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也分好幾種類型,常見的類型有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固然,併發測試也是比較常見的類型,下面就一一列出來。。。併發
PS:文末附上一張性能測試類型的思惟導圖負載均衡
一、負載測試(可置性測試)工具
定義:在被測系統上不斷增長壓力,直到性能指標(如響應時間)超過預期指標或者某種資源使用已經達到飽和狀態。能夠找到系統的處理極限,爲系統調優提供數據性能
特色:測試
1):該方法主要目的是找到系統處理能力的極限spa
2):該方法在給定的測試環境下進行,一般須要考慮被測系統的業務壓力量和典型場景線程
3):該方法通常用來了解系統的性能容量,或者是配合性能調優來使用設計
性能容量:系統在保證必定響應時間的狀況下可以容許多少併發用戶的訪問blog
二、壓力測試內存
定義:系統在必定飽和狀態下,例如CPU、內存等飽和狀況下,系統可以處理的會話能力,以及系統是否會出現錯誤
特色:
1)該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檢查系統處於壓力狀況下是應用的性能表現
該方法經過增長訪問壓力,是系統資源使用保持在必定水平,檢驗此時應用的表現,重點在於有誤出錯信息產生,系統對應用的響應時間等
2)該方法通常經過模擬負載等方法,使得系統的資源使用達到較高的水平
三、驗收性能測試
定義:特定條件下驗證系統的能力情況
特色:
1)該方法主要目的是驗證系統是否具備系統宣稱的能力。
方法包括:肯定用戶場景,給出須要關注的性能指標,測試執行,測試分析幾個步驟
2)該方法須要事先了解被測系統的典型場景,並具備肯定的性能目標
3)這種方法要求在已肯定的環境下進行
四、配置測試
定義:經過對被測系統軟硬件環境的調整,瞭解各類不一樣環境對系統性能影響的程度,從而找到系統各項資源的最優分配原則
特色:
1)該方法主要目的是瞭解各類不一樣因素對系統系能影響的程度,從而判斷出最值得進行的調優操做
2)該方法通常在對系統性能情況有初步瞭解後進行
須要在肯定的環境、操做步驟和壓力條件下進行
3)該方法通常用於性能調優和規劃能力
五、併發測試
定義:模擬多用戶併發訪問同一個應用、模塊或者數據記錄時是否存在死鎖或者其餘性能問題
特色:
1)該方法主要目的是發現系統中可能存在的併發訪問時的問題
2)該方法主要關注系統中可能存在的併發問題。好比:內存泄漏、線程鎖和資源爭用等問題
3)該方法能夠在開發的各個階段使用,須要相關的測試工具的配合和支持
經常使用工具:商業軟件loadrunner:功能完整強大,內存佔用大,須要收費
開源工具jmeter:開源免費,自由,操做較簡單,能輔助完成平常的一些測試工做
六、可靠性測試
定義:給系統施加必定的業務壓力,讓其持續運行一段時間,測試在這種條件下可否穩定運行
特色:
1)該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驗證系統是否支持長期穩定的運行
2)該方法須要在壓力下持續一段時間的運行
3)測試過程當中須要關注系統的運行狀況
好比:內存使用或者其餘資源的使用以及響應時間有無明顯變化
七、失效恢復測試
針對有多餘備份和負載均衡的系統設計
定義:檢測若是系統局部發生故障,系統可否繼續使用
特色:
1)該方法主要目的是驗證局部故障下系統可否繼續使用
2)該方法須要指出:問題發生時「能支持多少用戶訪問」和「採起何種應急措施」
通常只有對系統持續運行能力有明確指標的系統才須要該類型測試
上述幾種類型是針對書中的知識點的概括,下面列出本身對併發,負載,壓力的理解。。。。。。
負載測試:經過不斷加壓使系統達到瓶頸,爲調優提供參考數據
壓力測試:
1)穩定性壓力測試:在不一樣的給定的條件下(好比內存的使用,必定時間段內有多少請求等),系統表現出來的處理,反應能力(這裏會考慮系統的容錯能力,恢復能力)
2)破壞性壓力測試:不斷加壓,直至系統崩潰,掛掉,來得出系統的最大承受能力在哪兒
併發測試:簡單理解就是業務場景短期內有大量的請求須要處理,通常出如今登錄或者某些比較重要的模塊,按鈕。
八、類型導圖
上圖可能和這篇博客的內容有所出入,但目的是但願能加深理解。。。