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命令是linux下最經常使用的命令之一。它時list的縮寫,缺省下ls用來打印出當前目錄下的清單,若是ls指定其餘目錄,那麼就會顯示指定的目錄裏的文件及文件夾清單。
咱們能夠用它來查看文件的各類信息,包括權限、大小等。
ls命令使用介紹:(不一樣的環境下有些許差別)
ls命令格式: ls【選項】【目錄名/文件名】
ls命令功能: 列出目標目錄中全部的子目錄和文件。
ls命令的參數選項說明:
-a 列出目標目錄中的全部的子目錄和文件。
-b 把文件名中不可輸出的字符用反斜槓加字符編號(就像在c語言裏的同樣)的形式列出。
-c 輸出文件的i節點的修改時間,並一次排序。
-d 將目錄像文件同樣顯示,而不是顯示其下的文件。
-e 輸出時間的所有信息,而不是輸出簡略的信息。(ubuntu12.04不支持)
-f -U 對輸出的文件不排序。
-g 跟-l同樣可是不顯示擁有者。
-i 列出全部文件和目錄的i節點索引信息。
-k 以k字節的形式表示文件的大小。
-l 列出文件和目錄的詳細信息。
-m 橫向輸出文件名,並一「,」做爲分割符。
-n 用數字的UID,GID代替名稱。
-o 顯示文件的除組信息外的詳細信息。
-p -F 在每一個文件名後附上一個字符以說明文件的類型,「*」表示普通的可執行文件,「/」表示目錄,「@」表示符號連接,
「|」表示管道文件,「=」表示套接字文件。(ubuntu中可用l代替,redhat中可用lf代替)
-q 用?代替不可輸出的字符。
-r 對目錄反向排序。
-s 在每一個文件名後輸出該文件的大小。
-t 以時間排序。
-u 以文件上次被訪問的時間排序。
-x 按列輸出,橫向排序。
-A 列出除了.和..以外的全部目錄和文件。
-B 不輸出以~結尾的備份文件。
-C 按列輸出,縱向排列。
-G 輸出文件的組的信息。
-L 列出連接文件名而不是連接到的文件。
-N 不限之文件長度。
-Q 把輸出的文件名用雙引號括起來。
-R 列出全部子目錄下的文件。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X 以文件的擴展名(最後一個.後的字符)排序。
-1 一行只輸出一個文件。
--color=no 不顯示彩色的文件名。
--help 在標準輸出上顯示幫助信息。
--version 在標準輸出上輸出錯誤的版本信息並推出。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