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網站能活幾天?

中國的網站能活幾天?
原標題「中國網站的生命週期有幾天?」
王建然最近利用研究永動能量機的閒暇時間,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觀察分析和判斷對比,發現中國的網站死亡率至關高,並且死亡速度至關快。而國外,不管是商業網站,仍是我的網站,都至關長壽。若是你們回顧瀏覽一下n年之前的書籍類網頁教程,精彩網站導航,訪問一下里面的網址,國內網站能訪問的還有幾個?若是是國外的網址,能訪問的又有幾個?會發現一個個殘酷+冷酷的現象——中國網站的壽命真短。
「中國的網站能活幾天?」其實,這個問題的更直白說法是「中國網站都是怎麼死的?」,那麼就總結一下中國網站的具體死法吧。
死法一:域名過時。中國的域名增值行業至關火爆,炒米一族成天盼望着什麼網站的域名過時,而後搶注了去,等着失主的到來,坐以待幣。不少站長和公司甚至不知道域名是有使用期限的,域名的大量過時就至關天然了。域名一過時,網站天然訪問不了,被換成了域名停靠的內容。
死法二:未備案型。備案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大特色、特點、特殊之處,也是中國特殊國情的又一體現。有多少網站,就由於這個天外來物被折騰死了。一些寧死不屈的老站長,發揚了「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高尚人格精神。因而,網站倒黴了。
死法三:免費空間關閉。想當初,互聯網是多麼純情+清純。站長都自學html,本身學習網頁製做的方方面面,耗費無數時間,才作出本身心愛的我的主頁,而後找個免費空間,拒絕投放扎眼的廣告,夢想着天長地久,地老天荒,夢想着本身的心靈世界在網上有個快樂的出口。晴天霹靂,美夢難圓。y365倒下,數十萬我的網站死於非命。126域名轉向中止服務,數百萬網址沒有了入口……後來出來的博客,雖然貌似我的主頁,不過博主的技術含量已經江河日下。原來製做我的主頁的站長,也傷心絕望,投奔到bsp門下。今後,精美純情的我的主頁時代宣告結束。現在的什麼qq空間,51空間,校內代碼什麼的,都不過是帶着腳鐐跳舞的小丑,其設計自由度和想象力都實在讓人難以恭維。除了複製和粘貼,還剩下點什麼?互聯網的演變過程,這些人永遠難以體驗其精髓了。這是手工多樣化時代和工業流水線標準化生產的區別,這是藝術家和工匠的區別。
死法四:搜索引擎網站k站。所謂k站,並不是是把網站關閉了,而是搜索引擎網站沒有收錄網站內容。和以作自身喜歡的網站對相應的,就是以盈利爲驅動力的網站了。這類賺錢網站但願的是超多訪問量,提供的是超大的廣告位置,要的是搜索引擎的收錄量和點擊量。網站對於這類站長的惟一用途就是賺錢的工具。一旦被搜索引擎k站,這類站長惟一選擇的就是從頭再來,另起爐竈。
死法五:敏感信息。信息過濾、人名避諱、文字語再現互聯網時代。現代文明的春風雨露並無將醜惡的文字語融化掉。偏偏相反,其控制和嚴厲程度一直往更加嚴重的程度延伸和擴展。
死法六:版權問題。版權限制了信息的快速傳播和應用,專利限制了技術的快速傳播和應用。以保護創造的名義,這種限制就有了所謂正當的理由。人類的進步一直得益於經驗和智慧的不斷積累和傳承,這種種的保護,成了積累和傳承的攔路虎奪命符。多少寶貝和方法失傳,和過分保護不無關係。在保護和普遍應用的蹺蹺板上,平衡點在什麼地方?
死法七:***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競爭勝出的手段有不少種,有以一心一意提升產生質量和服務能力取勝的,也有以直接摧毀競爭對手物理存在爲策略的。不少人第一想到的不是把好事作好,而是想到摧毀競爭對手的物理存在。因而,***的有之,污衊的有之,栽贓的有之,以勢壓人的有之……搞破壞永遠比搞建設容易。因而,不少網站就在這種腥風血雨的競爭環境中非天然地死亡了。
死法八:另有發展型。人的大多數行爲是符合理性特徵的。當長期投入沒有回報,當其餘事情佔用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就無暇顧及網站了。要麼把網站轉讓,要麼關掉了事。若是轉讓不出去,那麼網站的倒臺就是必然的了。
死法九:舊瓶裝新酒。網站地址雖然沒變,核心內容變了,主題變了,面貌變了,結構變了。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死亡。應該叫作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吧。地址仍是那個地址,站長仍是那個站長,公司仍是那個公司。「年年歲歲花類似,歲歲年年人不一樣」,「迫不得已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可是再也看不到往日的風采和內涵了。
死法十:服務商倒閉。郵箱,博客,域名,視頻空間,存儲空間,主機,相冊,聯繫號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們想過沒有,當這些提供網絡產品和服務平臺的服務商出現問題,中止服務,或者倒閉,這些創建在這些產品和服務之上的東西又將魂歸何處?珍藏的數據丟失,多樣的好友失去聯繫……無數既有的事實告訴咱們,必定要注意數據備份。就像「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同樣,也不要把數據放在一個地方。一樣的數據,放在多個地方纔稍顯安全。這一條原則,不只對網絡應用適用,對手機和電腦一樣適用。硬盤和手機內存卡遠遠沒有紙張牢靠。所以花點時間,注意數據安全,沒錯的。
……
難以盡數。
中國網站的生命如此脆弱,死法如此之多,生命週期如此之短,和整個社會環境的浮躁風氣不無關係。在發展和改變的過程當中,可否思考一下,在無窮無盡的變化裏,咱們應該堅持些什麼?留下些什麼?改變些什麼?出發點是什麼?過程怎麼樣?怎麼去作?價值在哪裏?能夠作些什麼?還有什麼死亡以外的選擇?
準肯定位,看清環境,分析優點和隱患,找出幾種應對途徑。作能夠作的事情,作應該作的事情,作別人不作的事情,作人們須要的事情,作本身擅長的事情。不存在的環境能夠在別處尋找,不會的能夠學,不存在的條件能夠創造。一切都在變化,機會存在於變化之中,作既有趣又有用的事情。
也許,當生命健康都脆弱不堪的時候,追求網站的久遠實在太奢侈了。可是,不管如何,凡事都要盡最大的努力,作最壞的打算。作最壞的打算是爲了充分準備,未雨綢繆,提早預防。盡最大的努力就是要儘可能把事情作的盡善盡美,不留遺憾,從不後悔。
財富第三極號碼1
王建然
2008年10月11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