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套「公式」!談談UI設計中的字號,間距,大小等規律

聽說點擊藍色字體關注同窗都升職加薪了web


靜電說:新手在學習UI設計過程當中,一般會陷入到一個誤區中,就是把UI設計當算術題來作。好比常常會有同窗問:UI界面中的字號最小是多少?UI界面模塊中的間距有沒有什麼規則能夠遵循?是否是必定要4的倍數?UI界面左右留白多少才合適,有規範嗎?按鈕的圓角多少才合適?
瀏覽器


先說結論:UI設計過程當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經驗數值,但經驗數值僅僅是經驗數值,並非公式,不能生搬硬套。而大多數狀況下,則沒有「經驗值」一說。設計不只僅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咱們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來進行學習。下面來解答幾個常見問題:微信


Q:字號必定要是2的倍數嗎?
app

A:關於2的倍數這一問題,大部分狀況下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結論。在使用PS作設計的時代,因爲咱們作的UI設計稿都是2倍圖或者3倍圖,因此使用2的倍數會更方便於開發工程師換算,好比你在2倍圖下設定一個字體大小爲24px,開發工程師在開發過程當中要進行換算,除以2,獲得的數值就是12pt。最終,這個12pt就寫在了代碼裏。可是若是你設置爲23pt,很差意思,除起來就有小數點了,最終爲11.5pt。爲了不出現小數點,因此最終就約定了字號最好爲2的倍數更方便一點。(你們想一想,在三倍圖下,2的倍數會怎樣?)
編輯器


可是隨着sketch等矢量UI工具的普及,你們廣泛開始使用1倍圖來進行設計,那麼此時,無論你設置多大的字號,開發工程師最終設置的代碼也是同樣的。字體爲12px,那麼開發就寫12pt,整個換算是1:1進行的。因此此時你無論用任何數值來進行字號設置,都沒有問題。(典型的例子爲微信:微信朋友圈的刪除按鈕爲13pt,並非偶數。)工具



其實咱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UI設計過程當中,用多少號字號的都有,很多應用從9pt,11pt,12pt,13pt一直日後都會用到。無非是看設計師有沒有這個心理潔癖必定要用偶數了。
佈局


一方面是約定俗成,一方面是實際狀況,你們要根據實際狀況來使用字號,切不可生搬硬套公式。
學習


Q:圖形尺寸最好爲偶數且爲整數嗎?字體

A:是的。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對齊了。 好比你設置一個直徑爲105的正圓形,而後在裏邊嵌套一個60的圓,此時你發現這兩個圓沒法居中對齊了(在像素進度爲1的狀況下)。以下圖。flex


此種狀況下,建議你們用偶數尺寸,會更好的進行對齊操做。固然,若是你對小數點不敏感的話,也能夠嘗試有小數點的數值,最終也會對齊。可是,若是此時你要導出爲位圖的話,那麼位圖邊緣可能就有點模糊,不太銳利了。因此,涉及到圖標等內容的時候,偶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Q:UI中的字體要加字間距嗎?

A:沒有特別的狀況下,強烈不建議在字體中加入字間距屬性,通常狀況下保持默認便可。特別是列表等等區域,加入過大的字間距會致使模塊比較散,不太美觀。以下圖,右側爲加入字間距的模塊,左側爲未加入行間距和字間距的模塊。右側明顯過散。



Q:成段文本要特別設置行間距嗎?

A:無特殊狀況下,不建議。通常保持系統默認便可。這裏有個經驗數值,行間距從1.2到2倍都是比較理想的。可是要根據設計風格具體處理。太高的行間距一樣會讓模塊難以辨認。


Q:模塊之間通常要用4的倍數嗎?

A:嗯?並無據說過這些規則。模塊之間的間距要根據具體設計風格來定,固然,若是你用偶數的話,作算式題的時候會更好對齊一些。特別是橫向排列的模塊。可是縱向排列的模塊則沒有這個要求。如何解決?請參照本文下方的設計心理學知識。


Q:手機界面左右留白有規定值嗎?

A:沒有。這個只是你們的一個經驗值,通常來講,頁面左右留出必定間距會讓頁面有呼吸感,不至於太擠。這個經驗值,我我的的經驗值,最小留白爲8-10,最大隨意,跟隨設計風格走。以下圖所示,蝦米音樂強調個性,留白偏大,達到了20pt,而淘寶內容更豐富,強調內容呈現,因此只有9pt。



柵格化佈局是萬能藥嗎?


其實不少同窗問到的問題都源於以前的一個理論,那就是柵格化佈局。所謂柵格化佈局,實際上是一種設計方法,將頁面等分爲N個不一樣的橫豎模塊,每一個模塊佔用N個單位,從而讓設計更加規整。


可是這種柵格化佈局在比較窄的移動端上有點捉襟見肘(以前主要是爲網頁設計而準備的),不少時候嚴格按照柵格化佈局作出來的設計也存在諸多的視覺問題。靜電以前曾翻譯過一篇在移動端UI上使用柵格化設計的文章,最終做者作出的設計已經沒法自圓其說。因此,對於這種設計方式,咱們能夠選擇在某些狀況下使用便可,沒有必要徹底照搬。



感性VS理性,正確選擇


那麼,又回到了這個問題。對於初學者,真的沒有規律可循了嗎?真的沒有所謂的「公式」,讓咱們去死記硬背嗎?真的沒。


請記住,設計是感性和理性相交融的產物,特別是對於UI設計而言。除了上文說的經驗值,咱們不妨多從設計心理學角度來去理解設計,多看多作。切勿徹底照搬公式,這樣才能更快的成長。我本身的作法,先感性再理性,設計前期和設計中期感性,整理設計規範的時候理性。注意讓頭腦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若是前期過度理性,一切套公式,那麼你的設計稿可能就沒有視覺張力和創意。同理,若是全程感性,後期不進行理性整理,那麼設計就缺乏規範可言。隨意,規範,樣式,和元件等內容,我通常會放在交付設計稿以前進行。


轉回文章開頭有同窗問到的問題,模塊之間的間距有多少合適呢?我認爲能夠用設計心理學中的格式塔原理-鄰近性原理來考量:接近的東西會被當作是一組,以下圖:




有想回看設計心理學讀書會的同窗

能夠直接在公衆號聊天窗口回覆關鍵詞

讀書

查看上次的公開課視頻內容




往期精彩回顧



解密Sketch68新功能「助理」(Assistants)
超好用!8個你可能不知道的Sketch使用技巧
10個設計師必裝的Chrome瀏覽器插件
UI設計稿/做品集 迷惑英文標題大賞(附正確使用方法)
2020-2021 設計趨勢騰訊ISUX報告 · 運營篇

靜電的UI設計教室 全能系統課程來啦
新版課程設計 面向實戰及就業 備戰秋招
最後插班名額搶訂中

↓↓長按二維碼諮詢老師↓↓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靜Design(JingDesign91)。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