮點的

業務有亮點或者技術上有亮點

  • 遇到過難解決問題的

若是感受沒啥特別有亮點的項目,那麼就回想一下,哪些項目遇到過讓你印象深入的問題,而且你解決了這個問題。

遇到了什麼問題,調研了哪些方案,我採用了什麼方案,最終達到什麼結果
  • 有產出和沉澱的

除了完成功能以外,在技術上有產出,好比作了些提高項目質量、性能、開發效率的事情

項目的描述儘可能用STAR法則,即Situation(情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 Result(結果)。另外保證這個項目是你本身作的,而且對細節很是熟悉,否則極可能被面試官問倒哦

其餘

還有啥沒秀的肌肉,通通拿出來!

圖片

簡歷總體保持簡潔簡單,一頁便可,文件格式PDF,文件命名「學校-姓名-崗位」


投遞簡歷

優先找人內推,好處多多~

一、時間早,坑位多

內推時間會比正式開放網申要早,每一個職位的坑位是固定的,越早走流程越容易佔坑位

二、多一次機會

內推通常是提早的,因此若是內推面試沒過,還能夠網申再次投簡歷

三、及時獲得反饋

內推以後正式員工能夠看到實時的面試狀態和結果,若是沒過也能夠幫忙詢問詳細的緣由,給到同窗中肯的建議

四、更早了解部門狀況

能夠提早知道你將來入職的部門負責哪些產品,發展狀況如何,評估是否符合本身的興趣和方向


簡歷投遞好以後,就坐等後面的面試流程吧~保持手機暢通,通常都是電話號碼打過來的,若是錯過電話,能夠找內推人幫忙聯繫下面試官

校招流程

通常是1輪筆試 + 2-3輪技術面 + 交叉面 + hr面

筆試

如今都是在線筆試,面試官能夠實時看到你寫的代碼,筆試的時候注意代碼風格和變量命名,對題目有疑問的話及時和麪試官反饋,筆試題無外乎實現樣式、實現函數這些,可能會順帶考察下數據結構和算法

技術面

第一輪技術面通常考察基礎(有時候筆試和一面會在一塊兒)

第二輪會考察技術廣度,也會結合項目來問、主要考察解決問題的思路

第三輪通常是部門boss面,可能脫離前端技術,哈哈~可是考察點無外乎po主前面提到的三點

交叉面

和以前的boss面相似,只是換個部門的boss

HR面

聊人生聊理想啥的,看是否符合聰明 皮實 樂觀 自省這些特質

面試Tips

多主動引導,而不是被動答題

面試的過程是溝通交流的過程,面對面試官的提問,除了答對應的點以外,能夠作一些延伸和擴展。舉個栗子:

Q:jsonp跨域的原理是什麼?

通常回答

A:是xxx

超出指望的回答

A:是xxx,除了jsonp能夠跨域以外,xxx方式也能夠實現,這幾種方式分別的優缺點有xxx

圖片

不會的不要亂答

面試中有不會的很正常,不要不懂裝懂,能夠先坦誠本身不會,可是能夠嘗試回答一下,這樣不會引發面試官的反感。嘗試答完以後,也能夠用延伸的方法,把面試官引導到本身擅長的領域


回答有邏輯

對於一個問題,能夠有邏輯有條理的答出一二三四點,好感值upup。這個比較考驗功力,日常若是沒怎麼作過總結,很難作到。這裏po主推薦一本書「金字塔原理

轉自公衆號:前端留學生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