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2018 設計趨勢

2018 設計趨勢

爲項目選一個合適的設計風格愈來愈關鍵,挑戰也很大。如何才能吸引觀衆呢,怎樣才能讓本身的設計從競爭激烈、信息過載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呢?即使這是個信息驅動的世界,設計仍是有機會讓人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打造出符合人直覺的交互體驗。前端

雙色調和雙重曝光

2015 年底,Pantone(潘通)公佈了 2016 年的表明色爲靜謐藍(Serenity)和粉晶(Rose Quartz),這一聲明震驚了設計界。可能正是由於這點,引領了數碼界漸漸使用雙色調的趨勢。到了 2016 年,大量網站開始採用雙色調的設計風格,試圖營造一種富有衝擊力和活力的氛圍,典型的如 SpotifyBy。最後到了 2017 年,這種風格已經爛大街了。2018 年比之前仍是有所進步:多了雙重曝光的效果,倒也能在某些照片中表現出均衡的色感、增長一點戲劇性。android

Adison Partner's Websiteios

Spotlight Festival Identity,摘自 Manitou Design,由 Kristina UdovichenkoShamil Karim 聯合設計git

7h10 Double Color Exposuregithub

更大膽的用色

雖然最近漸變色大有迴歸之勢,但大膽、鮮明的色系在設計界仍然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畢竟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品牌設計中,沒有什麼能比大膽和鮮明的用色更加出類拔萃、讓人印象深入了。可是,一旦決定使用大膽色系,就要斟酌色彩之間的搭配問題,還要考慮如何才能更好的凸顯出品牌形象,抓住目標觀衆的心。web

Simply Chocolate Website後端

Visión Yo Soy 的商業銘牌,由 Eduardo VázquezQualium 設計dom

更加生動的漸變

大膽色如日中天,漸變色也不甘示弱,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漸變回歸設計界後,也算是站住了腳跟:品牌設計、web 設計、logo 設計、用戶界面設計等都陸續開始使用漸變元素。雙色、三色或者色彩大滿貫的組合讓設計更顯得有範,富有吸引力。ide

Magic.co 的首頁,由 Ludmila Shevchenko 設計工具

Gradient Studies 12,由 Evgeniya Righini-Brand 設計

KIWI Rebranding,由 Fabio Pistoia 設計

幾何圖樣

繼扁平設計和極簡主義以後,幾何系逐漸成爲設計界的新寵。再加上大膽的用色,幾何系適當增長了視覺上的複雜性,還有那麼點視覺刺激,不過也正是這樣才能足夠吸睛。

Goldengate 的商業銘牌設計,出自 Studio Recode

BigCommerce Mural,出自 Steve Wolf

Mercht Brand Identity,出自 Robot Food

動效

近幾年動效發展迅猛,隨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動效的執行也愈來愈流暢,交互體驗也更加符合直覺。 動效在 web 頁面中能夠起到鋪陳的做用,手機端能夠用來平滑元素間的過渡。毫無疑問,動效爲設計注入了無窮的活力。 固然,動效也沒必要設計的多麼華麗,避免顯得多餘,只須要在感官、交互和處理過程上傳達出細節上的人文關懷,這樣才能更好的取悅用戶。

Facebook F8 峯會的網頁設計

PocketBook 的歡迎頁設計,由 Andrew McKay 設計

Intel Logo 動畫Nicolas Girard 設計

還有另外一個 Google 點陣動效

視差效果

視差效果讓網站顯得更有趣,更容易讓人留下印象。例如,頁面滾動時,在頁面的前景和背景元素之間插入 3D 效果,可讓元素的穿梭更加絲滑,還能帶來沉浸式的瀏覽體驗。

Ronin Amsterdam Website

AMAIÒ Website

Elevux Website

3D

3D 用途普遍,例如如今 AR 和 VR 的沉浸式體驗。無論是表現現實中的物體仍是創做純粹的藝術做品,3D 技術都能輕鬆勝任。圓潤的拋光、細膩的表面和恰當的打光,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3D 不只能夠給做品帶來深度,還能給觀者一種實感 —— 經過手頭物品的聯想來感知畫面中物體的觸感、運動趨勢等。

Marina Bay Sands Singapore X'Mas Comes Alive Campaign by MACHINEAST -

Rubik,由 molistudio ™Peter Tarka 聯合設計

金屬風

如今的渲染工具愈來愈強大,渲染出的模型看起來也越光滑圓潤了。有了這些黑科技,要作出奢華、高級的金屬質感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打好光、調好反射和陰影參數,坐等出圖就能夠了。

Grand Spectacular 2016,由 C&B Advertising 設計

Various Concepts,由 Oleg Morozov 設計

League of Legends Mid-Season Invitational and World Championship Branding,由 ILOVEDUST 設計

等軸設計

設計也沒必要拘泥於二維的,能夠嘗試多種透視風格。等軸設計將物體分佈在三個維度來隔離彼此,能夠給創做帶來更多機遇,或可一展宏圖。

Adobe 之城,由 Peter TarkaMateusz Krol 聯合設計

谷歌人,來自 Markus Magnusson / 社交媒體,來自 Ricardo Nask

3D 城,來自 Anna Paschenko

留白

給用戶多點呼吸的空間,滿屏幕的信息怕不是要把用戶噎死。適當的留白反而可讓設計更現代化,看起來更舒服,也能讓用戶更專一於主體內容,不被冗雜的信息干擾,對內容的消化也更完全。

能夠參考:

Great Wisdom Buddhist Institute

打破 Grid 佈局

長久以來,元素都是呆在本身的區域內,不敢跨越界線一點,更不談相互重疊了。固然,這也確實方便了設計師的規劃:指定某個區域只展現什麼內容。長期如此,觀衆未免產生審美疲勞,看到千篇一概的設計就失去了繼續看下去的慾望。

因此,愈來愈多的設計師開始打破 Grid 佈局風格,力圖打造獨特的風格,讓設計看起來更富有表現力和吸引力。想要保持與時俱進,贏得市場競爭力,挑戰就會存在,這種趨勢也還會繼續下去。

能夠參考:

Cedric Lachot Website

Red Collar Digital Agency

但願 2018 年,這些設計趨勢不止成爲趨勢,還能成爲主流;設計也能更加大膽,能有更多出色、獨特的設計讓人記住。觀衆們能夠期待之後的設計能帶來更多沉浸式的體驗,在信息量和美觀度之間達到平衡的同時,還能沁人心扉。

2018 年的設計,絕對碉堡了。


掘金翻譯計劃 是一個翻譯優質互聯網技術文章的社區,文章來源爲 掘金 上的英文分享文章。內容覆蓋 AndroidiOS前端後端區塊鏈產品設計人工智能等領域,想要查看更多優質譯文請持續關注 掘金翻譯計劃官方微博知乎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