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成立的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如下簡稱「江泰保險」) 是我國第一家保險經紀公司,它業務涉及風險查勘、風險評估、保險辦理、安排分保、協助索賠等一系列保險經紀服務,目前在全國設有140多家分支機構。安全
近幾年,因爲互聯網公司的進入,保險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再加上自己業務規模的擴張,江泰保險面臨很大的壓力。面對新的競爭形勢,江泰保險決定經過管理精細化、業務數據化來重塑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並從組織、業務、技術等環節入手,逐層推動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和平臺化升級。而落實在技術應用層面,江泰保險基於讓算力更強、速度更快、擴容更便捷、維護更簡單、投入產出比更高的指導思想,大量採用了雲計算、容器、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服務器
經過實施新的戰略,江泰保險的競爭能力很快獲得明顯提高,一個顯著變化是新業務的推出速度明顯加快,最快3個小時就能推出一個新的保險產品。相比於此前平均3個月的產品上線時間,提高可謂很是明顯。架構
「經過平臺化業務佈局,如今咱們能夠實現平均天天上線1-2款保險產品,最快的3小時就能上線。此外,經過跨界業務融合,咱們還結合各個行業的實際狀況進行了梳理,構建瞭如醫療行業的人民調解、教育行業的安全巡查、安全生產行業的事故預防、專業培訓等風險管控服務。」 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李玉存告訴至頂網記者。運維
李玉存所說的平臺化就是容器化平臺。得益於容器技術的應用,如今江泰保險能夠實現基礎開發環境的快速部署、應用的快速迭代和交付。如今遇到擴容需求,經過幾行命令短短几分鐘就能夠進行應用服務的快速擴容。到了業務低谷期,也只需幾個命令行就能快速釋放資源、減小成本。微服務
江泰保險正是衆多采用容器技術公司的一個表明。面對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和加快,保險公司惟有加快內部運營的速度才能跟上市場的步伐。而以容器爲表明的雲原生技術因爲可以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靈活配置的開發環境和開發方式,贏得了普遍承認,並正在衆多行業獲得迅速普及。佈局
根據CNCF發佈的數據,2019年生產中使用容器的企業數量大大增長。有84%的受訪者在生產中使用容器,這與2018的73%相比,繼續保持了增加,說明組織對容器的信任度提升了,並在容器中使用了更多的容器。優化
另外,根據IDC年初發布的《2020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十大預測》,到2022年,60%的中國500強企業將投資雲原生應用和平臺的自動化、編排和開發生命週期管理。一樣,Gartner也作出預測,到2022年全球會有75%的企業會使用基於雲原生容器的技術構建它們的應用系統。雲計算
綜合各類不一樣市場研究機構和用戶的反饋,能夠明顯感受到雲原生技術的市場熱度高潮。實際上,這一幕咱們很是熟悉,當年在雲計算身上出現過。現在熟悉的場景正在重演,有人甚至提出,傳統雲計算將被容器雲替代,或者說雲計算的下半場就是容器雲。url
雲原生技術三大核心價值spa
關於雲原生技術並無一個公認的說法。借用CNCF的定義:雲原生技術有利於各組織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雲原生的表明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和聲明式API。
不過,在談到雲原生的時候人們可能更常提到的是容器、K8s、微服務,這三者也被認爲是雲原生的「三駕馬車」。而以Docker爲表明的容器更是核心,Docker自2013年誕生到如今,容器迅速普及,徹底改變了企業應用從開發、構建到發佈、運行的整個生命週期。愈來愈多的傳統行業選擇擁抱Docker,而後利用基於Docker容器技術的PaaS雲平臺去加速業務應用的交付、下降運維成本,繼而實現業務的增加和創新。
而K8s爲容器的大規模部署、遷移和運維提供了保證。它與Docker的組合相似「操做系統」,屏蔽了底層資源的差別,確保讓應用能夠順利運行在這個操做系統之上。
總結起來,雲原生能提供三大核心價值,即敏捷、彈性、可移植性。具體來講,在敏捷方面容器可以讓軟件開發交付效率提高數倍,這意味着這個企業能具有更高的速度去進行快速迭代,以及有更低試錯成本幫助企業在經營中贏得先機。在彈性方面,雲計算已經利用虛擬化技術帶來了必定的彈性能夠有效控制成本,而利用容器能夠實現秒級彈性擴縮容進一步優化成本,節省達50%以上。而在可移植方面,基於容器能夠在不一樣雲環境之間遷移實現無邊界的計算。
實際上,這一點也和CNCF的調查結果一致。CNCF調查發現,受訪者對雲原生技術的好處:快速部署(52%)、可擴展性(45%)、可移植性和可用性,其中的節省成本位於最後。
容器雲取代傳統雲?
容器雲取代傳統雲?
容器技術的流行帶動了容器雲的普及。這纔有了容器雲取代傳統雲計算的說法。雖然如今說取代還爲時尚早,但筆者認爲容器雲極可能會改變雲計算市場的競爭格局,將來單純推廣IaaS雲確定會愈來愈難過。
一般雲計算分爲三層,即IaaS、PaaS、SaaS,咱們說雲計算的時候,若是沒有特別指出通常指的也是IaaS層。應該說,雲計算今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緣於IaaS成功。不過,相比於PaaS層,IaaS解決的仍是資源調度問題,本質上是站在IT人的視角來看問題。而容器雲所表明的PaaS則從應用的視角來看,它解決的是應用的部署和調度,它更貼合企業的業務需求。從技術的角度而言,與容器雲相比,IaaS 的彈性計算性價比低,資源利用率低。而基於容器技術的PaaS不依賴虛擬機、維護成本低,另外具備高可擴展性。
容器雲是 PaaS 層的雲交付模式。容器雲的部署方式能夠有兩種,一種是在虛擬機上部署容器(在不少傳統企業中容器就部署在虛擬機中);另外一種是在裸金屬服務器上直接部署容器。之因此要把容器部署到虛擬機上,很大程度上是想要虛擬機在隔離性和安全上的特性。事實上,要得到一樣的效果,並不是必定要藉助虛擬機,或者說,隨着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在容器裏面極可能會解決。
實際上,咱們從幾家公有云廠商對容器的態度也能夠看出端倪。目前不論是 AWS、阿里,都在往這個裸金屬方向推動,好比,阿里有神龍架構,AWS有Nitro,都是優化在一臺相似裸機上跑容器。另外一方面,私有云或者混合雲市場的主要玩家,VMware的Tanzu目的也是原生地支持容器。
將來,那些能跑在虛擬機之上的應用都能跑到容器裏,那麼容器雲取代傳統IaaS的時刻就真的到了。不過,這對大多數企業而言,仍是比較遙遠的事情。如今最重要的是結合本身的實際需求用好容器技術,不論是虛擬機結合容器,仍是直接在裸金屬服務器上直接部署容器,只要能藉助容器技術爲企業創造商業價值,就是值得的,有意義的。鄭州同濟醫院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zztj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