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配置

zookeeper的默認配置文件爲zookeeper/conf/zoo_sample.cfg,須要將其修改成zoo.cfg。其中各配置項的含義,解釋以下:

1.tickTime:CS通訊心跳時間
Zookeeper 服務器之間或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維持心跳的時間間隔,也就是每一個 tickTime 時間就會發送一個心跳。tickTime以毫秒爲單位。
tickTime=2000  

2.initLimit:LF初始通訊時限
集羣中的follower服務器(F)與leader服務器(L)之間初始鏈接時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數(tickTime的數量)。
initLimit=5  

3.syncLimit:LF同步通訊時限
集羣中的follower服務器與leader服務器之間請求和應答之間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數(tickTime的數量)。
syncLimit=2  
 
4.dataDir:數據文件目錄
Zookeeper保存數據的目錄,默認狀況下,Zookeeper將寫數據的日誌文件也保存在這個目錄裏。
dataDir=/home/michael/opt/zookeeper/data  

5.clientPort:客戶端鏈接端口
客戶端鏈接 Zookeeper 服務器的端口,Zookeeper 會監聽這個端口,接受客戶端的訪問請求。
clientPort=2181

6.服務器名稱與地址:集羣信息(服務器編號,服務器地址,LF通訊端口,選舉端口)
這個配置項的書寫格式比較特殊,規則以下:
server.N=YYY:A:B

server.1=itcast05:2888:3888
server.2=itcast06:2888:3888
server.3=itcast07:2888:3888centos

 

 

步驟:服務器

1.上傳zk安裝包

2.解壓
unzip zookeeper-3.4.5.zip -d /cloud

3.配置(先在一臺節點上配置)
    3.1添加一個zoo.cfg配置文件
    $ZOOKEEPER/conf
    mv zoo_sample.cfg zoo.cfg
    
    3.2修改配置文件(zoo.cfg)
        dataDir=/itcast/zookeeper-3.4.5/data
        
server.1=centos04:2888:3888
server.2=centos05:2888:3888
server.3=centos06:2888:3888
    
    3.3在(dataDir=/itcast/zookeeper-3.4.5/data)建立一個myid文件,裏面內容是server.N中的N(server.2裏面內容爲2)
        echo "5" > myid
    
    3.4將配置好的zk拷貝到其餘節點
        scp -r /cloud/zookeeper-3.4.5/ 192.168.3.102:/cloud/
        scp -r /cloud/zookeeper-3.4.5/ centos03:/cloud/
    
    3.5注意:在其餘節點上必定要修改myid的內容
        在itcast06應該講myid的內容改成6 (echo "6" > myid)
        在itcast07應該講myid的內容改成7 (echo "7" > myid)
        
4.啓動集羣
    cd /cloud/zookeeper-3.4.5/bin

    分別啓動zk
        ./zkServer.sh start日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