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將來仍然光明

 

博客的將來仍然光明

    博客,可以實現慾望表達,自我實現,同時又能階段性的造成本身的著做,取得必定的收益。目前在博客圈裏不缺好做者,不缺平臺,不缺讀者,缺氛圍。咱們更須要的是,一個幫助做者專心寫做,幫助讀者專心閱讀的平臺。

如今唱衰博客的論調,家常便飯。好比,曾經在國內享譽四方的blogcn.com,現在也關閉了通常性博客服務。特別是所謂的WEB3.0時代裏,微博/輕博的興起,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發展,博客曾經偉岸的身影,現在顯得頗爲單薄。在WEB2.0時代裏叱詫風雲的博客,真的會在3.0時代裏消失麼?我看不盡如此。只要人們的自我表達慾望還存在,博客的根據地就還在,博客的紅旗還能繼續打下去。html

以新浪博客爲表明,經歷了2005—2008年間的爆發式增加後,現在已經趨於穩定。那幾年,誰沒個新浪博客,誰不寫點日記,誰不對時事發表一通評論,誰就落後了。如今不一樣了,有了微博,有了輕博,還有微信等等,都逐漸替代了曾經博客的不少功能。更重要的是,新浪這樣的博客平臺,已經呈現出一種由所謂的名人和精英主導的媚俗化大趨勢佔據主流,不少人選擇了圍觀不參與,或者乾脆離開。新浪博客就像微博同樣,塑造的氛圍是一種媒體氛圍,每一個人上來這個船,想到的都是如何寫出點擊率高的文章,而不是安靜的表達本身的觀點。web

但新浪博客平臺這樣的高富帥,並不表明博客全部的將來,將來在民間。微信

自我表達是剛性需求ide

人總有自我表達的慾望,這種慾望還伴隨着知識/文明教養程度的提升而不斷的加強。現代社會裏面,受教育程度的提升,這種慾望必然在不斷加強。wordpress

但表達也有多種形式,其中有文字表達,也能夠是說話,這是平常生活的,還能夠是把本身的想法拍成視頻/電影等,這是比較困難點的,再就是經過某項實踐活動或者努力,作成一項事情/事業,也都是自個人表達和實現。post

自我表達的重要目的,就是自我實現,在表達中尋找本身的價值,從而更好的將本身的某種慾望和需求,在這個過程當中實現。自我實現是更高一級的人本價值追求,馬斯洛早已經說明了的。spa

實際上,在目前的條件下,經過文字的方式表達,是最有效的自我實現的途徑。面對面的給人講,表達受限制,受聽衆情緒影響大;去作某項事業,難度大;去拍電影吧,則更多的是專業人士的;寫日記吧,也能夠,但這實際上是另外一個方面的。日記是私密的,實現的是自我對話;而經過在博客上書寫文字,則一方面,簡便/快捷/容易實現,能寫字用電腦就行,另外一方面,它受到聽衆的干擾小,再就是,不一樣於日記的是,人們經過博客可以得到更多的價值/觀念的交流,經過別人的反饋來更好的認識本身。說出來是一種需求,看別人的反應,更是一種需求。orm

從自我實現的須要上來看,人們須要一種途徑方即可行的表達本身,而博客剛好是這樣一種好方式,容易實現。視頻

所以,在自我實現這種比較高級的價值追求下,自我表達是一種剛性需求,文化程度越提升,知識的不斷增加,都在不斷強化這種剛性需求。博客平臺,則能方便/快捷的幫助人們實現。htm

博客是否是媒體?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新浪這樣的博客平臺,已經在媒體化,這好像和新浪這個公司的自己定位和睦質是關係一塊兒的。寫博客自己,首先是自我表達,自我實現,而後是交流,最後纔是傳播爲導向。如今在新浪上看到的博客,大部分都在以標題黨和驚悚言論的方式,來吸引眼球,博點擊率。

這注定了在新浪上寫博客的人,會受到很大的干擾,由於氛圍不對勁,你想,看到別人寫一篇爛文章都能點擊上萬,本身精心的寫,基本沒有點擊率,這種感受是很差的。輕博客的發展就是在某種程度上針對這種問題發出來挑戰,它的興趣導向性,更多的是團結和凝聚有共同興趣的人,而不是追着點擊率去。

但博客有着向媒體轉化的潛力和條件。特別是伴隨着有名的wordpress,本土的zblog等自主建站的博客程度的推廣,本身建一個博客,最大化的掌握了控制權,而後是能夠將其變成一個媒體性質的博客的。好比如今不少科技博客,像36kr,虎嗅,鈦媒體等等,都是以博客的形式來作的,流量已經至關大,並且在圈子內部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了。

自主建設博客站點,更好的幫助了人們去書寫本身想寫的東西,可以控制本身的表達方式,可是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障礙。而新浪雲商店提供的一鍵安裝wordpress的服務,blogcn如今提供的VIP博客服務等等,都是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幫助人們可以輕鬆的避開技術問題,輕鬆的建設本身的獨立博客站點。這卻是給我的博客向媒體的發展留下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更重要的是,獨立博客的發展中,多人協做博客(Multi-user Blog)的出現,是一種變革式的演進。好比用wordpress建設的博客,可以輕鬆的實現多人共同維護書寫一個博客。這樣,能夠集聚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有共同追求或者目的的人,來共同書寫一個博客,就更像是一個媒體的工做方式了。像36kr/虎嗅等,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這種所謂垂直領域的博客,其實就是一種關注興趣的凝聚,而後集聚後造成較大的聲音,就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是給沒有媒體經驗的人一個創造空間。

博客,特別是獨立博客的發展,將會幫助人們更好的控制本身的表達方式,並留下了向媒體發展的巨大空間。而多人共同維護一個博客的方式,則能更好的發揮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功效,提升博客的質量。

輕博客是一鍋夾生飯

要說媒體,微博如今已經明顯的媒體化了,至少新浪微博是的。沒有幾我的更願意在微博上寫點本身的當心情啥的了,要麼上豆瓣,要麼就去QQ空間了。寫微博,更多的是爲了傳播信息,保持和粉絲的聯繫,並不斷的增長人氣增長粉絲。搞營銷的人看上了這個機會,最後搞得整個氛圍大變:發微博——活躍人氣——增長粉絲——廣告營銷——收錢。這條路徑成了不少人不斷髮微博的人心中的星光大道。但成功的沒幾個。

而輕博客則是介於博客和微博之間,尋找一種表達途徑。這種方式中,更多的是將興趣羣體和社交聯繫在一塊兒,再也不是點擊率之上,而是鼓勵用戶去挖掘有共同興趣的人,並推進交流。可是我認爲,輕博客目前就是一鍋夾生飯,沒有煮熟。至少在中國,輕博客的吸引力並非很是強大,新浪的QING,網易的LOFTER等等,要麼是變成了美圖美女秀(QING),要麼就是成了攝影論壇(LOFTER)。最後都是要麼太俗,要麼過小衆。並且尚未商業化的空間。這鍋飯煮了一半沒煮熟,一個重要的緣由就是,輕博客自出生那天起,一方面想改變人們的表達方式,另外一方面又太遷就這個浮躁的社會了。固然這主要是商業化的壓力所致。結果,形成了四不像,夾生飯。不管是作博客,仍是作社交,仍是作媒體,輕博客都作了一點,卻都沒作好。依我看,無論是QING,lofter,仍是tumblr,目前都是面臨一樣的夾生飯局面:能部分程度的飽肚子,但是又很差吃,丟了吧還惋惜。

自媒體與自出版

如今炒的很熱的自媒體,實際上是玩概念。要說有這個東西,那博客就是了,這不是什麼新東西。只不過是微信的出現,讓人們從新發現了一個能夠推送的渠道,結果好象是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實際上,仍是那樣,你寫的好很差,永遠是關鍵,你寫的內容很差,是博客,我能夠不看,是微信公衆賬號,我能夠取消關注。自媒體這個概念,玩不了多久。緣由是,媒體已經不少了,微博早已是個大媒體了,人們不須要太多。

卻是自出版,頗有想象空間。亞馬遜/豆瓣都在試行這種東西。就像人們除了看報紙,還要看雜誌,高級點的就還要看書。如今的互聯網上,微博就是個大媒體了,報紙和雜誌的功能去取代了大部分,而讀書的功能,則還有很大的空間。單純的傳播信息,再也不是報紙雜誌和書籍的長處來,可是,系統的表達/論證,講一個長而完整的故事,爲讀者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感覺,等等,則是互聯網網民的一大需求。閱讀,像自我表達自我實現同樣,在不少人的生活中,一樣是剛性需求。自出版,就是給了這樣一個途徑,人們能夠將本身寫的好的文章結集,作成書的樣子賣掉,也能夠寫一部長篇小說,本身在豆瓣/亞馬遜這樣的平臺上出售,即傳播了本身的觀點,又能得到收益。隨着提供電子閱讀的硬件設備(IPAD, KINDLE等)不斷的下降價格並普及,自出版的前途會愈來愈好。

固然在中國的書號管制體系下面,自出版面臨不少問題,可是都會在將來不斷的被克服的。從亞馬遜上看到的現象是,愈來愈多的做者選擇了在亞馬遜經過電子書的形式自助出版,並且還帶來了至關好的收益。而且,主流的評論員和觀察家,也逐漸的容納啦自出版的書籍,並對它們開始有很好的評價了。

博客,能夠很好的對接自出版。精心寫的好博文,能夠結集成書,在某個自出版平臺上出售,這樣能造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生態鏈。經過博客的形式,人們可以實現本身表達的慾望,自我實現,同時又能階段性的造成本身的著做,取得必定的收益。並且,在將來,若付費閱讀能成爲主流的話,好的博客寫做者可以直接經過博文寫做得到收益。這必將激勵優秀內容的生產。

就中國的情形來講,目前不缺好做者,不缺平臺,不缺讀者,缺氛圍。追求點擊率,爆眼球的方式,既不健康,也不會長久。咱們更須要的是,一個幫助做者專心寫做,幫助讀者專心閱讀的平臺。這樣,博客的將來,仍然是光明的,我是很看好的。

(本文系做者@黃小健 受權鈦媒體發表,並經鈦媒體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連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