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志廣 何亦凡
網絡
區塊鏈技術源自比特幣(Bitcoin)。在過去十年中,各種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ies)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並製造了一系列的暴富故事,在各國投資界和社會大衆中逐漸造成了虛擬貨幣就是全球貨幣的將來,以及其會持續升值等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虛擬貨幣推崇其將最終取代各國法訂貨幣,造成徹底去中心化和匿名性、不須要國家主權背書、不須要任何實際資產掛鉤的國際通用貨幣。同時,在最近幾年,各國央行和一些國際大型科技公司,如Facebook等,也推出穩定幣(Stablecoin)的概念,並開始了一些小範圍的試點。加之最近國家將區塊鏈技術提高到了國家戰略層面,致使區塊鏈的關注度大增,但社會上各類信息混雜,魚目混珠,讓人不容易理解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的關係,也搞不清楚穩定幣和虛擬貨幣的區別。架構
實際上,不管是穩定幣,仍是虛擬貨幣,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區塊鏈技術主要分爲公有鏈和許可鏈兩大類。公有鏈具有徹底去中心化、匿名性和透明性的特色。目前,全世界主要的公有鏈應用就是虛擬貨幣。在當前中國的現行法律法規下,公有鏈應用由於不符合監管要求,沒法在中國落地及運營。目前已公佈的絕大多數與法訂貨幣錨定的穩定幣均採用了許可鏈架構。許可鏈並不去中心化,政府可對其進行有效的法律和技術監管,例如,各國能夠就Facebook的穩定幣Libra進行政府聽證會,並制定相應的監管政策,但對基於公有鏈的比特幣就徹底無能爲力,甚至都不知道要找誰來參加聽證。區塊鏈
本文並不對穩定幣和虛擬貨幣進行深度技術方面的探討,而是從你們熟悉的金融屬性來分析它們究竟是不是貨幣,是否具有貨幣的特徵。ci
貨幣從人類社會造成初期就已經存在,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下,當出現一個通用物品能夠用來方便交易其餘貨品的時候,貨幣雛形就逐漸造成。粗略來分,貨幣經歷了實物貨幣和信用貨幣兩個階段。實物貨幣顧名思義自己是具有必定貨品價值的,例如全部使用重金屬鑄造的錢幣。在實物貨幣階段,國家並不對貨幣的發行擁有絕對的壟斷權。在中國古代,民間是能夠自行鑄幣的,只要成色和重量符合標準,就能夠在市場合法流通。但隨着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是經濟活動的日益複雜化,實物貨幣在發行、流通、攜帶、存儲和交易上的不便利性和高成本逐漸成爲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所以信用貨幣應運而生。信用貨幣主要是靠國家主權的強制性法律要求,將價值遠低於貨幣面值的紙幣或電子貨幣做爲法訂貨幣使用。目前,世界各國的貨幣體系基本以信用貨幣爲主。信用貨幣主要依靠國家信用來背書自身價值和麪額之間的差額。產品
虛擬貨幣把本身稱爲「貨幣」(Currencies),但它是否屬於貨幣的一種呢?首先,虛擬貨幣確定不算是實物貨幣,由於嚴格意義上,虛擬貨幣就是一串碼,自己不具有任何實物價值。而虛擬貨幣推崇本身的全球去中心化,也讓其不能做爲任何一個國家的信用貨幣。所以有人就認爲虛擬貨幣是一種新的貨幣形式,是目前基於國家主權信用貨幣的一種升級版。這種觀點咱們認爲基本屬於無稽之談,咱們在此不進行深刻的經濟學探討,而是迴歸本源,用貨幣的最基本屬性來判斷虛擬貨幣究竟是什麼。這個基本屬性就是:全部真正的貨幣在發生換手時,絕大多數狀況下,都是在進行一個購買商品或服務(借貸關係也算服務)的行爲。而全部虛擬貨幣在現今,99.999%換手的發生並非進行商品或服務的交易,而是新接手者將虛擬貨幣囤積起來,等其升值後再拋售,以達到獲利的目的。若是連貨幣這個最基本的屬性都沒有,那麼至少能夠說,到今天爲止,虛擬貨幣並非真正的貨幣!那它是什麼呢?對金融有必定了解的讀者可能已經意識到了,虛擬貨幣的屬性實際上與股票是徹底一致的,是一種投資屬性的金融產品。it
若是說虛擬貨幣是一種投資物,那麼不少事情就豁然開朗,很好解釋了。投資自己就是見仁見智的,每一個人對投資價值的理解和標準都是不同的。有人投資股票,有人投資古董,有人投資郵票,甚至如今還有人投資運動鞋。但不論投資什麼,絕大多數的投資物就如實物貨幣同樣,自身就具有必定價值。運動鞋能夠穿,郵票能夠用來寄信,股票背後關聯着公司的資產、資金流和將來收益。而虛擬貨幣自己並無任何價值,也不與任何有價值的物品掛鉤。而所謂的挖礦成本已經做爲費用消耗掉了,也沒有被關聯到虛擬貨幣自己。即便做爲投資物,虛擬貨幣也是屬於100%投機屬性的投資物。這也是爲何巴菲特對虛擬貨幣一直很不承認,由於這種純投機的投資模式與他遵循的價值投資理念是徹底相反的。投機性投資自己就是一個相對小衆的投資方向,而維持其價值依靠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當前參與人的信心;二是拉新的力度。只要持續有新的投資人進入,純投機性投資物的價值就可以獲得維持甚至提高。所以,全部虛擬貨幣的發行方,主要精力都是放在市場策略上(marketing strategies),儘可能要把本身標榜成貨幣、是將來的主流、是會持續升值的、是最新的技術區塊鏈等,從而達到吸引不是很專業的普通人入局的目的,而且歷來不去討論虛擬貨幣到底有什麼實際價值,具體操做基本上跟騙老年人買枕頭之類的商業行爲處於同一範疇。table
而不管是Facebook發行的Libra,仍是各國政府正在研究和試點的穩定幣,都是錨定的各國法定信用貨幣,是真正意義上的代幣。未來穩定幣通用後,確定沒有人專門購買穩定幣來等它升值,若是要投資外匯,直接購買外匯就行了,不須要經過可能涉及手續費的穩定幣。所以,穩定幣將來的換手,基本上都是在購買商品或服務。穩定幣纔是真正意義的具備貨幣屬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
所以,穩定幣與虛擬貨幣具備本質的區別:一個是貨幣屬性的,一個是投資物屬性的。二者之間是徹底不一樣的金融產品,雖然基於同一種底層技術,但雙方甚至沒有任何可比性。計算機科學
有人也許會說,就算虛擬貨幣如今是投資物,但若是它們將來成爲主流而且全世界人民都承認的狀況下,也能夠替代如今各國的法訂貨幣,成爲一種真正去中心化的全球通用貨幣。咱們認爲這並非徹底不可能,但前提是人類還須要進化,生產力要發展到不可想象的高度,人類社會結構變爲徹底另一個形態,也許那個時候,貨幣自己就再也不須要國家信用的背書。但至少從如今看來,在可預見的將來,這種投機性投資物成爲全球通用貨幣的可能性基本爲零,甚至遠小於運動鞋成爲通用貨幣的可能性。技術
做者簡介:
單志廣,博士,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爲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網絡技術研究所博士後,現任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區塊鏈服務網絡(BSN)發展聯盟理事長,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何亦凡,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科學專業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在投資金融領域工做多年,現任北京紅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