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當咱們一羣同窗躊躇滿志殺入IT行業,進入了職場打拼,咱們都是懷着本身的夢想,但願經過本身的努力證實本身的能力,5年過去了,剩下了幾個,又剩下幾個還懷着夢想的人,更多的都是在養老或者混日子或者怨天尤人。
剛開始工做那會,咱們常常聚會,吃吃喝喝,工做中的苦惱都消散在咱們的酒桌上,某某技術基礎較差,咱們你們會建議他看什麼什麼書,或者就一些技術實現給予幫助,某某家庭生活有點問題,咱們也會千方百計開導他,總之,雖然你們技術都通常,可是對於程序員這個職業咱們仍是充滿了激情。
5年過去,大部分人都遠離的原來的理想,有的人雖然還在從事程序員工做可是已是行屍走肉,抱着幹到30換行業的決心在堅持;有的人幹着IT相關基層工做,已經不在coding,生活的依然困惑;有的人由於自身性格和綜合能力問題,雖然有必定技術基礎,可是沒法適應環境,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幹活也只是爲了掙點生活費;有的人自認爲已經out了,沒法跟隨IT業飛速發展,被不斷出現的新技術所累,慢慢喪失激情;有些人稍微混的好點,但也僅限於待遇,仍是沒法逃離所謂「中國程序員只能幹到30」的魔咒,甚至本身都這麼認爲;即便有些混的不錯了,可是滿身都是職業病,對於IT業早已萌生退意。
5年了,這五年咱們的聚會,交流愈來愈少,彷佛每一個人都有本身的想法,都過的不如意,你們都變得不肯意溝通,喜歡按本身想的來,伴隨着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房價,物價的大漲,大多數人的如意算盤打錯了,由於所謂的混若干年經驗帶來的不錯的待遇現在已經沒法知足咱們的生活需求,IT高薪夢破滅,咱們還須要更多的錢,因而咱們在去尋找着更好待遇的時候,咱們發現,這幾年來你們一直都忽視了程序員混飯吃必須的東西:持續的對於技術的激情。咱們失去的是咱們的幹家本領,因而全部的現象都不難解釋了:「IT行業我受夠了,乾的太累了,別人隨便作點生意都比我掙的多」,「搞技術太無聊了,若是在我再選一次,打死我也不選這個職業」,「最近檢查出了不少職業病,哎,之後不能太拼命了,混着得了」,「技術還不都是那些東西,學起來也沒意思」。
每次與戰友們聊天我都能感覺到你們不想幹下去的想法,可是生活就是這樣,5年了,你付出了什麼,你就能獲得什麼,想着混經驗待遇天然會漲,想着作幾年技術就搞管理,想着怎麼掙錢而不是怎麼學好技術,諸如此類,不少時候咱們都是在作錯誤的事情,哪怕是咱們正確的作好了事情,可是本質上路走錯了,咱們很難再回頭了,很傷感,眼看着你們離本身最初的夢想愈來愈遠,生活原來是這麼的殘酷。
技術這活仍是條很艱難的路,可是就像那首詩說的,既然咱們選擇了少有人走的路,咱們就要走出屬於本身的精彩,但願戰友們之後的工做順利,家庭幸福,即便你們都已不在IT圈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