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初,筆者把過去兩年開發app後端的經驗總結成十多篇文章發表在博客上,那些筆記發表之後的反響出乎本人的意料,本人從網絡上獲得網友的支持和確定,證實這些知識仍是有價值。android
2013年離開了當時的創業團隊後思考從此的技術方向,當時筆者已經開發過兩個社交app的後臺,對開發app後端的流程比較熟悉,可是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筆者缺少開發大流量大併發的技術經驗,在從此的職業發展上必須填補這方面的空缺,所以就任時傾向於選擇一些有大流量的公司。ios
當時筆者只投了兩家企業,最後都拿到了offer,一個offer是如今工做的bmob後端雲,天天訪問量有上億,另一個offer 是一個用戶量上億的音樂app的基礎技術部,天天的訪問量更大。當時筆者考慮是那時bmob後端雲我加入後也就3個後臺工程師,在這種大平臺小團隊的環境中,想完整地掌握整個後臺的架構不難,並且能獲得應付每日億級訪問量的經驗,有更多的負責全局的機會;而音樂app公司後臺技術團隊人員已經不少,筆者加入的話只能負責其中某些模塊,很難完整掌握整個後臺架構。所以筆者最後決定加入了bmob後端雲。程序員
筆者加入bmob接觸到後臺各個方面,技術水平和眼界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之前寫的一系列app後端開發文章也不太滿意,當時和qq羣上網友聊天時透露的這些想法也獲得衆多網友的支持,因而就打算從新寫一系列關於「app後端架構」文章。web
2015年時自媒體概念流行,微信公衆號上的口號「再小的個體,也有本身的品牌」撩動了大衆的神經,而筆者一貫推崇「學習,實踐和分享應該是3位一體」,正好藉助重寫一系列「app後端架構」文章的機會,實踐和反思學習到的商業知識。數據庫
當時筆者的想法是試水自媒體,而產品就是一系列「app後端架構」文章,經過運做這個品牌和產品去實踐學習過的商業知識。後端
後來筆者這系列「app後端架構」文章在博文視點的付編輯幫助下,能以書籍《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的方式展示在各位讀者面前。服務器
本文從下面幾個方面展現了筆者在這個過程當中的思考:微信
-
產品分析網絡
-
目標用戶架構
-
賣點
-
渠道
-
內容
-
內容的優化
-
思惟的飛躍
產品分析
產品就是一系列的「app後端架構」文章,而筆者自身的客觀狀況決定了能寫出什麼樣的文章,所以產品分析實際上是筆者自身狀況的分析。
2015年時筆者分析自身的情況,優勢以下:
1.兩年半的外資企業工做經歷,養成了良好的作事習慣和規範化的開發流程。
2.接近兩年在創業團隊中app後臺開發經驗,完整地經歷了兩個app後臺「從0到1」的階段,熟悉創業團隊的整個工做流程和創業團隊的開發模式。
3.兩年在bmob後端雲的工做經驗,真正經歷了億級日訪問量的技術洗禮,同時因爲大平臺小團隊的緣由,負責了大量的開發和運維工做,接觸的技術範圍很是廣,對整個後臺架構也很是熟悉。
4.一直以文藝青年(如今已進化爲文藝中年人^-^)自居,享受寫做的過程。
5.有長期寫博客的習慣,文筆還行。
不足的地方以下:
1.沒有一線互聯網公司的工做經歷,不瞭解大公司的工做流程和企業文化。
2.雖然經過網絡瞭解過BAT等巨頭的技術架構,但沒有真正的實踐經驗,也無法和真正的業務結合起來,所以這些知識都是紙上談兵,只能在吹牛時提升自身的逼格。
目標用戶
結合自身長期工做於創業團隊的經歷,對初創型團隊的瞭解比較深刻,並且技術上的技能是以app後臺開發爲主,這二者結合起來就是「創業團隊中的app後臺開發」。
什麼人對「創業團隊中的app後臺開發」這個主題感興趣?
一開始我覺得只有和我相似經歷的「app後臺開發人員「是個人目標用戶,後來在網絡上發表的文章我留下了一個qq羣號碼,讓感興趣的同窗加入到qq羣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了目標用戶比我想象中的更多,總結了下面3種用戶畫像(用戶有多種,經過用戶畫像(例如職業,年齡,學歷,地域等屬性)給用戶分類,經過分類更容易把握用戶的需求):
1.從傳統軟件開發行業轉入app後臺的開發人員。
2. 創業團隊中的創始人,須要尋找技術合夥人。
3. 進入了創業團隊,但尚未完整app後臺開發經驗的初級開發人員。
我估算了他們的比例:
app後臺開發經驗的初級開發人員:80%
從傳統軟件開發行業轉入app後臺的開發人員:10%
創業團隊中的創始人:10%(2015年股災後,這部分的用戶基本消失了)
賣點:
有了上面的目標用戶定位後,筆者就要肯定「app後端」這個自媒體的賣點是什麼?
這裏的賣點,筆者所指的是因爲app後臺開發的內容很是普遍,「app後端」自媒體中的內容主要偏向於哪些方面?自媒體經過提供這些方面的知識來吸引目標用戶。app後臺開發的內容很普遍,有高深的架構知識、有運維知識、還有開發的管理方面,各個方面的內容都有各自的受衆,須要結合自身的特色和市場來決定自身的賣點。
筆者分析賣點,是經過分析目標用戶的需求來決定:
下面是筆者列舉「創業團隊中的app後臺開發」的需求:
1.正式開發產品前,要招聘app後臺工程師的需求,例如招聘使用哪一種語言的工程師?
2.開發產品時,有下面的需求:
(1)分析業務流程,決定基本的技術架構的需求。
(2)完善產品開發效率的需求,例如面對創業團隊中產品需求多變的特色,開發上應該怎樣應對?
(3)技術的選型需求,例如用哪一種數據庫,用哪些推送服務,用哪一種服務器?
(4)對於從未接觸過app後臺的開發人員,還要了解app後臺不一樣於web的一些技術:例如推送,LBS。
3.產品上線後,有運維的需求:
(1)開發人員怎麼合理選擇服務器的具體配置,怎麼快速部署服務器?
(2)面對線上出現的各類問題,怎麼分析緣由在哪?
(3)如何應對開發速度跟不上業務上的快速增加?
在本文的產品分析中提到,筆者的主要特色:
1.技術面廣。
2.沒有專研深刻的技術領域。
3.比較喜歡寫做。
所以結合上面的需求,筆者決定了下面的核心賣點:
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講述app後臺各種技術,主要涉及某個技術的應用場景以及基本原理。
上面的核心賣點肯定後,因爲這個自媒體的賣點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技術,對技術的基礎要求不高,所以 「app後端」這個自媒體的目標讀者範圍能夠擴大,增長了產品經理,android和ios程序員,由於他們都有了解app後臺的需求。
渠道:
渠道是指:在哪裏發表文章?
文章發表在哪裏,這個問題的核心是:「app後端」的目標用戶怎麼才能接觸到「app後端」這個自媒體的文章?
簡單點來講,由於用戶在網絡中會經過各類網站和app接觸到不一樣的信息,例如微博,微信,知乎,搜索引擎等等, 「app後端」的目標用戶主要集中在哪一個網站或app?只有把「app後端」發表在正確的渠道,才能讓目標用戶瞭解和接觸到「app後端」這個自媒體的內容。固然了,若是有足夠的精力能夠發佈在全部你知道的渠道上,但本人精力有限,只能挑一至兩個渠道發佈。
下面是筆者對幾個渠道的分析:
-
微信公衆號
-
微博
-
知乎
-
搜索引擎
(1)微信公衆號
如今想找到一個沒有安裝微信的手機很困難,微信公衆號是移動互聯網年代最大的中文信息入口,基於中國龐大人口帶來的紅利,不管多小衆的領域都能在微信上找到對應的目標用戶。
按照「app後端」目標用戶「IT人員」的使用習慣,使用微信最主要的時間是在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和家裏,但這兩個時間段都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驅動力,閱讀微信上的信息主要以休閒娛樂爲主。
並且微信公衆號的設計是以時間線爲主,這就意味着文章必須具有很強的熱點效應,一篇文章發的幾天不能吸引用戶閱讀,之後就更不會有用戶閱讀,對筆者這種講解基本原理的文章很不利。
因此在微信渠道上筆者沒投入多少時間,可是考慮到微信強大的溝通效果,和用戶創建聯繫的便捷性,筆者把微信做爲一個輔助的渠道。
(2)微博
娛樂八卦消息太多,不考慮。
(3)知乎
優質的渠道,上面彙集了大量的IT用戶,但裏面的內容不是以IT技術爲主,但問答的方式不利於講述各種技術,並且如今知乎的運營上有向八卦平臺發展的方向。
讀者能夠想一想,若是筆者想講述某個具體的技術,必需要找一個對應的問題,不少技術不必定有相應的問題,這就只能自問自答了。
還有一個知乎專欄,雖然能解決上面提到沒有相應問題的矛盾,可是專欄的流量是由答主經過回答問題,吸引用戶關注導入,既然筆者不肯意回答問題,那也不會有啥流量。
最後考慮到筆者精力有限,放棄了知乎這個渠道。
(4)搜索引擎
在什麼樣的場景下,讀者纔會須要瞭解某個技術的適用範圍和基本原理?
根據筆者自身的經驗,是在自身遇到某個技術相關問題的時候。
而遇到某個技術相關問題時,最重要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是搜索。
「遇到技術問題,搜索相關答案」的場景,是技術類文章最重要的用戶入口。因此筆者把搜索引擎做爲「app後端」最主要的渠道。
內容:
完成渠道的選擇後,就要根據渠道去製做相關的內容。
內容有下面3種形式:視頻、音頻、文字。
音頻對於技術類的內容來講,能夠放棄。
視頻內容是不利於搜索(如今的技術還無法搜索視頻的內容),不容易製做(一個視頻不容許有重大失誤,否則就只能重錄),不利於修改(無法修改,只能選擇重錄),再加上筆者一口廣東普通話,所以放棄了。
搜索渠道最適合的內容載體是文字,搜索引擎能夠收錄文字的所有內容。
既然最重要的是搜索渠道,那麼就不得不提SEO。
筆者使用的主要SEO方法:
(1)權重
筆者長期在CSDN博客上發表文章,既然要打造「app後端」這個自媒體,那麼須要創建一個獨立博客嗎?
考慮到CSDN這個專業的IT網站比獨立博客有更高的權重,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錄,排名更高,並且筆者目前的主要需求就是寫文章而已,還不須要用到其餘的功能,所以仍是選擇把文章發表在CSDN。
(2)關鍵詞矩陣
用一級核心關鍵詞+多個二級關鍵詞做爲文章標題,實現SEO霸屏術,確保文章能有足夠多的機會能爲用戶搜索到。
一級關鍵詞是最容器被搜索到的關鍵詞, 當時考慮到的一級關鍵詞有兩個:「app後臺」和「app後端」。比較後發現「app後臺」在搜索引擎上被不少公司競價排名了,若是筆者用這個詞做爲一級關鍵詞,爭不贏競價的公司,因此最後選擇了「app後端」一級核心關鍵詞。
二級關鍵詞是圍繞着「app後端」相關的技術,例如開發語言,服務器,LBS等等,最後的文章標題是這樣的:
-
app後端選擇什麼開發語言
-
app後端選擇什麼服務器
-
app後端如何實現LBS
(3)文章的互相索引
若是用戶閱讀了「app後端」系列的其中一篇文章,怎麼引導用戶閱讀其它文章?
因爲CSDN博客不支持文章簽名功能,所以筆者選擇的方法是在「app後端」系列每篇文章的結尾都指向了一篇相同的索引文章,在這篇索引文章中列出了全部發表的文章。
內容的優化: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文章?這是否是有必定的方法或技巧的呢?
筆者參照《商業就是一場秀》這本書的內容,在「app後端」系列文章中使用了下面的寫做框架:
(1)描述背景,創建認同感。
文章閱讀猶以下階梯,應該從第一句開始就吸引讀者的注意,讓讀者讀完第一句就想讀第二句,再到第三句,直到結尾。
什麼內容最容易吸引讀者注意?和讀者利益相關的內容,也就是這篇文章能給讀者帶來的好處,或者能給讀者解決的痛苦,從而得到讀者的認同,讓讀者有繼續閱讀的慾望。
另外在描述痛苦或好處中,同時創建了整篇文章的總體內容框架,讓讀者對文章的內容有個大概的認識,減輕讀者的認知負擔。
下面是《app是怎麼煉成》這篇文章中開頭的例子:
不少剛進入app後端的小夥伴,有的是以前沒有接觸過這個行業,有的是隻在學校學習了基本的技術知識,不知道開發app的整個流程是怎麼樣的,所以內心會有一股恐懼。聽着別人口中的一大串app相關的術語,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更談不上和別人交流。在本文中,根據本人在創業公司的經歷,幫你解決以上的疑惑,助你邁入app開發的大門。
(2)講故事,使內容再也不抽象
大腦愛故事。
大腦天生不喜歡抽象的概念,喜歡具體形象的概念。經過擬人化的故事,使產品再也不抽象。
但講故事這個技巧,筆者在《app後端》中沒用過,由於沒學會^-^。而《商業就是一場秀》裏面的故事,我以爲沒什麼吸引力,很無聊。
(3)類比,創建事物間的聯繫。
筆者一直認爲,計算機是人類智慧的產品,所以,計算機中的大量概念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把讀者陌生的概念,和一個讀者生活中熟悉的概念創建鏈接,可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經過類比的方法介紹某個概念,會在必定程度上喪失了概念的精確性,但爲了使讀者更容易理解某個概念,這種精確性的喪失對於科普類的文章來講,筆者認爲是能夠接受。
筆者在介紹Fastdfs這款分佈式文件系統時,使用了下面的類比:
在生活中的倉庫裏,有不少貨櫃用來存放貨物,怎麼能保證不管增大了多少貨櫃,都能被合理使用的呢?
核心是每一個倉庫裏都有一個倉庫管理員,當增長了貨櫃,倉庫管理員都收到。當工人須要向倉庫裏放貨物,先問倉庫管理員哪一個貨櫃有足夠的空間存放貨物,倉庫管理員會告知工人具體哪一個貨櫃,而後工人走到對應的貨櫃中存放貨物。
上面倉庫中的倉庫管理員和貨櫃,就是FastDFS在生活中的模型。
FastDFS就是倉庫, FastDFS裏有兩大角色:跟蹤器(tracker)和存儲節點(storage)。跟蹤器(tracker)就是倉庫管理員,主要作調度工做,在訪問上起負載均衡的做用。存儲節點(storage)就是貨櫃。
(4)描述
使用講故事和類比的方法讓讀者初步瞭解某個概念後,就須要用精確的語言去描述具體的內容,有兩個須要注意的地方:
1.儘可能用具體形象的方法,例如發現某個概念用抽象的語言很難理解,能夠畫圖說明。一副圖賽過前言萬語。這點在網絡上發表《app後端》系列文章時作得很差,後來在出版書籍《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彌補了這點,爲《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配上了200張左右的圖片。
2.避免「知識的詛咒」。若是目標讀者是初學者的文章,一大堆的專業術語,他們看得懂嗎?在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初學者和行業資深人員知識上的差距,先從一些簡單的概念出發,一步步引導初學者逐步掌握高深的概念。
思惟的飛躍:
寫博客的過程當中,讀者和我聊天時問我有沒有想過出書,他能夠給我介紹編輯,但我以爲本身怡然自得地寫博客和公衆號就行了,書籍出版這個渠道太折騰,也沒啥用,因而婉拒了這位讀者的好意。
我的身處移動互聯網行業4年多了,經歷了3個創業團隊,兩次的失敗經歷。在這個過程當中,我都是負責技術方向的,考慮的都是後臺架構方面的問題,怎麼讓後臺更高效等。
後來慢慢開始在博客上,公衆號上分享本身在創業團隊中的經歷,在qq上,在app後端qq羣上和來自全國的創業者和後端開發聊天,眼界打開了。這個過程當中,雖然也有對產品和技術的思考,但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進一步思考到這裏面的商業化思惟。
直到我看了老鷹發表的這篇文章《我靠微信公衆號一天以內忽悠了十萬元》作了深入的檢討,才發現本身是井底之蛙,一直都是「小農思想」,不懂得商業化思惟。
後來「博文視點」的付編輯聯繫我,問我出書的意願時,我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做爲一名愛讀書的文藝中年人,寫書的過程要付出什麼我很清楚,但當我用商業化的思惟去思考這件事情,發現是利大於弊:
(1)「博文視點」做爲國內著名的計算機圖書品牌,擁有衆多的合做渠道和良好的口碑,經過「博文視點」的渠道,個人做品能出如今大型的公衆號平臺(例如「運維幫」),京東,噹噹,亞馬遜等國兒大型的購書網站,電子書平臺,還有各大書店,這些渠道靠我目前我的的能力是沒法接觸。
(2)出書能提高自身的技術形象,「某某書做者」這個頭銜在大衆的觀念中仍是有必定的權威性。在某次去醫院的時候,一開始醫生仍是臉無表情,聽到我出版了一本書,馬上和我興致勃勃地聊起了出書的事情。
(3)國內的確是缺少《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這種專門針對App後臺技術的書籍,如今都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有這方面的強烈需求。經過出版書籍,能讓更多的讀者瞭解到這方面的知識。
(4)做爲一名文藝中年人,沒出過書始終是一大遺憾,雖然不能出版純文藝書籍,但出版一本技術書假裝成技術文青仍是挺好。這是一個文藝中年人熾熱的心啊!
這個過程當中的不足:
1. 寫書的時候沒有和用戶的交流,全部業餘時間都花費在寫書上,這個過程是很危險,脫離了用戶,走錯一步就沒法返回了 。同時寫書後博客和公衆號都沒怎麼更新了,熱度有所降低,幸虧SEO策略生效了,博客上的文章天天都帶來固定的流量。
2. 缺少寫書的經驗,有一些章節當初沒想好就直接下筆了,致使交稿前3個星期,推倒重寫了一個章節,時間很是緊迫。
3. 經歷了第一本書的寫做,這種悶頭寫書(中間曾經想過把書稿發給部分朋友看,諮詢他們的意見,但無法控制書稿不被泄露,最後仍是放棄了這個想法)的方式太危險了,整個寫書過程沒有任何反饋和迭代,一步錯之後就全錯了。這本書寫得我膽顫心驚,我很怕內容把握錯了,7個月的心血就全沒。
《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一書上架各大網上書店的時候,發現了兩個問題:
1.因爲書名是《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有部分網上書店的編輯人員把這本書歸到「移動開發」這個分類,其實這本書應該是「架構」方面的分類,雖而後來作了些補救措施,可是有部分網站仍是無法改分類。
2.我一直認爲詳細的目錄是有利於讀者檢索和查找信息,所以這本書的目錄佔到了7頁,結果網上的書店沒有把本書的目錄貼完整,大多數網站都只貼了一部分目錄,這樣極大不利於讀者在瀏覽網頁時瞭解本書的內容。
《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已經在京東,噹噹,亞馬遜等網上書店上架了,在創業過程當中至關於產品已經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大力推廣(因爲書籍的特殊性,無法迭代)。
第一次推廣是在端午節前,在我經營了兩年的qq羣渠道(這個qq羣的成員都是閱讀過我發表的「app後端」系列文章的讀者,和本書的目標用戶高度重合)上用EDM郵件和@全體成員這兩大利器推廣,過了3天后就發現《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上了京東計算機分類新書榜的第10位(第10位是個很關鍵的位置,這個位置意味着京東的用戶一打開「計算機」分類的網頁就能看到書《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的連接,相似於app store的打榜),打算在端午後來第二波推廣,結果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書沒貨了!
京東的書沒貨了,那在京東這個渠道上怎麼推廣都是白搭!這使我認識到純粹的線上產品和實體產品的區別,我還不能控制京東什麼能補上貨。實體產品受庫存的影響,還有供應鏈的影響,推廣實體產品和純粹的互聯網產品是有區別。
接下來,我準備幹什麼?
一直都在關注踏浪100(http://www.talang100.com/)這個互聯網營銷學習網站,因而我買了它的VIP會員資格,現學現用互聯網營銷的知識,這篇文章也是學了它的課程後根據相應的知識點整理出來,接下來就是不斷學習上面的營銷知識,用所學的知識推廣書籍《App後臺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
在《認知寫做學》的課程中,陽老師提醒過咱們:
最後一個提醒就是,成年後,絕大多數事情都是自我決定,自我驅動,自我教育,自我輸出。這種習慣的養成,容易受益終身。可是受制於小時候學習習慣的影響,咱們依然每次學習,都會追逐完美,總想直接拿100分,而忘記了「最小」,這一點,相信很多同窗會體味很是深入。
你越追求完美,就容易拖延;你越追求「最小」,就越容易走到課程終點。成年後,像超級大牛西蒙所說的同樣,給本身上一課,作「追求滿意的人」而非「追求最優的人」。
這是成年後,終身學習與高中時應試學習最大的區別。永遠學習;永遠好奇;永遠保持獨立思考;永遠不同凡響。
不懂網絡營銷怎麼辦?學!
學了營銷的最小知識:寫文案,選擇渠道,監測營銷效果後,就馬上把知識投入到實踐當中。
實踐中發現問題怎麼辦?改!不怕作錯,就怕不知道是作對仍是作錯。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試錯的成本沒有你們想象中那麼高:就算犯錯了,我會損失什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個過程的最終成果,點擊「閱讀原文」就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